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电信行业市场结构和价格行为关系研究

2009-06-30赵子娟张卫华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市场结构

赵子娟 张卫华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电信市场的竞争是如火如荼,无论是移动电话市场,还是固话市场,六家电信运营商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从价格到服务质量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文章首先对我国电信市场的现状做了概括,然后用结合市场结构理论来分析了我国电信市场的价格竞争行为,最后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信市场;市场结构;价格行为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4-0023-02

1 电信市场现状介绍

我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电信市场引入了竞争并逐步放松了对电信运营市场的管制。电信业引入竞争后得到了迅猛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电信企业竞争力也明显提高。

目前我国电信市场共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星通信公司六家基础电信企业。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电信业务许可制度,六家中只有中国联通拥有电信全业务经营牌照。基础电信业务市场上,移动电话业务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双寡头经营,固定电话业务由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四家经营,产业集中度很高。在移动通信市场上,近年来,尽管中国移动还处于明显的主垄断地位,但中国联通的成长和发展也已经显示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实力,移动通讯市场的双寡头格局已经开始显现。在移动通讯这种寡头垄断市场上,电信企业之间是相互依存,高度相关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为了能够扩大市场份额,取得更大的利润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移动通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和复杂。

众所周知,电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作用和重要的影响,电信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所以,通过分析电信市场的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可以使我国电信监管部门深刻了解当前我国电信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律,从而制定有效的规制政策。

2 我国电信市场的市场结构

典型的市场结构主要有以下四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根据电信市场的特征来分析,寡头垄断是电信业市场竞争和组织结构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电信企业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进入壁垒以及企业实力差异四个因素,下面我们从这四个方面来考查一下我国电信市场的运行概况。

①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竞争垄断程度的主要因素,通常用绝对化集中度来衡量,即用规模处于行业前几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来表示。目前我国电信业集中度极高,移动通信基本上由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垄断,中国移动市场占有率达73%,中国联通占27%;固定电话业务由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垄断,中国电信市场占有率为63.5%,中国网通为35%,铁通为1.5%。

②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中国电信业同质化特征十分明显。在产品功能方面由于都是采用同样的技术设备,产品几乎无差异。从服务上看,由于各家电信企业都是从原中国电信分离出来的企业,所以运营模式也十分雷同,即使是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之间,移动对固话的替代分流也十分严重。在品牌上各家企业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中国移动的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中国联通的如意通,up新势力和中国网通的宽带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从总体上看,品牌塑造还处于非成熟状态,各电信企业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还是任重而道远。

③进入壁垒。虽然近年来国家对电信行业的管制有所放松,但是要想进入电信市场并成为一方霸主依然是困难重重。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形成了电信业的重要特征一自然垄断性。因此电信业极少有投资者问津。在这样的行业中,独家垄断在一定时期不仅效益最高,而且也是唯一能够稳固的产业组织形式。正式由于这一电信业的天生的“自然垄断性”,加之我国政府的电信行业的严格的管制政策,就使得进入电信市场的门槛极高。

④企业实力的差异。中国电信企业之间的规模和效益相差较大,如2004 年度中国移动的收入是1923.8 亿元,利润420亿元;中国电信收入1612亿元,利润280 亿元;中国网通收入888 亿元,利润44.5 亿元;中国联通收入726 亿元,利润24.7 亿元。近几年来,各电信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额,吸引和留住新老客户,无论从价格方面还是服务质量方面都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其中,中国移动可以说是这一激烈角逐中的最大的赢家,从中国移动近几年的销售额和利润水平来看,它都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电信企业的。应当指出,企业之间规模和利润水平的差异并非完全是由企业经营水平的高低造成的,部分还是历史原因形成的。

3电信市场的价格行为竞争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寡头垄断企业价格竞争的过程往往是行业中几个寡头企业之间无限次重复博弈的过程,其重要特征是各寡头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各寡头企业之间不断地评价其他企业的行为,并依此调整自己的行为,相互之间不断地协商、承诺、行动、反复。其中,由于缺少沟通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相互之间不信任、不理解,加剧了这一过程。

