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语行为理论在外交话语翻译中的运用

2009-06-29张延美

消费导刊 2009年17期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翻译

[摘 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它的运用也是众多语言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旨在对言语行为理论做一个全面的概括,在此基础上,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将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结合,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即:外交话语翻译。言语行为理论在外交话语翻译中的运用为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大胆尝试,而且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外交话语 言外之意 翻译

作者简介:张延美,女,汉族,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07级语言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前言

现代语言学深化并发展了翻译理论,而且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自1962 年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奥斯汀(J . L. Austin)的著作《怎样用语言做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问世以来,“言语行为”(speech act)就成了语用学上重要的课题。与此同时,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理论指导。在翻译过程中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能解释一些其它理论无法或者是不便解释的东西,以下篇章笔者将一一介绍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其运用于外交话语分析的实例。

二、言语行为理论

所谓言语行为理论,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关于用语言做事的理论。奥斯汀区分出三种言语行为:“言之发”(locutionary act)、“示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act)和“收言后之果”(perlocutionary act)。又被称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之发”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这一行为本身不能构成语言交际。“示言外之力”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的实施的一种行为,如传递信息,发出命令、问候、允诺、祈求、建议等。“收言后之果”指说话带来的后果,即说话人说出话语后在听话人身上产生的效果,如劝告听从了劝告;警告认识了危险,等等。(Austin, 1962)如甲和乙在一个房间里,窗户开着。甲对乙说“有点冷”。这句话的言内行为就是说出这三个字,由三个汉字组成一句话,并用一定的语调说出来的行为。这句话的言外行为就是甲实施了一种“请求”的行为,请求乙能把窗户关起来。乙关或不关窗户的行为都是言后行为。

三、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复杂的交际行为。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看翻译,就是要求译者正确地体会原作者的主观动机或意图并力求在译品中对等地传达这种主观动机从而使原作信息对原文接受者的作用与译作信息对译文接受者的作用基本相同。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 在他的作品《翻译理论与实践》中从读者的反应角度对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下了定义。他强调译文不仅要使接受者理解,还必须使他们“以行动作出反应”。奈达这里所说的反应即言语行为中的言后行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都不同程度的论述了同样一个问题:读者或听者的实际行为反应。在实际翻译中,译者考虑的应该是译文对目的语文化的群体接受者的预期效果,对这一群体的共同的历史、文化、思想等应做到心中有数,译者应该能够预期他们对译文会作出何种反应然后进行翻译,以达到效果上的对等。因此,读者的反应实际上指的是在一般情况下,某一文化群体接受者作出的反应或成事性言语行为。

四、言语行为理论在外交话语翻译中的运用

(一)外交话语的特点

外交活动最讲究言语技巧和言语措辞。外交语言具有正式,保守,准确及说服性强的特点并注重礼仪和方法策略。外交语言因人因事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变化,根据不同的情境,有时需准确明晰,直截了当;有时则需婉转曲折,含而不露。总之,外交语言是精确性与模糊性的辨证统一。所以对外交语言的翻译应达到与原话语相同的效果,无论是精确亦或是模糊。

(二)言语行为理论在外交话语翻译中的运用

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具体讲解Austin 的言语行为理论在外交话语其翻译中的运用价值。如:2007 年6 月21 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其中一记者问到,“最近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帮办劳力斯在国会作证时说,中国军队在网络战方面对美国的威胁越来越大,美国将加强这方面的研发来抵御中国的威胁。你对此有何回应?”秦刚的答案中说到“我和大家一样时常会感觉到,从美国那里传出一些关于中国军力的不和谐声音”。

首先对这句话本身用言语行为进行分析讨论。这句话的言内行为就是说话本身的行为,无所谓交际用途,即“从美国那边传出关于中国军力的不和谐声音”。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不和谐声音”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肯定不是单纯的对声音的描写。在这里我方外交发言人只是通过这个既形象又委婉的比喻把美方所说“中国的军力威胁”表达出来达到这句话的言后之成事性效果,既给对方留足面子以不至于产生正面冲突,又充分表达了我方的立场。

有关类似的翻译,译者就要细致周密的考虑。若依其言内行为直译成“I often hear some inharmonious sound”,读者会莫名其妙,摸不着头绪。但若将“inharmonious sound”改译成“misleading/untruthful sound”,读者会比较容易明白这句话的内在意义。还能体现中国对于这件事的“严正”立场。上例说明,在翻译外交话语的过程中,首先应理解原话语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并对其言后行为进行预测;其次以此为指导,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体现locutionary act,倘若locutionary act翻出来后不能体现或完全曲解了原外交话语的illocutionary act或perlocutionary act,那么译者需要以后两种行为为主线,因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才是说话者真正所希望传达的。

五、结语

外交是一门很特殊的学问,事关国家切身利益,其源语言本身的运用就蕴含着各种技巧。对其翻译也就相应蕴含各种技巧和策略。研究外交翻译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能不能将这些技巧以及由于技巧的运用而产生的外交效果翻译出来。言语行为理论能使译者从理论上更加充分科学地认识翻译的目标和过程,能够更加具体实用地指导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Austin,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94-108

[2]Nida,E. A. & Taber,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Leiden: Brill,1969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33-150

[4]黄金祺。什么是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123

[5]赵明。言语行为理论与等效翻译原则[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1):149-15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07 年6 月21 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EB/OL]http://www.fmprc.gov.cn/chn/xwfw/fyrth/t332342.htm

猜你喜欢

言语行为理论翻译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美剧中拒绝策略的研究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言语行为理论视阈下艾丽斯.沃克_紫色中男权话语的显现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