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教活学:国际交流班让你开眼界

2009-06-29程保华

师道 2009年5期
关键词:纸筒上台游戏

程保华

新学期开学,我校迎来了新一届国际交流班的学生。

原定30人的班级,因学生的真挚恳请和家长的强烈要求,最后只得扩展到34人。入学时,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英语基础也高下不一,他们在听力、口语表达和学习能力上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几乎张不了口。

为了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让他们真正掌握这一国际通行的语言,从而打开走向国际的大门。我们聘请了加拿大列治文市从教26年的Pacheco女士(以下简称P老师)担任外教。她教学经验丰富,为人友善,热情爽朗,激情四溢。短短一个学期,国际班学生的英语成绩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笔试成绩,无论是听课状态还是作业态度,包括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促成了这样的奇迹呢?让我们一起到国际班的课堂看看。

因材施教,一视同仁

在P老师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最可爱的,他们身上都闪烁着无限的光彩。她总能从孩子们的只言片语中看到一个孩子的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然后竖起大拇指、睁大欣赏的眼睛说“ Very good ”“Excellent”“Unbeliveblel”!

她从不忽略任何一个学生,不管他多么腼腆,多么内向:课堂上给你足够的机会、足够的等待,然后慢慢带动你张口说英语,继而大声说话。

如果有学生跟不上班级步调,她就会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给学生补习。每到周三下午的阅读课,如果你去图书馆,你会发现一个特别温馨的画面:P老师坐在一个学生身旁,亲切地、细语轻言地给学生讲解着什么,偶然还会发出清朗的笑声。那便是她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单独上课、独立辅导的情景。

全面锻炼,机会均等

P老师的课堂似乎永远荡漾着笑声,她和孩子们的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在她的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要动手、动口、动心、动脑。孩子们是跃动的,不是静听的。她的课堂几乎没有单纯讲解句型、语法的内容,学生的英语学习绝大部分是在活动中进行。

在活动中,学生一定要上台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包括所做的一个模型,所画的一张贴图,课本的一个动作表演甚至是一个句子的朗读。学生上台时,P老师会提前讲明要求,包括你应该具有的姿态、目光,声音大小,表情等等。她会夸张地表演那些羞涩的、难堪的、拘谨的动作,让你觉得上台就应该庄重、得体、落落大方。她会站在不同的位置听你表达,并及时用表情向你反馈她的感受。

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机会上台。那些胆怯含羞的孩子,在这样反复的锻炼中,也慢慢学会了开口,学会了聆

听,学会了勇敢。

小组合作,团结协作

P老师将全班分成四个6人组和两个5人组,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均在组内完成,很多活动必须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和协作才能完成。比如小组成员之间推猜故事,编拼故事,做游戏,玩纸牌,做实验,甚至是轮流朗读句子给对方听。

这些活动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默契及小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小组成员只有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才有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小组之间还会形成竞争。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强化了学生之

间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法灵活,成效颇多

P老师的课堂有太多鲜活的式样。她说:“我调用了我26年教学实践中最有效的方法来教这些孩子。”所以她的课堂丰富多样、灵活多变、重技能、重活动、重生活,且寓教于乐,很少有古板的知识灌输,而是把所有的学习放在一种环境和氛围中习得而知,让学生自然领悟。她的课堂总是花样翻新——

1. 轻松教学。P老师的课堂总是笑声阵阵。有时,当学生情绪不好、气氛沉闷时,她会让学生把凳子搬到教室外面,三五成群地围坐在她身边,沐着温暖的阳光,听她朗读英语故事。

如果天气不好,P老师就会设计一套课堂操,如:1、2、3、4、5每个数字分别代表一个规定动作,然后她自由报数,学生必须快速作出反应,并完成相应的动作。“1、5”“2、3”“4、2”,数字顺序变化莫测,学生的动作也相机而变,在紧张里,在错变中,孩子们会心地大笑,所有的沉闷便似飞云散开。

2. 双簧游戏。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灵活的应变力,P老师时常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上台表演双簧。两人上台,一前一后,前面的同学把双手背起来,后面的同学把双手伸到前面,合二为一。双簧表演的内容多半是和课文相关的小知识,比如“教女生梳头”“教做单词卡”“教放CD”等等。前面的同学用英语讲解操作流程,后面的同学双手应时表演。讲解者务必用英语把过程讲解得细致、具体、清晰,表演者须随时跟上动作,且力求准确到位、形同一人。这滑稽好玩的游戏,把单词的应用、口语的表达和表演的练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堂堂喝彩,轻松地掌握所学的内容。

