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经济史学初期发展
2009-06-29付莹莹
[摘 要]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史学的历史发展,围绕以获奖的两位美国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产生的背景、研究方法上的特点以及他们的成就等作些阐述和介绍,以期有助于人们概略了解西方经济史学的发展情况对立足中国研究西方经济的历史发展,引起更多的重视和兴趣。
[关键词]西方经济史学 历史学派
作者简介:付莹莹,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经济管理。
1993年10月12日,美国新经济史学的著名代表人物罗伯特·福格尔和道格拉斯·诺思、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福格尔和诺思的获奖, 使1968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获得此殊荣的美国学者达到二十一人,而福格尔则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第七位获奖者。这是第一次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史学家, 因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但也有人感到意外。据外国报刊披露, 鉴于这两位美国经济史学家在更新经济史研究方法上所作的重要贡献, 诺贝尔奖金评定委员会表示“考虑他们两个人已经有十年了”,可见这次给他们授奖乃是长期酝酿的结果。
西方经济史学属国民经济史范畴。西方国家高等院校的经济系科,一般都开设有这方面的课程,既有国别经济史、断代经济史,也有各个经济领域的专史如商业史、金融史、银行史、货币史等,是经济学科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门学科的国际学术团体不少,除历史比较悠久的英国经济史学会、美国经济史学会等外,还有一个已成立40多年的国际性经济史组织国际经济史学会。1990年8月该会在比利时举行第十届学术年会时,与会学者就有千余人,而且来自40个国家,其中包括我国的一位学者;堪称一次规模庞大的国际学术盛会。西方经济史学已形成为一门拥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学科。
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西方经济史学的历史并不很长, 还只有一个世纪多些,比起西方经济学来,历史要短得多。在这以前,虽然关于经济发展的阐述在一些论著中已屡见不鲜,但还只是作为探讨经济理论的历史佐证,寓于经济理论的论述之中。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例,它以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增长的原因为对象,但在进行大量理论探讨的同时,根据大量的历史的和统计的资料对经济发展进行归纳。可以说,它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了前此和当时资本主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其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它是一部体现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的统一, 概括了大量经济发展的理论巨著。
进入19世纪以后, 经济的研究更加注重理论的探讨和演绎的推理,对历史发展的概括逐渐被忽视,大卫·李嘉图的论著就体现了这个发展趋势。李嘉图由于其在理论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许多规律性现象,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在方法论上,他运用的是抽象法,侧重理论演绎的推理,忽视对历史的归纳,正是他方法论上的这个缺陷,造成了他著作结构的缺陷(1)。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这种发展趋势,使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的研究逐渐走向分离这是经济史随后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形成的德国历史学派, 对经济史学的形成和早期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德国历史学派产生于当时工业资本仍然相对落后的德国,因倡导采取历史方法从事经济研究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斯特、罗雪尔等人。他们立足于当时的德国,强调要保护本国工业资本的发展和建立起自己民族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此出发,他们否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阐述的一般经济规律和自由经济学说具有普遍适用性,主张每个国家都应根据本国的实际,从对自身历史发展的研究中,概括出符合本国实际的经济发展规律和政策。为此,他们强调关税保护,抵制自由贸易,强调国家作用,反对自由放任。在方法论上,他们反对当时英国经济学家的抽象演绎法,注重历史归纳法。但是,他们在倡导历史研究方法的同时,忽视了理论的分析与探讨,并把两者对立起来,使研究工作只是停留在经济发展的表面现象上。德国历史学派对世纪下半期西方经济学界以及西方经济史学的形成和早期发展, 都曾留下它的痕迹。
在上述历史背景(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的研究日益分离和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等)下逐步形成起来的西方经济、史学,不可避免地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缺陷往往局限于史料的收集、罗列和叙述,缺乏理论的探讨和研究。从历史发展的事实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无疑是经济研究的依据和出发点, 但形成观点并且归纳为理论,应是经济研究的终结。如果只停留在材料的收集、罗列和叙述上,忽视理論的归纳和提炼,就难以从历史发展中概括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并使经济史学成为一种单纯编纂性和叙述性的工作。从早期西方经济史学一些论著中,人们不难看出当时研究方法的特点。西方经济史学形成为独立学科后采取这种研究方法的经济史学家, 人们称之为传统的经济史学家。
在开创西方经济史学过程中, 在19世纪末20世纪头几十年, 曾涌现一批著名的西方经济史学家。经过他们的努力, 确立了经济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存在促进了经济史学的发展, 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英国成了早期西方经济史学的研究中心, 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则成为发展西方经济史学和培育一代西方经济史学家的两个最重要的学府。
在这个时期的西方经济史学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最早在英国设立经济史专业,后到美国哈佛大学讲授经济史课程的坎宁安;长期在英美任教, 并在哈佛大学开设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史讲座的艾什利;著有《近代英国经济史》、《1815-1914年法德经济的发展》等有影响的力作,并担任英国经济史学会会长的克拉潘;最早参与《剑桥欧洲经济史》名著的编纂,出身剑桥长期在伦敦大学主讲经济史的女教授诺尔斯等。在英美以外,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涌现一批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其中包括以撰写广博而又高度概括的《世界经济通史》而闻名的德国经济史学家维贝尔;马克斯·维贝尔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在促使社会学形成为完整体系方面, 做出过重大贡献,同孔德等人一同被称为社会学的鼻祖。以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代表作《近代资本主义》而知名的柏林大学教授桑巴特和因著有《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冷论著而引起重视的法国经济史学家芒图等二他们撰写的论著, 代表着一代西方经济史学家的成就, 对西方经济史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在整个经济学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采取的基本上是传统经济史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我们研究西方经济史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认真揣摩,这样才能真正打开对西方经济史的理解之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84-185页对李嘉图著作结构的评论
[2]http://nobelprize.org/
[3]http://www.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42&id=17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