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记》的德育思想
2009-07-01吴点明
吴点明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礼仪文化和典章制度书籍,其编订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此书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上升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和学子的必读之书。《礼记》一书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德育思想,对开启我们人生历程有着重要意义。
(一)德育的目标:养“浩然正气”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由内心“集义所生”(集义,犹言积善,指事情皆合于义)。《礼记•中庸》又道:“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周易•大传》中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后人把这种“浩然之气”“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合德、合明、合序”的境界理解为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爱国主义正是这种正气和节操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历来是被看作是一种“大节”。如“见义勇为”“杀身成仁”“当仁不让”“舍身取义”等崇尚气节、讲求情操的行为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心,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并逐步凝结、巩固起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民族气节。爱国主义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才有的,但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却早就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之一。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把“廓然大公”“天下为公”等作为价值理想,要求社会成员奉公尽忠。孟子所谓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荀子所谓的“成天下之大事”等都表现了胸怀天下的道德信念。这种信念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宋代的范仲淹、明末的顾炎武分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对之作了精辟总结,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豪情壮志和浩然正气。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成就未来。把我们的人民培养成如此有大爱的人,正是我们人生修养的目标。
(二)德育的入口:执“各称其事”
《论语•颜渊》里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记•礼运》又讲:“何为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仁义。”《礼记•曲礼上》又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这些论述无不在反复强调:人们要上下有序,各出其位,各司其职,“各称其事”,充分地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角色,从我做起,干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进而实现己和、人和、家和、国和以至天下和。
中国有句老话,叫平平常常才是真。人生最大的道理、最大的智慧,不是存在于别处,而是积淀在伦常纲纪、生活规矩及角色规范之中,人生修养也是栽根于此,发韧于斯。试想一个不知规矩、不按角色规范行事、生活中横冲直撞的人,人生修养在他身上,连个搭载的地方都没有,通过人生修养提升境界就更不用谈了。
(三)德育的内容:追“天人和谐”
中国古代思想家尽管在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认识上互有差异,但他们都深信天地、自然和人不可分割,这种内在联系的经典概括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
“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是我国古代传统的重要思想,在《礼记•中庸》中也可以看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能完全实行他的天性,能尽他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天地万物的本性;能尽知天地万物的本性,就可以促进天地间万物的化育;能促使天地间万物化育,就可以与天地相合。《周易•大传》又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思想家把人与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生的现象称之为道德。当人遵守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和谐共生的道德时,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当人们用道德指导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天人合一”时,便形成了新的、更具有现实指导性的道德思想,也即“天人合德”。“天人合德”的道德观崇尚“仁者爱人”,塑造了中华民族明白达观的人生理念,也表明了中国传统道德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人必须不断认识自然规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特点。
综上所述,《礼记•中庸》和《周易•大传》“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要求注重价值理性,这对于矫正工业社会天人对立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它体现了我国古代为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发展所提出的和谐思想。受时代阶级的限制,很多和谐思想在古代不能成为现实,但在今天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传统和谐思想对我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德育的重点:遵“日新明德”
《礼记•大学》讲道:“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帝典》里说:“克明峻德。”《盘铭》讲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里讲:“作新民。”这里的“明德”或“克明峻德”,是人的良知,属于道德情感。其中的“日新”或“作新民”,也可说是一种道德修养过程。同时,“明德”或“克明峻德”又可说是人之慧根,“日新”或“作新民”也可说是天赋显现和智慧养成之过程。就此而言,道德素养之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智力之高下。庄子说:“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孔子和庄子都讲到了一个问题,即道德制约智力,情商制约智商。这个判断,有事实根据。古语说,财迷心窍,利欲熏心。心被“熏”,心窍被“迷”,此人有何智力可言?因此,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总之,只有知识层面的创新而没有“明德”之“明”者,没有自知之明,再好也不过是天才的“瞎子”,因此,人生修养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明德尊理、深名大义为要。
(五)德育的关键:履“日常行用”
《礼记•中庸》里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无不在教育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一点一滴来完善自己,养成习惯,化为意志,笃力践行,提升境界,以便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与四时同序,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换句话说,人生修养一定要落实到“日新”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中,进而言之,一个人的修养提升必须形成和流行于伦常日用之中,栽根和彰显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培养出的精神境界才可历久弥新。
(六)德育的途径:行“修身立德”
中国人重视人格修养,形成了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美德修养学说。这种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礼记•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从天子到普通民众,一心所要行的,都是把修身看作根本。修身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为治国平天下打下基础。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形成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中国传统道德历来有“慎独”的告诫。慎独,出自《礼记》:“君子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在个人独处而无他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这种修己内省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总之,只有不断“修身立德”,才能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和超越自己。
(七)德育的方法:持“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系辞下》强调:“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就是说,天道运行,一往直前,健动不止,生生不已。君子应效法天地之美德,做到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贯彻古今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对此,《礼记•大学》也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凝聚、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自信、自尊、自立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法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表现为自尊自信,不卑不亢,有着独立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等等。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总而言之,对儒家《礼记》中传统的德育思想进行全面的剖析和鉴别,吸收其中的合理思想,在全社会中重唱养“浩然正气”, 行“修身立德”,追“天人和谐”, 持“自强不息”, 遵“日新明德”,履“日常行用”,执“各称其事”的美德,培植“明礼”“尊礼”“行礼”的社会风气,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附注:本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陇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教授高新民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作者单位:陇东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责任编辑/吴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