3. 短剧游戏。为了巩固某些新学的重要单词,P老师通常会给出两个词语,让小组成员两人或三人一组编出一个短剧,要求短剧必须把这两个词语用进去,且有小小的情节,然后由两个学生上台用英语表演这个短剧。

4. 故事游戏。有时P老师会给小组成员每人两个单词,要求根据单词编写一个小故事,接着,小组成员把各自的小故事拼凑在一起,添加一定的情景,合成一大故事,然后写成文章,上台读给全班同学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合作意识、胆量和勇气,以及口语、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得到了锻炼。

5. 纸牌游戏。为了给孩子们之间创造完全的英语氛围,P老师常常给每个小组一副扑克牌,先教每张牌的读法,然后教会学生一种玩法,要求必须用纯英语玩转这种玩法。如此,孩子们在游戏中有效地锻炼了口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语言氛围。

6. 纸筒游戏。P老师有时也给学生讲解一定的科学知识,让他们接触各个领域的英语,而且很多科学知识是在游戏和实验中完成的。

比如,为了掌握支撑力跟重量的关系,她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纸,把纸折成一个纸筒,再在这个纸筒上堆放书籍。通过改变纸筒的直径和上面叠加的书的数量,寻求纸筒直径和重量之间的关系,并要求用英语表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论。学生惊讶的发现,一张小小的纸筒竟然可以撑起四本《现代汉语大词典》。他们兴奋地实验着,叽叽喳喳地用英语争论、交流,让你难以相信这是一群中国学生。

7. 户外学习。为了能更好地掌握每种生物的特性,P老师让学生到操场观察自己看到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非生物,然后把它们画下来,在旁边用英语写下介绍或说明文。接着,P老师拿出自备的科学书籍,补充一些生物的特性、习性等科学知识,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种生物,进一步从各个方面作详细的说明介绍,然后把每一个方面的介绍做成不同颜色的版块,剪成卡片,贴在一个三角纸屋内,再放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展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整合、筛选知识的能力以及拼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8. 电脑教学。P老师也会给学生上电脑课:把学生带到电教室让学生现场作文,之后把作文变成给定模式的Word文档形式,再把这种Word形式改变成PowerPoint幻灯形式,设计成规定的版式,并将其发送给加拿大的笔友,让他们分享这篇作文,并请求对方也制作相应的幻灯发过来。这样教学将动手、电脑运用、写作、国际交流有机融合在一起,深受中加两国学生的欢迎。

9. 英语对话。为了强化学生的口语,并保证学生每天晚上有一定的口语练习时间,P老师让每个学生从网上下载一种叫“skype”的软件,利用这种软件可以进行自由对话。她每天晚上约10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与孩子们网上对话,聊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种轻松的对话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的语境中习得了语感,而且交流更自然,更融洽。

10. 网站学习。为了让学生学习和阅读更纯正的英文,P老师给学生推荐相应的英文网站,让学生在网站上玩英文游戏,听英文故事,学习英文歌曲,增加对纯正英文的熟悉和感受,并最终学会使用这些精美的英语。

11. 笔友交流。P老师联系加拿大的同事好友,让对方几个班的学生和国际交流班的学生结为笔友,定期互相交流,写邮件、发贺卡,讲述彼此的故事以及两国的重大新闻。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英语表达更熟练,更纯正,同时也建立起了国际情感,初步了解了一定的异域文化和习俗。

……

我们的发现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国际交流班的英语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而是建立在一定语境中自然浸染的教学;不是重知识点、语法点、单纯背诵的教学,而是重运用、重交流、重文化的教学。P老师教给学生的首先是对这门语言的兴趣,是一种“活的”“真的”“有用的”知识。她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融入了多重能力锻炼的学法指导模式,以及那发自内心对学生的赏识和关爱,使她的教育似春雨润物,滋长无声。

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活教活学中,在这样的价值引导下,我们的学生定能在各方面与国际文化接轨,成长为“具有移动能力”的世界人。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麒麟中学)

责任编辑邹韵文

猜你喜欢

纸筒上台游戏
纸筒
上台说汉服
班长上台(节选)
结实的纸筒
纸筒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纸筒变身小精灵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