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育率转变对高校生源的影响及出路分析

2009-06-29常蔷薇郭晨阳

理论导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出路影响分析

常蔷薇 郭晨阳

摘要:教育是以人口为对象的,受教育人口的数量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伴随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使得适龄入学儿童数量呈现明显下滑趋势,由此将会造成未来高校生源不足的困境。针对未来高校生源不足,各类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出路。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将由原来长期的粗放型扩张向集约型方向转变,进而实现国家经济科技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育率转变;高校生源;影响分析;出路

中图分类号:G9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3-0078-03

一、近年来我国生育率转变情况概述及引起转变的原因

1、近年来生育率转变概述。我国生育率转变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0年——1980年这整个十年当中,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推行,中国人口的生育水平也逐渐下降,从表1中可以看出生育率由1970年的5.8‰降到1980年的2.24‰,这种生育水平的下降,一方面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关外,另一方面则与广大育龄夫妇对生育观念、人力资本投资有了新的认识并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事实上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初,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生育率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下降。而这种下降幅度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并无太大关系,而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至1980年以后不论是生育率还是粗生育率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基本上都在2.19‰和2.87‰之间波动。此时也出现了像1982年时生育率的一个小高峰(达到2.87‰)。这种高峰是在严格的生育政策限制条件下产生的,从而引发了80年代末期对当时我国生育高峰的讨论。普遍认为,这种20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的形成是与《新婚姻法》的颁布不无关系,使婚龄提高,从而形成了生育堆积,导致当时生育水平上升。另一方面则由于60年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逐步进入生育年龄所导致而形成。

第三阶段:是90年代以后,从表1中可知,1990年我国进行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发现生育率仅为2.11‰,而到2001年则为2.01‰,已经降到了人口更替水平以下。以后历年的生育率也都逐年下降。显然中国的生育水平已经进入了低生育水平的行列。

2、引起转变的原因。引起出生率转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人口发展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在联系这一视角加以分析:就宏观而言,人力资本理论所强调的对人的投资实际上也是对人口的投资,而人口生育率的发展变化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也就可以从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认识和说明。

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促进人口生育水平的提高。首先,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影响人口再生产。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是各种教育和培训,通过各种层次的正规教育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人们的科学认识水平。从而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使得“晚婚晚育以及优生优育”这一观念在广大青年男女中逐渐普及;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对子女未来一生的重要价值,据2000年到2006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表明用在后代人力资本上的支出已占家庭收入的42.3%;面对如此惊人数据,孩子成本已成为很多父母生育决策中重要的考虑因素。由于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子女养育成本的提高,妇女生育率的下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的人口规律。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极大地缓解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人口压力的担忧。其次,人力资本投资对提高人口质量的贡献也很突出。这一点在张风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中作了详细的描述:“通过广泛进行遗传、优生学的教育可以有效地防止遗传疾病的发生并同时提高育儿水平,投资在卫生保健上的支出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而教育和培训则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在这些方面的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

另一方面。人口因素既可以成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有利推动,也可以成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某种负担。前一种情况是经济越发达,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激励就越强,人口素质就越高,人口生育率就越低,进而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正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发展与人口因素变迁所走过的轨迹;后一种情况,人们收入水平较低,使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能力变得疲软,这将加剧经济运行的低效率状态,从而导致人口数量的进一步膨胀,人口生育率进一步提升,由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处于这种恶性循环之中。而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两种循环的过渡时期。

当前,知识经济已成为主导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人口生育率情况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我们知道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口主要以数量的形式作为生产的要素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然而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积累程度已成为经济发展好坏的关键,经济越发展对人口数量的需求越下降,人口生育率自然也就下降了,这种社会发展对人口素质的要求显得更加迫切。故不断加大对人的投资,也会促使生育率的降低,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教育行业生源整体情况及对各类学校具体数据分析

1、我国教育行业生源整体情况概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行业的发展,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取决于各级学校的生源情况。伴随我国生育率的逐渐下降,使得各级学校的未来生源情况不容乐观,这已成为不争事实。由于各级学校的生源变化情况是一致的,因此,对我国未来生源情况预测,可以通过对高等教育适龄入学人口数量和入学率这两个因素加以分析。

从人口普查的结果看,我国人口出生数量出现较大的波动。显然,1990年是全国人口数量的分水岭:1990年以前出生人口逐年增长;1990年以后出生人口数量快速下降。按照国家规定的大学入学年龄为18岁推算,在2008年之前,18岁人口数量逐年递增,而2008年之后。18岁人口数量逐年呈下降趋势,2010年的18岁人口仅为2008年18岁人口的71.6%,2012年这一比例更降至62.8%的水平上。

有关资料显示,大学适龄入学人口从1998年开始增加,2005年和2008年达到最高点。这期间正是我国高校扩招的时期,扩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备相应的充足数据基础。2010年之后,大学适龄入学人口将逐年大幅下降,由此产生的生源紧张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上述人口数量变化的结果已经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统计数据中得到验证。据统计,2000~2002年小学在校生数明显下滑,2002年比2000年减少学生数856.6万人,而这部分学生将在2008年之后进入到大学入学年龄段,对未来高等教育的生源数量将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1995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一直徘徊在7.6%以下,教育部提出到2005年,高等院校学生人数必

须达到1700万人。对应入学年龄组(18~22岁)毛入学率需达到15.5%。预计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达到20%左右,1996年到2002年短短六年时间,大学入学率翻了一倍。2004年数据显示,对应年龄组的比例已经达到17%以上了。而未来在校生数明显下滑,针对这种趋势,对于以学生学费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高职、民办院校将产生强烈冲击。

