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索

2009-06-29孙泽文

职教论坛 2009年15期
关键词:教师培养双师型机制

孙泽文 叶 敏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高职院校应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进程,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整体在“理论型”与“技能型”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2008年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B310

作者简介:孙泽文(1957-),男,湖北沙洋人,荆楚理工学院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与课程论;叶敏(1968-),女,荆楚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5-0023-03

我国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沿袭一般高等院校的模式,由此造成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而且特色也不够鲜明。“双师型”师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为了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进程,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从而培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推进我国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

作为教师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强,他们是院校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心理学认为,个体在适合于本身需求的外部条件刺激下,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人能够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依据这一原理,培养“双师型”教师除了靠制度规约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双师型”教师成为高职院校所有教师认同和追求的目标。

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将单位整体利益与“双师型”教师的个人利益挂钩,对获得“双师”资格的教师在学术休假、外出考察、出国进修、科研项目申报、课时酬金、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倾斜。让被评为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双师型”教师参与院校管理,并享有充分的教学改革权,让他们清晰地意识到院校的兴衰与自己的前途和利益攸关,并在各种评价及待遇中确认自己相应的位置。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1],从而使动力和压力并存,营造一种竞争态势,激励更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冲刺。

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职称评定标准,要建立高职教师队伍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制定适合高职特点、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高职院校教师职务评聘条例》。还应出台有别于评选普通高校的“双师型”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的政策规定。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环境机制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教学班级增加,多数教师由于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把时间与精力主要放在完成日常工作上,难以参与专业实践活动。未能形成一个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环境机制。我们应该知晓,一粒种子只有在适当的湿度和空气、阳光条件下才会健康地发芽、生长。“双师型”教师培养也一样,他们的成长需要适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高职院校在内部环境创建方面,应组织教师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与高职教育改革的目标。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先进技术理论和学术前沿动态。支持教师深入社会,熟悉企业和市场实际运作流程,形成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经验。鼓励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提倡不同学科、不同学术思想相互争鸣与交流,形成学术上自由平等讨论的风气。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着力改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外部环境。在未来的《职业教育法》中,规定企业技术人员和高职院校教师实行定期交流或交叉任职,让教师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开发工作。加大资金投入,资助高职院校建设好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还应委托国家重点工科大学建设一批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省、市也应建设自己的实训基地,以满足本地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实习需求[2];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制订适

合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特点的职务评审办法。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师的任职资格只有学历的标准,没有实践经历和经验的要求,形成对教师的评价重文凭、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价值取向。这种评价机制有碍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如不及时加以调整,势必影响“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因此,在“双师型”教师的各项评价中,我们应探索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教师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要把“双师型”教师标准纳入教师评价指标体系里来。对实训实习课指导老师、专业技术课教师和专业理论课教师要定期考核其技能水平和工作业绩,并将考核工作与工资收益和职务晋升等挂钩。评价应坚持客观公开的原则,将培养过程和评价指标结合起来,实行优上劣下的动态跟踪管理制度。从而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3]。

一般而言,教师在某专业上达到较高理论水平并不意味着他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而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要求不全在于专业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而主要在于技术应用和实践教学能力的丰富与完善。国家应修订高职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把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效果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不能再单纯以“发表了多少论文”、“出了多少专著”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标准。尤其在职称评定上,高职院校可以先实行内部政策,给予“双师型”教师大力支持和明显的倾斜。

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交流机制

“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比较复杂,高职院校应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努力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交流机制,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培养模式。

(一)企业交流

高职院校应从企业中聘请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娴熟,并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协助开展专业开发与建设工作。企业积极接纳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进行岗位实践,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工艺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高职院校选派具有一定科研实力的博士和教授,帮助企业设定科研攻关和应用研究方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能够提高整体效益的新产品、新工艺、新的管理和营销模式。

校企之间这种利益共享的人才交流机制,可以形成企业和院校之间人才流通渠道,可以营造一个双方“增进理解、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的意愿空间[4]。各自人员将理论和个人的研究与实践充分结合,促进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相互扩散与集成,使新的思想、新的工作方式相互交流。把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成功经验引入课堂和实训环节,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使“双师型”教师整体水平处于专业发展前沿。

(二)校际交流

“双师型”教师培养成本较高,院校之间应很好的协调与合作,使优质的“双师型”教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形成深度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态势。“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校际交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一批学术水平较高、敬业精神强、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送到有关高校、科研部门参加在职或短期脱产进修,鼓励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2.高职院校之间应开展访问、考察和经验交流活动。学院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可采取同行交流、专兼职教师交流、“取经”式经验交流等形式,让教师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5];同类院校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可采取组织教师研讨、听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或参观学习等形式。

3.支持本校“双师型”教师通过公开应聘、竞聘等途径,向其他高职院校流动,同时探索聘用兄弟院校“双师型”教师到本校担任教学工作的机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促成教师构成的多元与多质化。

4.鼓励“双师型”教师参加校际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会、行业协会和信息交流会,让这些会议成为院校之间“双师型”教师交流的平台。

(三)国际交流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交流日趋频繁,培养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仅靠国内的教育资源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必须与世界各国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交流合作,邀请职业教育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的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传递本专业国际上最前沿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大力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聘请外籍“双师型”教师到校担任教学工作,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让我们的教师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氛围中,学习他们先进的专业技术和实践教学模式,养成坦诚开放、适应性强和主动进取的的处世风格[6],提高外向型素质。

欧美国家职业教育十分发达,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可资学习与借鉴。高职院校要与国外著名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签订“双师型”教师培养协议,制订相关培训计划,设立专项“培训基金”,资助优秀教师参加境外高层次学术交流。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国家和学校进行对接,选派初具“双师”素质的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对接国家和地区进修、访问和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透过技能了解其基本的技术原理[7],洞悉国际化人才标准,了解本专业国际发展的态势。高职院校实施国际交流机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进程,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就当前而言,我国培养职教师资的师范学院,无论在数量还是实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靠他们难以培养出高职教育急需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任务就历史地落到高职院校自己身上。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国高职院校应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企业与社会机构的共同参与下,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机制,采取先进的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8]。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整体在“理论型”与“技能型”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努力培养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相对稳定,既懂专业理论又会实践操作,能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盛立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探讨[J].中国培训,2006(5).

[2]王道权.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3]张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O6(6).

[4]王道权.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5]刘素婷,王久梅.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13).

[6]龚思怡.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9:155.

[7]孙泽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9(1).

[8]徐云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引进培养机制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0).

责任编辑徐惠军

猜你喜欢

教师培养双师型机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试论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青年外语教师培养中的责任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