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两件馆藏汉代铜镜
2009-06-30邵凤芝
邵凤芝
【关键词】汉代;铜镜;尚方;侯氏神兽镜
【摘要】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两件汉代铜镜,一件是官方机构“尚方”制作的四神规矩镜,一件是当时的私家作坊侯氏制作的神兽镜,两镜制作规整,图案清晰,反映出汉代官方和私家的制镜水平。
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两件汉代铜镜,一件是四神规矩镜,一件是侯氏神兽镜,均为国家二级文物。
四神规矩镜,直径16厘米,厚0.51厘米,重0.56千克。圆形,镜中心为半球形钮,柿蒂纹钮座,钮座外是一个小方框,方框外饰一周12个乳钉间十二地支铭,外面是双线方栏,方栏外为8个乳钉及规律分布的“T”、“L”、“V”规矩纹符号,间饰四神、禽兽、花叶等图案。其外是一周铭文带,铭文内容为:“尚方作竟(镜)大毋伤,左龙右虎辟不羊(祥),朱雀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寿似金石如侯王,宜酒食乐毋事。”外围斜线纹一周。铜镜边缘装饰有两周锯齿纹夹一周双线波折纹。镜体较厚重,镜钮较大,纹饰清晰,保存完好(图一)。
四神也叫四灵,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这种纹饰的出现与道教有密切关系,道教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作为护卫神,以壮威仪。《抱朴子》中描述太上老君形象时称:“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以后四灵逐渐被人格化,成为四位护法神将。尚方是汉代设在都城的官方作坊,专门制造各种御用和官用的器物,包括铜镜。当时的私营作坊也多滥用尚方镜的铭文来招揽生意,但制作粗糙。本馆收藏的这方四神规矩镜纹饰精美,做工精湛,应该是真正的尚方产品。
侯氏神兽镜,东汉时期,直径13.1厘米,厚0.71厘米。圆形,半球形钮,圆钮座,钮座外装饰神兽一周。镜中心是一条张牙舞爪的神龙,龙屈身盘曲,身上的龙鳞片片凸起,长长的龙尾卷曲成“S”形,身躯的一部分叠压在镜钮下,龙身被分成了两部分,但是依然威风凛凛,气势非凡。和龙头相对的是一只似龙非龙、似虎非虎的神兽,张牙舞爪,气势汹汹,与龙头左右对峙。龙腹下方是一只带角的怪兽,身躯隆起,长尾舒展。怪兽的身后紧跟着一只小雏鸡,正在张口鸣叫,体态娇小可爱。其外是铭文带,内容是:“侯氏作竟(镜)世未有,令人吉利宜古市,当得好妻如且已兮。” 在“兮”字与“侯”字之间有一个水波状的装饰图案,外围斜线纹一周。铜镜边缘分别装饰锯齿纹、云气纹各一周,最外围是一周窄的素边缘(图二)。
神兽镜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并很快流行,无论从装饰技法还是从题材上看,它都无疑受到当时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影响。神兽镜以人物车骑、神人神兽作为主要题材,以高浮雕的技法表现神人神兽的形态,线条流畅,神态生动。此件神兽镜镜体厚重,镜缘宽平,制作精良,纹饰清晰,光泽漆黑闪亮,体现出汉代精湛的铜镜制作工艺,也反映了当时私家制镜的技术水平。
西汉中期以前经济生活尚不繁荣,铜镜还不能作为商品普及到千家万户,加之当时制造权基本控制在官府的“尚方”机构中,需求量小和官方专卖使得竞争并不激烈,所以虽然也经常见到赞美铜镜质量的铭文, 如“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等,但是还没有出现制作者的款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官方为了保证其产品销量,便加铸了“尚方”标记,但此时私家铸镜业也逐渐发达,有些还创出声誉,纪氏铭文开始大量出现,到东汉中晚期,自夸质地优良的铭文和纪氏、纪地铭文更为流行,如 “张氏作镜”、“青盖作镜”等等。馆藏的这件神兽镜上的“侯氏”应该也是当时的铸镜名家。另外,这一时期的铜镜铭文存在着根据铭文带区域的大小任意截取和省略铭文的现象,有时则是由于刻工的疏忽或受铭文位置的限制,减笔、反书、掉字、漏句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这类铭文都无法完整和准确地释读。此镜铭文的最后一句“当得好妻如且已兮”应当就属于这种情况,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在此求教于方家。
————————
主要参考文献:
倪洪林:《古铜镜鉴赏及收藏》,北京文艺出版社,2005年。
〔责任编辑:许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