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环境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学

2009-06-26庞野营

文教资料 2009年14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生态环境

庞野营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格式塔心理学与环境设计中心理因素的分析,说明环境设计是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我们对自身生存环境日益迫切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各种自然、人工环境加以组织、改造、利用,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并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一门新学科。在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尊重人的自然性和自然的自然性,从而达到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环境设计 生态环境

环境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广义来说,空间与场所可以涵盖人们所生存的整个世界[1]。也可以这样说,现实的世界已经处处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设计心理学认为做设计就要尊重人的自然性和自然的自然性,人文因素也是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社会整体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个体的行为需求,其中个体行为的需求包括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2]。

环境设计的理论体系很早就涉及心理学范畴的要素了。作为“对人类生存空间的设计”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赫伯特·A·西蒙曾认为:一个人,他的行为随时间而变化的表现复杂性主要是他所处环境复杂性的反映[3]。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互动与融合的关系。人通过主体行为改变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久而久之,以人的心理为出发点的环境空间就与之形成一种默契,进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这种观点在格式塔心理学完形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是德文字Gestalt的译音,中文被翻译为“完形”。在我国,格式塔心理学又译为完形心理学。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苛勒将其解释为:一指事物所具有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二指具体的个别的特殊实体,形式只是它的属性之一。也就是说:格式塔是分离的整体。而考夫卡则指出:假使有一种经验的现象,它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它成分,而且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征,是因为它和其它部分具有关系,这便是格式塔现象[4]。在实际应用中,格式塔差不多可以被等同于“有组织的整体”,所以,凡能使某一感知对象成为有组织整体的因素或原则都被称为格式塔。

格式塔心理学有以下特点。

第一,心物同形论或叫做异质同形论。认为物理世界、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本质上都是力的作用。阿恩海姆认为,表面上看来,不同的自然事物有不同的形状和色彩,不同的艺术品有不同的形式,但是追究起来,世间所有事物都可以归结为力的作用的不同。

第二,“顿悟”学说。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根本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反应,就是情境的不断组织,直到领悟了事物的内在的相互关系,从而产生“顿悟”。这不是盲目地对待事物,而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对情境有所顿悟而获得成功。

第三,强调创造性。创造的思维对事物中某些格式塔的顿悟有关,打破旧的格式塔,发现新的格式塔,这就是人的创造性思维。正如朱光潜所认为的那样:完形心理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它以一种完整而具体的学说取代了原子论,从而使心理学得到了改造。

二、格式塔心理学对环境设计的影响

在环境设计的操作过程中,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关系,即环境建成后主要的使用者(主体行为者);承担项目建设者(承建方,即:甲方、客户)和对环境进行规划布局的设计方。当然还可能有出资方、项目监理方、施工方等,但一个项目能否和谐、顺利地完成,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是否能充分理解并重视这三种不同立场上的人对环境设计的不同心理反映。主体行为者是项目建成后的主要评价方,环境设计是不是成功,应以他们对环境的满意程度进行最终的评定,承建方和设计方由于各自在项目操作过程中扮演了完全不同而又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往往对环境设计的最后结果有决定性影响。

1.主体行为者的心理因素与环境的关系。

主体行为者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带有普遍性的行为反应是环境设计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因为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用的人舒服。其宗旨是为美化人类的生活服务,实用功能是其主要目的,也是衡量环境优劣的主要指标。

2.客户心理与环境设计的关系。

设计作为一种服务性行业的商业行为,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与环境感受本身并无多少关系的消费和营业心理因素。生活经历的不同和个人差异的存在,使每个人之间的观念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并由此带来了设计合作过程中的交流隔阂。这些心理因素直接对环境设计的最终结果造成影响,因此不可忽视。

3.设计者的设计心理研究。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自我实现的根本动机是创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它体现着人对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了实现这种需要,设计者会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在设计创造的实践活动中付出心血和艰辛的劳动。当然,这种成就动机不仅存在于个体内部需要中,还源于对设计活动的兴趣、信念和理想的需要作用,以及外界美的信息的刺激,初步艺术尝试中的强化作用,和要达到创作目标等外部因素的驱使,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和一定条件下形成的[6]。环境设计活动中设计者的工作热情常常根源于这样的动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创作优秀设计作品的前提条件之一,如果在设计活动中缺乏这种需要,而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商业性行为来对待,作品就难免陷于平庸、无趣的境地。