2、对全国各类学校具体数量以及在校生数量分析。

(1)全国各类院校总量分析

表3中全国各类学校总数中除了普通高等学校外还包括:普通中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中等示范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小学、幼儿园。显然各类学校总数从1980年到2005年里快速下降趋势,从1983年的1312436所学校下降到2005年的748828所,在17年间,减少了563608所,2005年的各类学校总数748828所只占1980年各类学校总数的57.5%。而其中普通高等院校从1980年至2005年呈平滑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821所增加到2005年的1469所。尤其是1999年至2005年数量增加较快,从1999年的1205所增加到2005年的1469所,说明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在快速持续扩大。

(2)全国学校教师、学生生源数量分析

从表4对全国各类学校教师、学生总数状况分析中明显看出,招生总数、在校生总数、毕业生总数以及专职教师总数的整体发展,都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校生总数大幅度减少。导致招生总数及毕业生总数减少,同时教师与学生为对应关系,针对学生的减少,教师总数也随之减少。导致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见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九十年代全国出生率明显下滑,这一下降在九十年代初是最为明显,以年龄计算,主要导致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校招生总数减少。

综上所述,我国人口发展与我国高校未来生源必然形成矛盾,这种矛盾将不利于我国未来参与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不利于高等教育与国际合作交流;不利于高校资源的充分利用;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怎样化解这些矛盾。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出路何在?

三、针对未来高校生源不足,各类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出路

针对未来高校生源不足,整体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将由原来长期的粗放型扩张向集约型方向转变。进而实现国家经济科技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1、对高校未来发展的初步分析。由于高校生源取决于高校适龄入学人口数量和入学率这两个关键因子,故在生育率逐渐下降的大趋势下,也决定未来高校适龄入学人口数量逐年下降,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入学率成为左右高校生源高低的可变因素。而高校入学率的高低,就我国而言,主要取决于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假若2010年以后国家大幅提高学生高校入学率,则高校实际人学人数将保持或高于2007年高校招生水平。对于因高校、高中适龄入学人数逐渐下滑,某些高校、高中,特别是民办高校、高中和高职类院校可能面临生源枯竭的问题,而对于这些教育资源的所有者也决不会因生源不足而让其闲置、浪费,这也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思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出台大幅提高高校入学率政策,以缓解生源不足对高校的影响。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高校在实施扩招政策的同时,相关教学配套机制没跟上,使得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和能力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种种这些问题的出现将对高校生存发展形成严重威胁。

2、面对问题高校的未来出路。经过上述分析,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生源数量下降的影响是绝对不同的,对于国家重点高校和各省内知名大学,面对生源人数的下降对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而面对社会认可度不高、其自身缺乏声誉的高职民办类高校的生存发展存在严重威胁。面对这种威胁高职、民办类院校的出路:

(1)加强高职民办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宣传,这一点最为关键。因为虽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势头很猛,但理论研究却有些滞后,如何构建高职民办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如何归纳高职民办教育的基本特征;如何明确高职民办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如何探究高职民办教育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去回答。只有这些问题回答好了,并达成共识,广大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的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才有所遵循,他们才明白应该怎样办高职怎么办民办高等教育。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对考生关于高职、民办高等教育的宣传内容才更充实,他们才明白什么是高职和民办教育,为什么办高职民办高等教育。这样才有利于澄清人们对他们的模糊认识,增加高职和民办教育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

(2)增加政府经费投入,降低收费标准。高职、民办教育在我国起步时间不长,底子较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在这种条件下要完成国家赋予高等职业教育培育合格职业技术人才和充分挖掘民办高校潜力的任务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更应重视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和民办教育的政策性扶持,才能适应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这一形势的需要。同时,降低学费标准,使其质价相符,这样才符合市场学和消费心理学的要求,使高职、民办教育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

(3)规范招生环节,增开招生渠道。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要改变由计划经济下的统招统分形成的招生就业的旧观念,针对未来形势,变坐等生源为主动出击争取生源,但这种主动出击应以国家法定条文为准绳,不能无序竞争。同时在各省招生办的支持下,变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的单一生源为多层次多类型生源。通过中招、高招、成招三种渠道招收生源。

(4)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因为专业是学校与社会的连接点,是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部分,专业设置是专业建设的第一环节,是学校教育满足社会的切入点。高职民办类高校必须面向市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和设置专业,使其“适销对路”。

并在此基础上狠抓教学改革,做到每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符合教育规律,还应满足该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群所必须的岗位能力、岗位职责的要求。将培养目标定位由学科性转变为职业型,办出他们的特色来,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同,学生才能为自己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只有这样,将来才会有更多的考生加入到高职民办教育的行列中来。

(5)加强高职民办高等教育自身品牌建设。对于这种品牌建设是其发展壮大的一项重大工程。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能鲜明的体现出这两种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又是它们追求的一种境界和目标,它需要长期的时间积淀,需要依靠全体师生来细心经营与呵护。一个好的品牌,可以说在未来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既是吸引广大学生进入这类高校深造的实力体现,又是学校特色的形象化展示。它对提高高职、民办高等教育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其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高职、民办高等教育近几年来发展历程中,那些注重自身品牌建设的高校在发展中已经获得了“回报”,但也有部分投资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从长远考虑,忽略了自身品牌建设,最终因学校名声不好而惨遭社会淘汰。

(6)开展多种类型的合作办学,丰富高职、民办高教自身办学层次。目前国内很多这种高校没有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可供选择的层次不多,或是办学层次过于单一,笔者认为解决思路是争取和比自身更高层次的院校合作办学,特别是要选择那些自身有办学优势的专业进行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提高自身的办学层次,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借助于合作来获得更多的办学经验,促进相应的师资力量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为未来后继生源的扩充和提高生源素质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陈合营

猜你喜欢

出路影响分析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