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意识与热情
2009-06-29王培欣
王培欣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和英语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学习的能力,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加强英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体现现代教育的理念与教育的基本要求。为此,在英语教学中强化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通过英美文化的教学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与爱国热情。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课堂教学中,在学生进行功能话题的交际中,结合教学内容,扩展交际情景,渗透有关英美文化的内容,可提高学生的文化差别意识,有助于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正如胡文仲指出的那样“在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多地了解西方人的文化和习俗,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延伸,不应只局限于练习其特定的语句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
比如学生在进行关于“I like( )”的交际中,笔者为学生放了一段关于此的交际录像。在录像中,一个外国人在一个中国家庭中做客,这个外国人在看了主人家的一件工艺品后,说“I like this”。第二天后,这个外国人收到了一件礼品,打开一看,原来是那件工艺品,他感到非常尴尬,表情无可奈何。于是问学生,为什么这个外国人接到礼物不高兴?学生们各抒己见。从这段录像可以看出,中国人和外国人对“I like( )”的不同反应,中国人认为外国人说“I like( )”意思是喜欢它,所以为表示中国人的好客,就把此工艺品送给了他。而外国人说“I like( )”时,只是表示礼貌的赞美,并不表示想得到它。从中,学生明白了“I like( )”的正确使用。像这种情况很多,比如在学习圣诞节互送礼物时,扩展延伸情景表现中国人与外国人对接受礼物的不同态度(中国人是收到礼物,日后打开,而外国人则认为那是不礼貌的,应当面打开,进行赞美)。还有对被赞美的不同反应、礼貌用语的使用,等等,都反映中西文化的不同,教师应在学生运用这些语句进行交际中,利用各种情景来展示其正确用法,达到运用语言进行真正交际的目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在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应多为学生设置情景,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愿望。例如,学生在学了think、learn、teach这3个词后,在表演课本所设置的情景后,笔者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材料,是我国的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老虎拜猫为师,猫把所有的本领都教给了老虎(除了爬树的本领)。老虎自认为把猫的本领都学到了,想吃猫,猫爬上了树。此情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纷纷根据这3个单词,编出了很多情景,把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此外,在具体教学中,依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顺序,重新调整和组合教学内容,创造地使用教材。例如小学英语有一单元讲述中国人如何过新年时,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对此单元进行重组,使学生从打扫房子、包饺子、拜访亲戚3个方面进行学习,系统条理,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显著。对于教材中那些重复的内容、学生掌握较好的,都可依据教学计划进行删减,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如教材在四年级又重现“How old are you”,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就会说了,所以此课可让学生先合书听磁带回答问题来练习听力,动手写来练习写的能力,此外置于情景讲解其使用范围,这样才能始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来活化教材,激活学生思维。另外教师应依据教材来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比如,教材中有一课是Danney摘花的故事,教材是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形式出现的。根据此课可进行爱护花草的教育。在学习圣诞节和洋餐课后,针对现在社会上盲目过洋节和吃洋餐的情况,进行爱护本国文化的教育,从而真正做到教材与生活相联系。
总之,教材是相对固定的,但教学情景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情景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现在的课堂要成为动态、发展、富有创造化的过程,课堂不能仅限于教参提供的知识,还应有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vessel, but the kindling of a flame.)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激活者,激活教材,激活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