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宁市“两型社会”的建设研究

2009-06-30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两型社会咸宁

陈 默

摘 要:武汉城市圈[1]的提出为咸宁的发展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有利于促进咸宁产业升级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由于基础产业的薄弱与政策的不配套和节约理念的缺乏,使得咸宁“两型社会”的建设也面临的诸多挑战。文章基于“两型社会”的建设研究为咸宁未来的发展提供具体措施与方案,以及在武汉城市圈的定位。

关键词: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咸宁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4-0054-02

当今的时代,是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与“边污染边发展”的思路行不通了。必须把节约环保的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为此国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2]的两型社会的战略决策。文章以咸宁为个案,分沂和识别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对咸宁市在“两型社会”建设的问题上作出深入的探讨。

1“两型社会”的提出与内涵

1.1“两型社会”的提出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建议》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以来,中央频繁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步伐,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也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开展相关建设工作,建设“两型”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1.2“两型社会”的内涵

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建设、流通、分配、消费等领域,通过法律、经济、技术管理、宣传教育等综合性措施,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资源和更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这里的“节约”不仅仅指消费领域的节俭和其他经济活动中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还要求在经济运行中通过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结构布局等,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4]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2004年日本的《环境保护白皮书》中提出,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魏复盛院士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意味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遵从自然规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最小的环境投入达到社会经济的最大化发展,不仅形成人类社会与自然能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而且形成经济与自然相互促进,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2 咸宁建设“两型社会”的优势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优势

①政策优势。咸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施武汉城市圈战略,全市上下形成建设咸宁生态城市的共识。因此,结合咸宁实际,积极制定咸宁在城市圈发展中的各项政策与措施,一切工作田绕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展开。开展咸宁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与战略步骤的专项研究,积极探索发展生态产业的领域与技术,大力改善投资环狡积极鼓励生态、节能、环保等经济的发展。加大生态经济型产业的培育与经营的力度,积极促进产业集团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生态产业集团,推进利益共享的连锁生产与经营,形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大型生态产业集团,以打造城市圈生态品牌。

②资源优势。咸宁市物华天宝,市森林拟盖率达52.23%,被植物学界誉为“中国亚热带自然生态平衡之典型”,是闻名全国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芝麻之乡”、“茶叶之乡”。现有的桂花面积13000亩,居全国第一。咸宁,山川秀丽,景物宜人.有闻名遐尔的地热水资源沿泉;秀丽飘逸,翠浪千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星星竹海;鬼斧神工、分布广泛的天然溶洞;飞瀑流泉:移步即景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有千岛之湖关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陆水湖;有具有考古价值的新石器时代古遗址、羊楼洞明清一条街;雄风千古的三国古战场赤壁;悲壮拗地的闯工陵;闻名中外的北伐战争遗址汀泅桥;神秘宏伟的澄水洞以及中国向阳湖文化村等,成为咸宁发展生态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

2.2机遇

①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的宏观战略机遇。“中部崛起”是继“五个统筹”之后,中央提出的又一宏观调控的重大战略举措。此战略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为湖北省、也为咸宁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最佳时机。

②圈内城市的协作与产业互补。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与发展,将形成圈内各市协作与竞争的新局而,圈内各城市特色鲜明、差异明显,无论是资源、产业,还是市场与技术,客观上都具有互补对接和差异化竞争与错位发展的优势条件。因此,加强圈内城市的协作,为形成咸宁优势产业、增强城市竞争力带来机遇。

③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具有后发优势,可实现跨越式发展。咸宁不必再发展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劳动粗放型的产业。直接发展低污染高发展的创新型产业,没有原有的环境污染包袱和税收包袱,也没有员工的离退休包袱,咸宁可以轻装上阵,在发展新兴产业上走的更远。

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增长的同时,对居住环境的绿化程度,生活用水的洁净程度,对食物的绿色健康的需求,对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等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两型社会”的建设正是基于这些方面着力的。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2.3挑战

①政府决策与管理面临挑战。随着城市圈的建设与发展,政府面对区域协作时的决策与管理发生变化。配套政策不到位,政府服务需要加强。尤其是节约环保的理念的更新,努力建立更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②城市间的竞争会更加剧烈。加强圈内协作的同时,势必加剧城市间的竞争。如投资选择会更加广泛,那些管理不善、技术水平不高、服务不好的城市将面临严重威胁。尤其是经济发展、资源条件相似的城市间的竞争加剧,如与孝感、黄冈等的威胁与竞争。

③特色经济不明显,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历史上经济实力在圈内相对落后,且在三大产业中龙头产业不明显,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缺乏田绕龙头产业做大做强的核心,因此缺乏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按照构建“和谐咸宁,,田绕建设生态城市这一战略构想和“生态农业稳市,生态工业强市,生态旅游活市,生态城镇兴市,生态环境立市,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高效态农业和环保节能工业以及跨跃式发展旅游业都还任重道远。

3 咸宁“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方案

3.1城市定位准确

争取成为武汉城市圈中的重要旅游基地与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圈的物流基地。与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形成落差产业。不盲目争取成为基础工业基地,制造业基地。

3.2具体产业措施

①继续营造良好的资源型产业投资环境,作为基础产业。咸宁资源丰富。在能源资源方面尤其是绿色环保能源发展前景广阔。风力发电,核电,水利发电都落户咸宁,这些环保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很现实的意义。同时咸宁矿石资源,木材资源也很丰富,在更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使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咸宁资源产业,为咸宁的“两型社会”建设提供资金动力。

②巩固提高制造业,与武汉形成互补落差产业。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制造业是武汉发展的重点。[5]但这不意味咸宁在这方面就没有了发展空间。咸宁在引进制造业方面应同武汉形成落差产业。向武汉制造业提供初级产品或者二次加工,与武汉形成协作的生产流水线。提高咸宁制造业的生存能力。

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后发优势。直接发展新兴产业,建立科技含量高的高新型产业集群。跨越高污染高耗能的劳动粗放型发展阶段,在城市产业发展的道路开辟新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后发优势。[6]

④发展绿色农业投资环境,建立绿色农产品产业群(目的是建立农副产品及加工基地)。咸宁农业畜牧业发达。应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投入力度。建立绿色农业产品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产业。成为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的菜篮子。

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旅游业是低污染低消耗高收益的产业。是建立咸宁“两型社会”需大力发展的产业。咸宁旅游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是武汉城市圈短线旅游的热点。咸宁应把域内旅游资源整合,形成联系密切,交通便利的精品旅游产业群。

⑥发展循环经济,把产业集群形成有机整体。把上述的资源产业,制造业,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产业集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浪费和重复。

3.3 改善投资环境

政府配套措施落实到位,官员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消除地方保护。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加大民间的参与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

4 结 语

建立“两型社会”对咸宁有着现实的意义。使得咸宁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然咸宁“两型社会”建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全面科学的研究咸宁的“两型社会”建设问题,合理布局咸宁产业将促进咸宁的全面发展。一个青山绿水的生态咸宁应是我们的追求。

猜你喜欢

两型社会咸宁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咸宁春兴
两型社会视角下中职教育免学费的必要性研究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图书馆治理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分析研究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金融支持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Views Of English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