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把握
2009-07-01王福阳
王福阳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县开展已近六年整,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但目前我们不少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从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但其有效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及时、恰当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对于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真正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结合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1.“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的合作学习。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层层质疑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新知识的本质认识不大清楚,表现为迷惑,这样就较难顺利地获取新知识。甚至经过反复的思考、实践,自身也不能独立解决,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如果此时采用合作学习,可以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如:教学“年月日”中的“四年一闰”这一新知识时,我创设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小新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非常的感兴趣,纷纷动脑思考,但多数学生紧皱眉头,抓耳挠腮,不能找到合理的原因,于是我让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大家都出谋划策,共同研讨,并且结合书上的备注来探讨。你指我看,你说我听,你讲我评,探索、研究的氛围异常浓厚。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力量,学生自行解决了“四年一闰”的问题,得出小强的生日是2月29日。研究结果出来以后,同学们恍然大悟,同时也为自己努力得到的成果感到无比骄傲,认知的印象尤其深刻。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教学效果特别明显。
2.“众说纷纭”时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说……”“你再说说……”“你还想说”学生急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但有限的时间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欲,这个时候的小组合作学习能让生生之间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倾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当认识完角的形状、特点及各部分的名称时,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孩子们充分发言,有的说教室的黑板上有角,门上有角,玻璃上有角、国旗上有角……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无不积极兴奋,当老师说停的时候,还有的学生意犹未尽,一副遗憾的样子,于是我趁机组织小组合作,“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孩子们听后立即又沉浸在畅所欲言的情境中,终于使自己的想法在小组的合作中得到了分享。
再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让学生给人民币分一分类,在集体交流汇报后,仍有部分学生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期待得到老师和同学赞许的目光。于是教师又让他们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分类的方法,虽然是简短的几分钟,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了发言的机会,在交流、倾诉的过程中,孩子们加深了对不同人民币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思想交锋、智慧碰撞时的合作学习。不同的个体对于不同的问题总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习认知上的矛盾冲突。如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提出后,孩子们往往会持着自己的观点与对方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此时采用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教学“对称”时,课件出示:让学生判断此图形是对称的吗?孩子们有的说是对称的,有的说不是对称的,整个课堂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场激烈的争辩开始了。“小房子是一个对称图形,因为如果把它对折的话,左右两边能重合。”“它不是一个对称图形,因为它的右边有窗户,左边却没有。”“不看窗户,看小房子的外面,左右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小房子是对称的。”……双方争持不下,于是我立刻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争议。孩子们在小组中与小组成员展开了唇枪舌战,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想法,孩子们在争辩的过程中学会了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发言,学会了合作。
4.实验、操作时的合作学习。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在实际的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时候学生个人是无法靠自己的智慧和行动独立完成的,这就需要融合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课前我先发给每组学生一张印有直径、周长、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实验记录表和自备的各种硬币。上课后,当我讲完实验要求后,就让小组合作动手测量,操作与思维有机结合,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发现:同圆中,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样的合作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有利。
5.竞争、比赛时的合作学习。数学知识本身是单一的、枯燥的,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趣味性强的小活动、小游戏、小比赛。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会创设一定的活动、游戏情境,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更能使学生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团结,相互合作的优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情境中学习更能体会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
如:教学“锐角和钝角”时,课件出示游乐园场所,学生找出物体表面上不同的角后,把给各个角分类的过程放在小组中去完成,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分的又快又好。每个小组的成员群策群力,有的观察,有的献计,有的纪录,组内秩序有条不紊,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再如:教学“统计”时,一开始采用“夹玻璃球”的比赛游戏,每个小组的同学跃跃欲试,兴趣极高,听完老师的比赛要求后,不等老师分工,小组内的成员已自行分工好了。哨声一响,小组内有的数,有的夹,有的计,有的监督检查,每个成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的进程中,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和谐。当比赛结束时,优胜方的欢呼和兴奋,成功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旁无代替的,而负方也不甘示落,相反他们会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获胜增强信心,小组的合作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从小(如低年级、幼儿园甚至是婴幼儿时期)学会合作。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适时恰当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泉州市惠安县涂寨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