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男生学业成就偏低的原因及对策

2009-06-25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学业差异男孩

赵 惠 刘 涛

中小学男生的学业成就偏低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世界范围的难题。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运用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针对全世界范围内15岁青少年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该评估计划主要衡量青少年对语文、数学和科学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对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和日本在内的35个国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女孩在所有教育评分上都胜过男孩。我国的教育领域同样存在较为严重的上述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却没有引起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的足够注意,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多,本文试图就该问题发表一些见解,以引起教育界和社会对该问题的更广泛重视。

一、 研究的背景与可行性

中小学男生学业成就偏低问题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正如本文开头部分所述,男生的学业成就偏低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不是某一个地区、某个学校或某一学科所单独存在的特殊性问题,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外很多研究者的注意,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经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并获得了相应的研究资料。但在我国,尽管这一问题同样严重,但是却没有得到教育界的足够重视;第二,教育领域长期关注的女性教育问题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女生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生比例等指标均已达到较为理想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女生已经不再是教育领域的“弱势群体”,在学业、评优、班级管理等方面,她们已经获得了比男生更为强势的地位。浙江省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小学阶段60%的男生自愧不如女生能干,小学生干部中男生只占15%,各项活动中只有10%的男生表现较好。上述两方面背景,显示了该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许多人认为,男女生的学业成就差异主要是由于其自身差异所造成,对此,我们并不否认,但是我们认为,男女自身的差异并不是造成他们学业成就差异的唯一原因,我们的教育体系对此也脱不了干系。美国社会哲学家、教育家迈克尔·古里安等认为,当今的教育体系未能充分体现男孩教育所必需的四个教育要素:①男孩的学习方式;②男孩的学习方式和许多当前教育实践之间可能的错误搭配;③任何时代和文化中,为了确保对男孩的教育,家长和社会所需要承担的责任;④已经证明了的在教育男孩的学校和课堂中行之有效的新方式、新策略和教学技巧。对于男女的先天差异我们无能为力,但是由于教育体系所造成的男女学业成就差异我们是可以而且应该有所作为的,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可行性所在。

在确定进行此研究之前,笔者曾经就此问题与上海市闵行区G学校的师生们进行过交流,我们在此问题上的一些猜想在他们那里得到了证实,他们还提供了今年期中考试的成绩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虽然这一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不是很强,所涉及到的样本数量也不大,但是其中却能够真切的反映出该校男女生学业成就的巨大差异,在所涉及到的所有班级的所有科目中,女生的成绩优势都非常明显。正是这些明显的差异坚定了我们研究的信心,引发了我们关于此问题的更深刻思考。

二、 造成中小学男生学业成就偏低现象的原因

1.男女本身的差异

(1)生理结构的差异

已有研究证明,在信息记录,语言加工以及脑的大小与分区等方面,男女存在显著差异,在完成语言和空间任务的时候,女性脑部的活跃区域要多于男性,这个特征会提高女性在同一时刻将注意力集中在多处的能力;此外,女性掌握词汇的能力、连词成句的能力往往比男性强,这一点可以通过学生成绩单的语文和外语成绩的比较获得验证;另外,女性青春期平均比男性大约早2年开始,男孩由于心理成熟期较晚,有些能力和行为习惯可能较女孩差,独立性和自控能力形成较晚,在小学阶段学习自然吃亏。

(2)性格的差异

由于生理上存在的客观差异,男女生在性格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男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而女生往往文静、听话、勤奋、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无疑,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女生的这种性格更可能会拿高分。

(3)时间管理能力的差异

美国两位大学教授进行研究之后发现,任何年龄组的男女智商差别都很小,但是,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女性的表现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很多课堂活动,包括考试,都直接或间接与把握速度有关——有效、准确地完成中等难度的任务,由于女性在时间管理能力上的先天优势,使得课堂文化更有利于她们;男女在时间管理能力上的差异还表现在完成家庭作业地时间估计上,通常男孩在事前计划方面有一定的困难,这种天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差异更有利于女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考出好成绩。