由于中国电信业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制度环境中,因而大多对于寡头企业的研究成果都无法在中国电信业应用。从制度环境上看,中国电信业处于高度严格集中的政府管制之下,在价格上主要业务资费几乎是由政府统一定价,企业没有太大的权限。但实际运行上,企业在制定电信服务资费政策时,往往不考虑国家的资费政策。在一些地区,电信价格竞争激烈,特别是移动通信市场更是如此,从近几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打的如火如荼的价格战就可窥见一斑。面对运营商竞争所引发的价格战,监管部门表现乏力,其被人们称为无为而治。这种消极应对体现了监管部门正在放松对电信资费的管制。从名义上讲我国的基础电信业务以政府定价为主,但从种种迹象看来,政府往往“管涨不管跌”,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最高限价”政策。

电信市场的各运营商为了应对来自竞争对手的挑战,相继采取了各种竞争策略。特别是固定电话运营商为了应对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替代,推出无线市话业务,以其低廉的价格同移动电话服务展开竞争。在移动电话市场领域,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价格战打的是硝烟满天,在中国移动明显处于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中国联通依然是不折不挠,为了大力提升自身的网路运营能力,中国联通努力打造CDMA网络,缩小与中国移动的差距。2001年12月,联通CDMA网络第一期工程建成,总投资达240亿元(网络规模151万户),随后CDMA网络投人运营。但在发展初期,CDMA网络用户数的发展并不理想。为此,联通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降价策略,推广其业务。随后,联通CDMA业务发展迅速,网络建设的二期、三期工程相继完成。到2005年6月底,联通CDMA用户达到3092万户,CDMA业务累计收人达到640亿元左右。我国CDMA网络成为全球第二大CDMA网络,网络效应逐步体现。联通公司和移动公司的竞争逐步加强。

各运营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形式呈现出多样性,从早期的卡费打折、时段优惠、节假日优惠模式,到包月制和各种业务组合套餐。近几年出现的几次比较大的电信市场的价格战有: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之间的移动业务价格战;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之间的长途价格战;固定电话运营商同移动电话运营商的移动电话与无线市话的价格竞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铁通公司之间的IP电话价格战。

4结 语

中国电信市场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及其产品的同质化特征,决定了价格对于电信企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以致几家电信运营商经常陷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非理性竞争也时有发生。因此才有了几家电信企业在售后服务质量方面的竞争。尽管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已经认识到非理性的价格竞争对于任何一家企业都是很不利的,并且在竭力走出“价格竞争的怪圈”,同时各商家也竭力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是,电信企业天生的寡头垄断特征以及后天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人为因素,使得电信市场的竞争效率依然不高。所以,电信市场要走上健康有效的竞争发展道路,必须有,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三方的努力。

在此,文章根据上述内容,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

首先,电信企业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在竞争中的位置和策略,通过把握行业市场走势,获得企业利益最大化。要建立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价格流程和决策机制。确定自己在行业价格方面是领导者还是跟随者的定位以及改变价格的时间、价格差距的程度控制原则。企业要积极建设和参与企业对话平台的建设和使用,使其价格行为能够发出正确的信号,使自己能够正确理解对手的价格信息。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虽然政府为了提高电信市场的效率,希望在电信市场中引入竞争,但是,如果在电信业中只提倡竞争而否定政府规制,那么这样的竞争注定只能是一场灾难。政府要注意避免由寡头竞争导致的过度竞争,维护好企业的发展潜力。所以说,政府应加快完善电信监管体系,真正实现由“电信政策制定、监管执行”的双重身份,改变成独立的行业监管者,确保监管机构的执行力。再次,目前,日趋成熟的消费者不仅对各种服务品牌有了足够的了解,而且对运营商提供的名目繁多、种类丰富的服务内容也已具备较强的识别能力。未来几年,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客户消费能力的成熟, 运营商将不断面临这种来自客户个性化需求迅速增长的考验。因此, 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必然在提供业务、技术、服务等诸多方面持续进行改进和创新, 以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方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总体来看,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竞争策略,注重资本运作和技术创新,创建核心竞争优势,已成为现代电信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无论从政府、资本市场、企业还是消费者的角度,我国电信业都将在保持适度价格竞争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的能力,如此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最终获取更高的品牌价值与客户忠诚。

猜你喜欢

市场结构
审计市场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影响研究
中国互联网产业SCP范式分析
基于SCP范式的煤炭采选业分析
浅议公路经营权市场结构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零售产业组织分析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我国零售业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