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推进和谐校园进程
2009-06-26盛波
盛 波
摘 要: 本文以大学生公寓文化为研究对象,作了系统的探讨,对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定义、特征及作用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公寓 文化建设
大学生公寓是高校在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与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生宿舍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共同居住,乃至学习、生活、交往的地方,其不同点在于学生宿舍区的人、财、物均是学校所有,校方对其使用、管理,负有完全的责权利,处在主体地位,而学生公寓的人、财、物则是为社会某法人所有或是为社会法人与学校共同所有,因而,对其使用、管理,校方处在客体位置。正因为如此,高校加强公寓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公寓育人环境,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解答好这个新课题,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成才培养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一)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
大学生公寓文化,顾名思义,是大学生集中居住地的一种文化氛围。确切地说是以大学生公寓,尤其以大学生宿舍为主要载体,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以物质、意识、行为及制度等为内容,以公寓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决不简简单单是指公寓中的几项学生活动,而是一个具有多元素、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其中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为表层公寓文化。主要指公寓内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第二层为中层公寓文化。主要反映各种规章制度,如学生的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等及其执行情况。第三层为深层公寓文化。主要指公寓内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及其外化。大学生公寓文化的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
(二)大学生公寓文化的特点
从精神文化方面来看,大学生公寓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稳定性。大学生公寓文化是一种文化积淀。它的形成,是由社会和学校环境影响,以及大学生交往方式、心理素质、生活信念、风俗习惯等合力作用所致。一旦形成,它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持久连续地影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趋向、生活道路选择及做人的准则。
2.约束性。大学生以集体生活为主,其成员的活动必须有秩序,有纪律,有集体意识,“群体至上”,个体服从群体,全体团结,关系和谐。这种约束性既靠外在的硬性教育、灌输,又靠大学生内在心理意识对约束力的能动地接受。
3.感染性。感染性体现在心理方面,是指大学生公寓这一特殊群体成员之间通过感情上互相交流、相互感染而形成的从心理、情绪方面影响个体行为的一种力量。大学生公寓文化的感染性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习惯、文明的行为方式、正常的人际交往,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4.个异性。由于校、系、班管理要求的差异,更由于大学生公寓的最基本单元——宿舍及组成人员的不同,各个大学生公寓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集体,具有一定个性特色的单元文化。大学生公寓文化往往各有特色,具有明显的个异特征。个异性特征越浓,个性就越鲜明,其生命力也就越强。
5.流变性。稳定并非永恒。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和学校的变革,大学生公寓文化也会呈现出一种流动变化的形态。大学生思想活跃,面对多元化价值选择趋向,更容易接受新的信息及社会上各种文化的影响,在心理上和情绪上易变,这也正是大学生公寓文化具有可塑性的表现。
二、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公寓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有其独特的功能。它以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开发潜在能力、全面培养个性、训练创造思维等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能使大学生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多年来,以升学为第一目标的中学生活束缚着学生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入学之初,生活自理能力差,适应环境、独立生活能力较薄弱;面对新的环境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焦虑紧张,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积极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的逐渐形成,能够为大学生在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方面提供最直接最重要的条件。经过几年的宿舍生活、公寓生活,同学之间有团结合作,也会有矛盾冲突,但是最终大家都能学会与他人共处,学会沟通,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适应环境。
(二)积极、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大学生公寓是由一个个大学生宿舍组合而成的,因此,要建设积极健康的公寓文化,必须注重营造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团结友爱的宿舍文化氛围。一般说来,高校新生刚进校时,各宿舍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但一段时间后,不同宿舍的学习氛围、学习效果、纪律状况等却出现了差别。有些宿舍在这些方面相对较差,究其原因,是未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或者说是宿舍文化建设处在自发、自流的失控状态。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有利于使大学生保持良好健康的精神状态,这样的宿舍往往表现为整洁、有序、互助,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有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反之,如果一个宿舍放任自流,处在失控、失管状态,久而久之,宿舍成员就必然出现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的状态,大家就无法专心学习,只是在虚度光阴,也就谈不上搞好专业学习。
(三)积极、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能使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大学生成才是科学素质和人文修养的整合。在大学生各方面素质中,健全的人格是核心。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对自我的关心和对他人的关注是统一的。健康人格的培养,显然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谐共处、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四)积极、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能提高大学生的素质,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健康有益的宿舍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改善知识结构,开发潜在能力,全面培养个性,满足社交需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价值取向、思想觉悟、活动能力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积极、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是高校加强公寓安全管理的需要。
公寓的集中性、稳定性决定了其必将成为新的学生管理载体,其教育功能越来越突出。但大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却逐渐加大,大学生公寓成为学校安全事故的多发地带,成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公寓文化建设关系到学校正常的生活秩序,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对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和后勤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三、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等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要求。高校一般注重公寓硬件设施建设、环境和违章等管理,对大学生在公寓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关注不够,从而导致在指导思想、工作安排、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多方面弱化了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虽然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宿舍的生活、学习、言谈举止、道德规范作了规定,但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2.公寓管理人员低质、低效的服务,以及不尽如人意的公寓文化设施,对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抵消作用和副作用。伴随着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态也悄悄地发生变化,他们对自身利益的保护意识、权益观念在增强。但是,目前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不同,一些公寓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效率低下,导致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完全得到保障,由此引发大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使得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这是摆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很现实但又无奈的问题。
