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视野

2009-06-29孙远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通识美育

孙远平 于 游

摘要:由于传统高等教育文理分科和专业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薄弱已经成为现在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在新世纪新形式下怎样进行行之有效的文化素质教育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由于美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与生俱来的一致性,所以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限定在美育视角下,使文化素质教育更具触摸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美育通识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中指出: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并强调对理工专业的学生“加强文化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同济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章仁彪教授认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应该“转识成智、化性为德,以业为志、由技入道” 。从根本上讲,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重在回归大学之道,弘扬大学之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谓大学;万物并育,化成天下,是谓大爱。具体说来,应该怎样进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呢?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综述

作为弥补新中国高等教育文理分科、专业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各高校已经达成共识,国家教育部从1995年开始在52所高校进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同时建设了多所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展格式多样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但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争论却一直存在着,有学者认把文化素质教育与西方国家提倡的通识教育归为一类,也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简单的艺术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在刚提倡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经常引用西方和港台地方的通识教育的做法,虽然对学生素质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难免有失偏颇。清华大学周远清教授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在特定的语境和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创新之举和“通识教育”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民族化和本土化。但是通识教育不能等同于文化素质教育,因为从哲学概念上讲,通识教育更侧重于“知识”,而中国高等教育所提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素质”。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文化素质教育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和吸取,它更是一种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

同时,也正是因为通识教育的“通”,强调文理会通和古今中外会通,文化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素质的综合提高,正是此教育目标使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成为必须和可能,因为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文理通识教育,并以此为渠道奠定全体学生的共同的人文、科学和精神价值基础。

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争论:学者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争论,大致有两种,一是把文化素质教育当成技艺型教育,唱歌、跳舞、拍照,甚至插花、打高尔夫球,都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分支;二是知识学层面,所谓文理相通,让理科生学文,让文科生学理,事实上,很多高校都是以这个为基准进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质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教大学生精神成人,即在价值根基上懂得做人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内化为德行,来规范行为,提升心灵,这才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具体说来,提高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才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标的”。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新视野

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为什么必须在美育环境下进行?美育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美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蔡元培指出,美育就是颐养性情,超越利害和激发创造;王国维也曾提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美育就是促使人的全面和平衡发展。可见,美育作为一种教育的理念,目的是促使人的完美和谐发展,这和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一脉相承,从这个角度上讲,美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天生就是息息相关的。

研究者普遍认为,美育在其产生之初就体现为一种素质教育,体现了主体本位教育价值观,美育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其终极目标是人性的完善和人格的完美。而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悠久深远的美育思想传统。这为美育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可能。同时,研究发现,美育具有促进知识向素质转化的独特功能,能解决知识向素质转化这一关键问题。因此,从美育视角来研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将有助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切实落实。

而且,美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目标一致性。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大学首先要加强为人的教育,要把知识内化为素质,特别要把作为基础的通识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明确文化素质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人”。美育在本质上也是“做人”的教育。曾繁仁 指出,许多理论家论述了美育所特有的文化养成作用。这是因为,审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文化的表现,因而美育是一种文化的文明的教育。也就是说,美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性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因此美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目标一致性。

美育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陈希丽认为,高校审美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只有有效的审美教育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积极进取的大学生 。同时,美育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内化作用,使知识内化为素质。

在美育环境下进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一是强调美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二是区别于以往普通的文化素质教育,把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限定在美育视角下,使文化素质教育更具触摸性和操作性。

三、美育环境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

自教育部1995年开始提倡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以来,各大高校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开展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随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加法”——保证文化素质教育的丰富性,第一课堂+第二课堂+隐性课堂

第一课堂即通过教务处开设的限制性选修课程,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规范的第一课堂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突出是“共性”,它使知识进到学生头脑这一步得到了保障,是实现第一个转化的基础。

第二课堂是知识内化为素质的摇篮,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扩展。内容包括文化素质周末课堂、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文化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强调个性、突出创新,成为了知识内化为素质的摇篮。

隐性课堂是学生素质外化的舞台,是指通过营造育人环境与氛围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它是学生完成社会化目标,实现素质外化为形态的重要保障。学校加强校训、大学精神、校歌、历史沿革的学校文化教育,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运用网站等校内媒体,积极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即使学生身不在课堂,却时时受到教育。

(二)“减法”——保证文化素质教育的纯洁性,“减去”负面性文化生态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影响

在战争、贫困、体制变革、文化传承方式转换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使中国文化出现了断层,从而影响到大学教育,影响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老师认为现在负面的文化生态主要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无边消费主义,即把日常物质消耗水平的高档看成是生命格局中最值得追求的目标。这是部分大学生学风浮躁、无心于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历史虚无主义,大学生对时尚对流行了如指掌,但却对中国的辉煌历史和屈辱历史不甚了解,或者无意忘却、忽略,这对中华民族的前途来说,令人担忧;三是狭隘民族主义,不是把爱国体验化为某种从心底由衷流淌的对祖国山河、母语、文明、习俗的刻骨的亲和,而是掺杂着排外和情绪宣泄。对在电子娱乐文化、商业广告铺天盖地的氛围中行走的大学生来说,很多似是而非的负面思潮极大地影响他们的生活观、世界观、认知观,这对我们行走在中心线上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最大化地减去这些负面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影响。

(三)“乘法”——保证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性,给知识“乘上”实践的翅膀,使知识转化为见识,增长大学生内涵和修养

早期的大学培养人才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来进行的,随着高等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很难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所以社会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被引进大学的教育过程。文化素质教育说到底,也只是一种“书”来“书”往的理论传授,但这和文化素质教育本身要达到的目的是相悖而驰的,所以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文化素质,都必须回到社会的实践中去,这也正好契合了布鲁姆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分类理论:有了认知领域的学习,情意领域的认同,才会作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认知社会、锻炼能力、创业实训的自觉行为,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了知识、能力、素养的整体提高。

(四)“除法”——保证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体制,建设完整的课程体系,“除去”专业分科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弱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文化素质教育者扮演着21世纪中国文化生态下的守望者的角色,我们要做的事是如何守住“文化素质”这个山头。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严重弊端是文理分家,过度强调专业教育,弱化文化素质教育,文科学生完全陌生科学精神,理科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这种分科教育的偏失从根本上造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弱点。

为弱化专业分科队文化素质教育的影响,加强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教育,熏陶理科学生的人文气息,增加通识课程菜单的丰富性。很多大学根据学习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增开了一系列的课程 ,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开设“大学人文”课程,举办“大学人文节”,延伸了大学人文第三课堂;山东大学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为教学切入点,依托学校文、史两院的学术优势,通过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和“中国传统文学修养”两门公共基础课,在开阔知识视野、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老问题,但是怎样有效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却是一个值得再三研讨的新话题。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一些问题也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而沉淀下来,所以不管是新问题还是老话题,都值得高等教育工作者潜心钻研。

参考文献:

[1][英]伯特兰.罗素著,崔权醴译.西方的智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2]叶澜.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4)[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3]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杨兆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文论选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

[5]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通识美育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本科、专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录取办法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通识少年“种”石油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