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十年
2009-06-29黄燕琴
黄燕琴
1997年7月,我在实习过后,留在了广州海珠区实验小学任教。
至今仍记得当时的幸校长对新教师讲过这样的话:“咱们实小的老师都很敬业。你们可以留心观察一下,没有老师是在下午五点钟准时下班的,工作到六点以后是常事。”往后,我便和欧阳、钱冬梅等几位同年到校的老师一起走上了兢兢业业的为师之路。
我是老师,得听我的!
虽然初上讲坛,但我对自己还是充满自信的。然而,在工作实践中,我还是遇到了不少头痛的事情。时常困扰我的就是班里头那几个调皮好动的男孩子。今天这个上课搞小动作,不按时交作业,那个和同学打架,头上鼓起个包;明天又是别的麻烦事不断,没有一天能让你安宁……面对他们的种种“劣行”,我当时没有想到“顽皮是孩子的天性”,也没有认真考虑“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而是非常直接地认为,他们这样做太不应该了。自己违反纪律,学不好的同时,还影响了班里的其他孩子。他们的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我一定得把教师的威严亮出来,好好警戒他们。那时,我对付这些孩子的常用方法就是严厉批评。个别批评不见效果,就拉着他在全班面前再批评,意图让这个孩子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以儆效尤。此外,我还会让这些孩子写说明书,联系家长,以达到家校合一、共同教育的良好效果。
记得有一回,班上的小新同学上语文课玩尺子,弄得啪啪响。放学后,我把他拉到办公室批评教育。恰好他妈妈来了,我心中暗喜:让家长一同来教育,岂不更好?于是,我就当着家长的面,继续批评他。当时具体怎么批评他的,早已忘记了,只记得我的语气挺严厉的。小新同学被我说得面无表情,倒是站在他身旁的妈妈眼睛红了,在流眼泪。当时,我没多想,批评完,就让家长回家配合再教育教育,他们就走了。后来,这家长很少再跟我联系了。
刚教书的那段日子,我基本都以这样的教育方式开展工作,并逐渐建立起教师的威信。班上的孩子纪律性强了,
学习成绩也挺不错的。我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觉得挺满意的。
怎样教更有效
直到有一天,我才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对学生的教育是否妥当。那天时至中午,天气骤冷。我看到班里有好几个孩子衣着单薄,担心他们着凉得病。于是,我一一给这些孩子的家长打电话,请他们给孩子送件衣服。就这样一件小事,后来竟被一位女生家长多次提起:“黄老师,你真贴心啊!你对学生这么爱护,怪不得我女儿这么喜欢你了。”这位妈妈接着说,“我女儿回家经常提起你。那天她就说黄老师批评一个同学上课把腿竖起来时很搞笑。黄老师说‘大家一块儿来欣赏XXX同学的美腿吧。大伙儿都笑了。那个同学连忙把腿放下来。黄老师,你教育孩子真有办法!”
听了韵娜妈妈的这番话,我很自然地联想起之前教育小新时,他妈妈在一旁默默流泪的一幕。看来,孩子和家长更乐意接受的是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善意的提醒。让受教育者心悦诚服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我发现,之前我对学生的教育有点“强制”成分。诚然,在集体生活中,是需要纪律的约束,需要规章制度的执行。严格的教育,确实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我在规范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所有的学生只有一个好的标准。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带有“强制”成分的教育,不仅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还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和个性发展受到压抑,从而失去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站在孩子的角度
于是,我开始改变了。我尝试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把自己当作儿童,把孩子们的生活看作是自己童年的重现,全心全意关心孩子们的生活,使自己成为一个人道的教师。
孩子们还是不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不再像以往那样,动不动就生气,并单一地以批评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了。更多的,我对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因为,当我也是孩子的时候,也经常出错,也被老师“严厉”地“修理”过。回想那时自己的心情,我明白了经常受批评的孩子有多渴望表扬。知道不出错的就不是成长中的孩子,就是成人不也经常出错么?我仿佛更明白孩子们的心思了。对他们实施教育时,我变温和了。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四五十人的大集体里,同学之间难免发生碰撞,吵两句,甚至打起来是常有的事。遇到这样的事情,总有同学第一时间跑来向我报告。很多时候,我都会让同学先劝架,再请当事人来找我。要是看到当事人愿意来找我,尽管他们还红着脸,喘着粗气,我在心里也已经原谅他们了。他们能这么顺当地过来找我,看来还是很尊重老师、信任老师的。他们之间想必也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只是闹闹矛盾而已。于是,我微笑地看着他们,请他们各自陈述事情的缘由和经过。孩子们看到我那样的表情,会感到莫名其妙,脸上充满疑惑。自然地,怒气也消了一点儿。我继续平静地跟他们聊天,请他们坦白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我会帮他们分析。比如说,现在,你知道他为什么要打你了吧?你打了他两拳,他觉得很痛,推你一把,这也可以理解呀!要是换了你,相信你也会这样做,对吗?好了,你们现在想想,这件事如果不打架能怎样处理呢?你们先到一边儿去商量一下,待会儿来告诉我,好吗?一般情况下,打架双方这时候都冷静下来,能面对面地和解了。