正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的心理状态,造就了环境设计操作过程中矛盾的根源,如果三者之间无法相互协调,将不能使一项设计作品最终得到完善,成为大部分人心目中的佳作,而这些问题的最终指向都无可避免地归结到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上来。

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分析

1.环境设计中的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艺术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审美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阐释人们美感的产生和体验中的知、情、意的活动过程,以及个性倾向规律的学科。在环境设计中,人们总是本能地追求和谐,规避杂乱和冲突。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生命中基本欲望和需求的转化。精神分析学派将这种转化称为基本欲望的升华。弗洛伊德在他的《图腾与禁忌》一书中谈到:“升华是借着自我的提升把自己从心理上的困境以更合理或更积极的方式表达出来;幻想是借着幻想来满足自己的希望、祈求,艺术是一种典型的代表。”马斯洛在论述关于“需要层次”的理论中,将审美的需求列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的生长需要,来源于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欲望,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才能得到深刻的幸福感,也就是顶峰体验。

由此看来,人类不会仅满足于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栖息地,而是会根据自己对美感的意识进行相应的改造,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环境设计中我们强调比例、序列、节奏感、对比、平衡等组合方式的重要性,是人类长期以来所积累的美感体验。

2.环境设计中的生态观。

人类的生存,以环境为依托。环境设计从创立、设计到实践,都必须服从人的生理心理需要,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其强调的不再是适者生存,而是人创造环境的积极作用,生态思想的引入,使得环境设计成为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它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表明自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越来越得到重视。环境设计师不单设计环境的形式和功能,还给自然现象加上着重号,凸显其特征,引导人们的视野和运动,引导人们去体验。在环境设计中,雨水的导流、收集和再利用的过程都不再需要遮遮掩掩,通过城市雨水生态设计都可以成为城市的一种独特景观。设计引用环境中自然天成的景象,可以唤起大城市居民对摩天大楼与水泥铺装下的自然的意识。在自然景观中水和火不再被当作灾害,而是一种维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所必需的生态过程[7]。

四、心理学理论在环境设计中的指导意义

1.考虑环境中人的行为特征。

设计心理学的观点是要了解人的行为习性,考虑人和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及规律,对城市环境的营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对待街道拥挤这样的城市通病时,就不会用拓宽街道这种简单的办法了。因为拥挤实际上是多方面环境因素造成的,如步道空间和周边建筑设施体量的严重失调;沿街零售商业的管理和整治等。在设计小路和游步道时会充分考虑人的行走习惯,避免绿地中那些人为踩踏出来的道路。逐步学会对症下药,减少环境设计上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2.强调可参与性。

环境创造是为了人的活动,设计心理学认为创造出来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环境,环境设计师经过自己的体验,在创作意向中为公众注入许多实用的环境要素,但这只是诱发环境参与的先导,重要的是为使用过程中群众再创造留有较大的余地,而如果在创作过程中能发挥使用者和群体的创作智慧,将会使环境设计更具有弹性和艺术魅力。比如一些居住区通过各种喷泉、流水、泳池等水环境,营造可观、可游、可戏的亲水空间,非常受居民的欢迎。

3.重视地方性的原则。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环境特征,地方性原则的提出是肯定环境文化多元化的结果。它从不同气候、地理特征等因素解释环境差异的合理性。这些先天性差异原本是各个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在历经漫长的适应性发展后,所形成的自然选择,也是当今不同区域形成自己特色的主要条件和历史积淀。因此地方性原则并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难以与大多数现实的设计相对照的空间概念,它与设计心理学中要遵循文化习惯相吻合。不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在国内还是国外,设计的着眼点首先都是对具体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评价一个具体的环境设计成功与否,一定要使之与所在环境的总体风貌特色相联系,因为一个城市或地区注定要以环境个性的存在作为资源和文化价值的依据。

五、结语

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的设计正在走向一个更新的未来。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我们对自身生存环境日益迫切的需求而产生的环境设计,是以各种自然、人工环境加以组织、改造、利用,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并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一门新学科。其本质是创造,是人的生命力的体现,设计师用挖掘人类最本能的生命力与原动力的开发相结合作为设计的创作来源,以构成各种形式的符号系统为媒介进行思想交流,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魏志芬,王玉洁.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因素[J].中国园林,2000,(8).

[2][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34.

[3][美]司马贺(赫伯特·A·西蒙).武夷山译.人工科学[M].76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259-260.

[4][5]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323-324,333-335.

[6]高庆年.造型艺术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104-105.

[7]习丽,林玉泉.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设计思考[J].装饰,2006,(2).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生态环境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