2.学校教育的影响

(1)评价方式有利于女生

首先是考试制度,目前小学的考试试题绝大部分来源书本,考试的内容也比较简单,使女孩不需要太多的理解,仅凭记忆能力就能取得好成绩,男生善于探索、逻辑思维能力突出的特长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中得不到足够的发挥;其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的评优标准更有利于女生。在很多学校的学生评优条件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诸如尊敬师长、遵守纪律、讲究卫生、认真学习、有良好学习习惯、语数外三门学科成绩必须达到优秀等字眼。很显然,相比较男生,女生更容易达到上述所列的种种规定;最后,教师眼中“好”学生的标准大多是男孩不擅长的,比如在座位上坐好,不交头接耳,不迟到,安静地完成任务,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清晰等。而男生所擅长的诸如喜欢接受挑战、敢于冒险、积极参加需要想象力的活动、活泼好问等却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赏识,甚至会因为这些行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冷落。因此,教师倾向给予女生更多的肯定和赞许,而男生则因为不守纪,顽皮而受到惩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宽容地对待和表扬,他们更容易产生悲观、自卑的负面心理,打击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影响学业成绩。

(2)中小学教师队伍男女比例失衡

教师性别构成是影响男女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教师在很多方面起着父母替身作用,作为母亲替身的女教师给人的感觉大多是温柔、贤惠、耐心细致,所以一般学校倾向选择女教师,另外,男女大学毕业生在面临择业的时候,由于传统的男女性别角色定位,更多的男生不愿意选择去中小学做教师,种种原因导致现在中小学教师队伍明显女性化,但是我们知道男生从男教师那里获得的体验有别于女教师那里获得的体验,男性的嗓音音量更大、更低沉、他们在课上更闹、更好动,这些行为更可能被男教师宽容,而女教师更可能会因此批评男生,长久下来这种批评造成的心理阴影对抹杀男孩本性必然引起恶性循环;其次,过于女性化的教师队伍会使得学校倾向于采用女性喜欢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同样的试卷,如果外观整洁则会得到更高的分数,而男教师对于类似细节的地方可能更不在意,这也是前文指出的为什么目前中小学存在的评价手段更有利于女生的重要原因;最后,更多的女生因此被任命为班干部,事实上,男生在组织、协调方面的能力并不劣于女生,但是由于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等差于女生,女教师更喜欢让女生担任班级干部,这样男生基本处于“被统治”的弱势地位,对男生心理健康发展是不利的,进而影响学习成绩,曾有报告说:男生似乎特别看重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受到教师的密切关注,他们学起来会更加努力。

(3)男性性格中的很多因素与现行教育范式存在冲突

现行的教育体系中,男孩越来越被“边缘化”,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男性天性中有很多因素与现行的教育范式有冲突。迈克尔·古里安和凯西·史蒂文斯研究指出,男性的运动特质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得到体现,学校只能坐着学习,实践教学方式少得可怜;在农场、集市等自然环境中的实践学习几近绝迹,而书包却越来越沉重;肢体运动的活跃在许多传统教育中不再被视为精力旺盛、充满活力,而成为了一种缺陷。他们提醒教师、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只有牢记男性大脑的本质特点,才有可能很好地应对男性先天学习方式和学校教育方式的搭配不当。

3.家庭教育的影响

(1)父亲角色的失位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不可互相取代的,父母教育的差异性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由于现代经济生活的压力,父亲一般都忙于工作,很少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尤其是孩子的早期教育。事实上,由于男性自身的特点,父亲早期教育的参与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许多优秀的品质,使孩子个性更全面发展,并以其固有的男性特征,如坚毅、深沉、果段、独立性、合作性等影响儿童,这样会更好地促进孩子身体、智能和性格的发展。换句话说,由于父亲角色的失位,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成长的榜样,必然影响其在学校的综合表现。

(2)对男性的溺爱

几千年的男尊女卑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之中根深蒂固,尤其是在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家庭,男孩主要由老人带养,在家里受到爷爷奶奶等人的过度溺爱,使得这样的孩子时常会有“目中无人”的感觉,上课不听讲,对老师的批评还振振有词,厌学,成绩差成为一种必然。

4.社会变迁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社会变迁也限制了男孩的学业表现。上个世纪针对女孩在学校不受重视的情况,加上女权运动的影响,教育领域曾积极倡导“扶助女生”的活动,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女生的发展,采取了保障平等机会的措施。但对于男生,没有任何类似的项目来帮助他们掌握比较难学的课程,比如阅读和写作课程。其结果是在保护女生权益的过程中有些“矫枉过正”,大有将男孩们挤进角落的趋势。这些学者认为今天很多在校的男孩,是性别偏见的受害者,就和女孩过去遭受的待遇一样。这并不是说社会有主动剥夺男孩权利和机会的意图,而是说明我们的教育体系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三、 提高男生学业成就的对策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并非基于男生理应优于女生的价值观之上,实际上,无论从生理科学还是心理科学角度看,男女性别本无价值高低之分,也并不是说男生本应该比女生成绩好,只是现行的教育忽略了男女生在生理、性格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追求无性别教育下的同一发展,女生的优势被放大,劣势得不到弥补,而男生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抑制了男生更好的发展,笔者拟从四个角度出发,针对目前中小学男生成绩普遍偏差的现象提出几点建议。

