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营造和谐地理课堂氛围

2009-06-25李清波

科教导刊 2009年29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育

李清波

摘要在新课标形势下和谐的地理课堂表现为教师、学生、地理课程三个基本要素的彼此和谐。和谐的地理课堂能产生无穷的动力,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率,取得最佳效益。

关键词新课标和谐地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在全国上下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创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没有和谐的课堂就没有和谐的教育。在新课标形势下和谐的地理课堂表现为教师、学生、地理课程三个基本要素的彼此和谐,即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师生和地理课程和谐。和谐的地理课堂能产生无穷的动力,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率,取得最佳效益。那么如何营造和谐的地理课堂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 密切师生关系,共建和谐课堂

教师具有的亲和力、幽默感和民族意识,是作为现代教师的要素之一。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而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更是一种美。在课堂上,老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课堂氛围充满民主、平等与和谐。

2 协调学生关系,发展和谐课堂

在地理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假如这种“不和谐”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将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让学生积极地相互学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

3 统筹教与学的关系,完善和谐课堂

3.1 目标指导课堂,让学生有果子可摘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缺一不可。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以便学生抓住重点,顺利的听课和思考。我们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把每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保底不封顶”;第二层次中等生必须达到的,后进生跳一跳也能实现的;第三层次优秀生能发挥余力的。

3.2 兴趣贯穿课堂,让学生感到有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教师凭借课堂动态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活动等有意义的信息,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1)灵活运用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创造情境,引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以地理课堂为例,课的起始阶段:可用疑问启思、练习启疑等方式激发兴趣,使“课伊始,趣味生”。课的发展阶段:可用揭示矛盾、比较对照、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方式激发兴趣,使“课正行,趣正浓”。课的结束阶段:可用质疑问难、讨论延伸等方式激发兴趣,使“课已尽,趣犹存”。教师呈现的信息技能有意义,学生对上课富有亲切感。会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采用多样教学手段:平时,我们常常看到“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课堂的现象,这种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做法是缺少意义的,是不可取的。因此必须创设条件,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努力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图片、模型、实物、自制教具等传统的直观教具的作用;另一方面,努力创设条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3)幽默的教学表达: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和有效。如:讲完地震预报这一内容时,我这样补充:“日本地震学者花了三十多年时间,耗资7亿美元研究地震预报,最后得出结论——”学生满怀希望地期待地震预报的新成果, 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准确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这样表述不仅产生了很强的幽默效果,而且也侧面说明了地震预报的艰难。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幽默引趣、幽默点拨、幽默纠错、幽默启悟,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使地理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

(4)指导学生参与:如何改变课堂上的“一言堂”、“讲得多,练得少”的现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实际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口手等多种感官活动,通过看看、听听、想想、讲讲、做做等产生复合刺激,增强参与效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用讨论交流、竞赛抢答、画画演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人人参与。

4 关注思想教育,优化和谐课堂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首先,教师要营造轻松整洁的育人环境。好的环境会给人以美感,它不仅使孩子心情愉悦,同时还有利于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的举止与良好的习惯。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内容,联系生活热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吴传钧院士明确提出了学生素质与地理教育有直接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的地理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人的一辈子。而在新课程标准形势下又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高中的地理教育是高质量的教育,而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应该有高效的地理课堂,高效的地理课堂应该是和谐的。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教学的各种主要因素的良性互动和因素作用的充分发挥。努力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变枯燥无味的学习为兴致勃勃地求索,更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育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写字大课堂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