3.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公寓文化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为网络文化所吸引,上网已成为校园内的一种交流方式。网络文化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模式,思想观念,以及宿舍中的同学关系。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电脑游戏、网络,与他人交流减少,影响了宿舍的作息规律和秩序,大大影响了同学的休息和学习。因上网形成的宿舍人际关系淡漠、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也是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搞好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应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1.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高校公寓硬件建设,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基础,是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所高校公寓物质文化投入少,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其公寓精神文化建设必然受到严重制约。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公寓各种现代化配套设施的增加与完善,要在学生公寓建立公共阅览室、学生活动室、宣传报栏等大学生活动场所,开通大学生宿舍内电话、电视与互联网,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和信息传媒手段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对公寓区的绿化、美化,增加文艺、体育活动场所。
2.切实加强管理,提高大学生公寓管理队伍的素质。要重视选拔政治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思想作风过硬的同志加入到大学生公寓管理队伍中来,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与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把工作做到大学生“家”里,让大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首先,高校要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学工处、团委、保卫处、后管处、宿管中心要安排专人负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安全防卫,以及宿舍中各种硬件设施的配置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其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宿舍管理队伍,使他们真正扎根于宿舍管理,以专业的精神和科学的素养,研究和探索宿舍管理,在管理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以平等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竭诚为大学生服务。再次,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系主任或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和院系党员干部要不定期地联系大学生公寓,走进大学生宿舍,与管理员、大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了解公寓管理工作,健全并落实公寓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实行规范操作。最后,定期召开公寓管理干部和人员座谈会、交流会进行调查和研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大学生公寓管理、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探索大学生宿舍管理、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3.建立健全制度,对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进行规范化管理。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公约规则,不仅有利于维护大学生公寓正常的秩序,而且有利于强化积极向上的群体价值观,还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重要的制约作用,使其生活在各种有益的规范当中。为了使大学生有一个文明、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高校应不断调整思路,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量化考核,并纳入大学生综合考评体系之中,使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4.大力改革体制,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学校、学工队伍、宿舍管理人员是核心,公寓的管理制度是保证。但仅凭这些还不够,还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职能。因此,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一是让党团组织进公寓,党员宿舍挂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示范作用。在现有校、系、班、学生党团组织体系的基础上,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学生党团小组,指导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骨干分子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引导大学生畅谈健康向上的内容,抵制低级趣味的东西,为大家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大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二是选好宿舍长。宿舍长的素质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质量。三是要发挥大学生宿舍自律委员会或相关社团干部的作用,开展“宿舍文化节”、“优秀宿舍评比”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宿舍文化活动,打造宿舍文化建设的品牌活动,推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5.努力创设环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坚持大学生公寓“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公寓的育人氛围,进一步拓展、丰富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繁荣大学生公寓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学生公寓文化活动要朝着多渠道、多角度、多空间、多形式、多层次方向发展,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大学生公寓里全方位渗透。如开展以和谐温馨、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安全防范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设计;以营造温馨家园、共创美丽人生为主题的公寓摄影作品大赛;以“我的宿舍情怀”为主题的公寓文化征文评选;开展“塑造一个方寸,展现时代精神”公寓文化演讲会、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从而建立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民主、文明、温馨、舒畅的学习气氛和生活空间。
6.积极对外交流,借鉴他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现代高校是开放型的学校,自我封闭只能导致落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校应扩大对外交流,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成果,为我所用。
四、结语
总之,大学生公寓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延伸和有机组成,要以共生的管理理念,追求和谐之美;要用温情去召唤,让大学生在公寓集体生活中享受人生;要以文化为支撑,让大学生诗意地居住在校园;要循着以思想政治文化为基石,休憩娱乐文化为装饰的思路,着重提升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发掘富有学院传统特色和专业特色的活动方式;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要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增添新形式,促进其不断发展和完善,促进新世纪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雷召海.素质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转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06).
[2]陈德静.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江苏高等教育,2004,(01).
[3]李亚慈.主体德育观下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6).
[4]李显,李立.浅谈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国地质教育,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