就这样,面对孩子的问题,我多以聊天的方式和他们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倾听,让学生有勇气把自己的想法如实说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清是非善恶,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
我感到,自己的工作主动多了,也轻松多了。我不再是个每天要去救火的消防员了。孩子们对我,也不再是怕,
不再是敬而远之,而是喜欢我了。
要教的,不光是学习
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孩子只是会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关注孩子怎样生活,关注孩子如何做人—— 这些都非常重要。
我很认同“学习是需要天赋的”这个说法。事实确实如此,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努力,成为学习的佼佼者。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虽说如今考试还是一支强有力的指挥棒,但我认为,也不能因为这个,忽略培养孩子的其他方面,或是把孩子其他的天赋给扼杀了。
前两年,我教高年级。孩子们的学习开始紧张了。但我还是很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当时,班里有游泳队员6人,田径队员3人,合唱队员7人,无线电小组5人,大队干部2人,此外,还有同学是爱心哥哥姐姐、学校司仪、红领巾电视台主持、小记者、眼保健操评检员、国旗班成员等等。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们要参加训练、比赛及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说实在的,看到班里头的孩子进进出出,有时还影响了上课,心里也挺着急的。但后来转念想想:不上我一两节的语文课,不做几次作业,真的有很大损失吗?我们学校有这么多高水平的专科教师,不让学生去,岂不是浪费资源?有的孩子学习本来就不怎么好,现在,他能在游泳、田径等方面取得成绩,这不是很好吗?怎么说,也应该让这些孩子有机会“风光”一回吧。念及至此,我的态度转变了。事实上,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了自信,提高了技能,锻炼了意志和胆量,心理承受能力也在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中得到了加强。临近毕业,那班就有二十多个同学申报了艺术、体育特长生,其中有好几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处于中游,甚至是中下水平的,可他们最后都以特长生的资格考取了适合他们的理想中学。这能不让人高兴吗?
此外,我还注重在生活中教孩子学会做人。我认为,高年级孩子该懂得一些待人接物的方法了。于是,我便
有意识地着手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公开课磨炼了我
我是班主任,同时也是一名语文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一直在认真学习、努力实践。
教学之初,我教低年级。那时,对语文教学我真的是一窍不通。为了更快入门,幸校长给新老师安排了很多互相听课、上实践课的机会。这真的让我受益匪浅。直呼音节的教学、随文识字、集中识字的教学、童话寓言类的阅读教学、运用学法指导阅读的教学…… 就在这一节节不同课型的课例实践中,我掌握了教学的方法,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有了一定基础后,对教学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在每次独立备课时,我都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放进去。与专家研讨时,我也会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实践创新后,自己理解教材、钻研教材的能力大大增强了,教学技能也得到了迅速提升。于是,我开始有了一些上公开课的机会。每次上公开课,备课、试教、反复修改的过程真的可以用痛苦两个字来形容,而且这过程少说也得一个多星期,有时候还得耗上一个来月。当中的滋味相信很多老师都有切身感受了。现在提起上公开课,我还是倍感压力。
但痛苦归痛苦,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水平,上公开课无疑是个很好的锻炼途径。尤其是那磨课的过程,让你时刻都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研究状态。那些天,黑眼圈、长痘痘、脸色憔悴是肯定的了。但经过千锤百炼以后,课成熟了,人也成熟了。多年来,我不间断地在各级教学研讨会上承担了不少公开课。所上课例涉及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和作文。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个人的教学风格。这都归功于上公开课的的磨炼。
十年,真的过得很快。现在的我已不再是当初那个青涩、稚嫩的师范毕业生了。生活、工作中的经历让我不断得到锻炼,使我变得更加坚强乐观、宽容平和。这十年,我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荣誉。这都得感谢学校领导的栽培指导以及同事们的关心、支持和肯定。所有的这些,我都将铭记于心。此外,和孩子们相处的快乐时光也常常地让我心动。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一句句真挚、感人的话语让我由衷地觉得,当初选择师范是正确的,我很适合当老师、喜欢当老师。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