1.因“性”评价

教育评价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起着鉴定作用,更起着引导学生发展的指向标作用。现行的学生评价模式,在追求评价公平性的道路上忽视了男女本身所固有的差异,这一理论上的缺陷造成了实践中的巨大盲目性,一方面造成了男生学业成就偏低的现实,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引导男生过度学习女生,造成男性性别角色缺失的现象(据研究目前全国学生中男性性别角色缺失的比例已达到15%左右)。鉴于此,因“性”评价必然成为学生评价的首要指导准则。首先,在考试内容上体现男女性别的差异。考试的题目应该杜绝纯粹考察记忆性知识的现象,保证记忆性知识、理解性知识和探索性知识能够保持适当的比例。同时,设计考试题目的时候,应该注意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要保证一定比例的难度、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以鼓励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保证男女生都有发挥自己优势的舞台。其次,在评优活动中,优秀的指标中要注意体现男生的特点,如:爱动脑筋、上课积极发言、敢于提问、关心集体、活泼健康、热爱体育锻炼等。最后,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根据男女本身的差异,采用性别加权评价的方法。所谓性别加权评价,就是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针对评价所涉及的不同指标,结合男女自身的差异配给不同的权重,在男女各自的优势项目中(如男生的喜欢钻研和女生的刻苦认真)配以较大的权重,各自的劣势项目(如男生的书写能力和女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配以较小权重。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下,男女生都可以获得教师较高的评价和认可,无疑会更加体现出学生评价的公平性。

2.因“性”施教

由于男女的先天差异,教育教学活动中强求一致是非常有害也很难做到的。鉴于此,教师首先要纠正传统消极的性别偏见和性别观念,有破有立。这不仅包括破除对男性或者女性的各种歧视性的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起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特点,因“性”施教的科学观念。有了科学的观念,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方法上,根据男女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传授知识,发展男孩子的优势,弥补其劣势。上课时对男生的一些行为要持宽容态度,准许男生天性的释放,多请男生回答问题,给男生表达的机会,而不要因为男生的好动就批评男生、书写不端正就给他们低分、嗓音不好听就不给他们朗读课文的机会……;建议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为男生设定时间限制,例如,用一个小时完成英语作业,用半小时做数学作业,从平时起就给男生多灌输时间意识,并且给男生布置的任务也应该更明确些,因为他们倾向于接受分解得比较清楚的学习任务;让更多的男生加入班级管理层,强调男女合作,以便取长补短,为他们搭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激励、赞美的语言增强男生的自信心,鼓励男生接受一些富有挑战性、刺激性的任务,避免由于自卑心理而产生的恶性循环。

3.平衡中小学教师队伍男女比例

吸纳更多优秀的男教师进入中小学教育,应该让男孩接触尽可能多的学习风格,男教师的存在将给学校课堂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给男生提供帮助,而他们对男生特有的行为似乎也更宽容,也许他们当年也是这么走过来的。给男生创造一个健康、合理的学习环境,男生的灵性才能发挥出来。

4.呼唤父亲参与早期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是十分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研究表明,许多最为缺乏学习动机的男孩都缺少父亲或男性导师的影响,或未能与“年长、聪慧”的男人充分接触。这种生活中的关爱缺失对男孩的成长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美国学者大卫·布兰肯洪在《无父之美国》一书中提供的一份研究表明,缺少父亲教育的男孩与其他男孩相比,不仅会经历更过的精神问题,而且还是存在成绩低、辍学率高、在学校过激行为频繁、在少年法庭接受审判人数众多、自我贬低和低教育期望等问题的主要群体。因此,父亲必须站出来承担家庭教育中应扮演的角色,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榜样作用,对男孩进行培养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成长所必需的健康环境。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古里安,凯西·史蒂文斯.男孩的脑子想什么.田文慧译.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8-19.

[2] 许昌良.浅谈传统性别角色培养模式的教育策略变革.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8.

[3] 刘燕.学校生活对小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教学与管理,2001.

[4] 李茂 编译. 彼岸的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1~128.

(责任编辑刘永庆)

猜你喜欢

学业差异男孩
相似与差异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亲爱的“老男孩”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差不多男孩
瓶中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