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效教学的原则、操作及其管理
2009-06-25吴晗清
吴晗清
一、 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
有效教学的原则即我们进行有效教学所依据的基本准则。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要促进学生真正的成长,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及创造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国外学者赫尔曼(Hermann)总结了十三条有效的基本原则[1],很好地体现了知情并重,笔者结合相关研究将其归为四类。
1.关于有效教学的一般原则
(1)设计自主学习。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好学习材料;采取预防性的措施防止无意义的干扰,成功地掌控重要的教学事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咨询;有组织地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和任务;不同教学阶段使用不同教学方法;把教学聚焦在教学目标上并提供多种可能性的练习;考虑个体的差异及学习进程;师生之间要营建积极的社会交往氛围。
(2)注意学生的强项。教学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其强项,则学生学习更容易有成就感。因此学业评价不仅仅揭示是否达到了某一标准,而更要用详尽的和建设性的信息来体现学生当前的学业成就是怎样形成和获得的。另外,强化知识的获得,在实践环境中反复使用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以致用。
2.提高和优化认知学习效果原则
(1)支持和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高级思维。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呈现学习任务和解决方案时,教师要配以说明性的例证。学生在分解、比较、评价和解释问题时就可以学会分析思维的过程。学生设想知识的重组从而构建自己的作品,则可以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中训练,具体包括:发现问题、界定问题、明确地形成问题解决策略、寻求解决所需资源、评价解决方案。在学业评价中,知识、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应看成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
(2)清晰的和有导向的自我调控学习。系统的教学设计通常对学生学业成就有积极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学生自我调控学习就不能获得知识。自我调控学习意味着学生根据给定目标,自己控制学习进程,选择学习行为以便改善学习结果。高效的学习发生在学生解决挑战性的任务时,不过问题难度不能完全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之间可以竞赛,不要仅仅满足于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最便捷的又耗损最小的最佳方案。
3.有效教学的动机和情绪培养原则
(1)唤醒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发现自己在某个团体或某项发展中是重要角色时,就会产生兴趣。当然这些活动必须是有价值的,能为公众或个人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体验成就感、自己制定目标等也可以增强兴趣。教学中要说明教学内容为什么重要,与教学目标和生活实际有什么关系。
(2)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减少学生的消极情感。学生的积极情感主要是同情心和愉悦感。要增强对他人的关心和理解,建立情感交互机制,可以成立合作学习组织,实施帮助同龄人计划等。提升学生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建立开放的学习机制,使用教学幽默,开展游戏活动等都可以增强学生的愉悦感。教学中容易产生恐惧、嫉妒和愤怒等消极情感。要把学生犯错当作学习机会,减少学生的松弛和懈怠;避免学生中的不公平的特权行为;给学生呈示看待事物的多元观点,以建设性的方式积极面对愤怒,拒绝任何形式的暴力。
4.有效教学的伦理原则
营建尊重和负责的氛围,为适应社会的变化之需要,学校要让学生学会生存技能。对他人、环境和社会的尊重和责任感十分重要。教学中要建立关心成员的团体,以民主的方式作出决定,强调伦理道德,回答个人人格发展的问题和找寻生活的真谛,讨论设计日常生活的方案,或者整合有争议性的问题等。
总而言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原则,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加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营建积极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交往、合作、理解与实践中学习,发展思维,培养创造力。
二、 有效教学的操作
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得与情感的培养。那么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做什么?国外学者马扎诺(Marzano)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2],认为教师可以在一起诊断需要和讨论一些适合他们自身的问题,首先讨论如何构建和交流学习目标,然后怎样跟踪学生学习的进程及表扬其进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新知识,参与活动,制定和保持课堂规则的程序以及交流期望,以便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笔者结合我们当前的教学实际,分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师具体的有效教学行为。
1.清晰地讲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清晰地讲课,毋庸置疑是教学行为有效的基础和前提。首先,教师需要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的能力,即教师能使所授新课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等教学内容产生内在有机联系。同时还要将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和综合,注重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3]。其次,教学开始时为学生提供先行组织者,把教学内容同其他学科领域以及日常的生活联系起来。再次,教学时要突出教学要点,全面明晰地讲解重要概念。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解释以及运用观点。最后,有效地结课也很重要,这是学习内容的提炼和课堂要点的升华,起着强化理解、承上启下、启发探索等作用。
2.以任务为导向,精心组织,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研究表明,当学生进行以解决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时,变得更积极起来。在布置任务前,教师要说明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材料,陈述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教学目标的指向等。还要提供学习指导,如呈现一系列要解决的问题、前组织者、后组织者以及学习反思等。教师要理解学生是如何内化知识、获得技能和发展思维的,懂得如何使用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批评性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以及表现的能力。把学生的思考和经验当作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获得认知、情感、道德等多方面的真实体验。
3.了解学生差异,发展学生个性
学生的发展有着各自的特点,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差异,包括不同的学习风格、表现方式等等。教师要了解学生差异,理解学生的学习受个体的经验、才能、先前的知识以及语言、文化、家庭和社区价值观的影响。多元智能认为人有多种智能,如数理逻辑、言语、身体运动、音乐、情绪等智能,每个学生的发展皆不均衡,教师要消除偏见、防止歧视,应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学生个性。把多元化的观点带到教学的讨论中,包括学生个人的、家庭的与社团的价值观,以及文化的准则,建立起尊重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学习共同体。
4.营建愉悦的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想是培养对外开放的,灵活的,学会怎样学习并且因而能不断学习的“完整的人”。教师要理解满足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的需要,要让学生体验归属感。要以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来接受学生、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要理解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在课堂上的重要性,知道有效的语言的、非语言的以及媒体的交流技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及社会性的交往能力,从而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达成有效教学的目标,即促进人的发展。
三、 有效教学的管理
当前我们往往把课堂管理看作控制学生行为的技能和技巧,笔者认为应该把课堂管理看作一种教育过程,而非管理问题。如果一味强调教师的控制作用,学生唯命是从、言听计从,是难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的。
1.充分的准备是有效教学管理的基础
我们知道,教师若能在教学之前作好计划,备好课,组织准备并事先散发资料,可以相对增加教学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对新课准备充分的学生会更加全身心地学习,注意力集中和没有干扰的教学能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越高则取得的成绩就越大。可见,充分的准备是有效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
另外,发展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定向和自我负责精神,是成功的课堂管理的内隐要素。需要制订有助于学生学业和人格发展的规章程序,这些若能由教师讲清楚并举例说明,学生积极地遵守、教师积极地实行则教学就会成功。教师需要检查学生的进步状况,学生有机会得到教师的教导,其努力和成绩得到检验和承认,这样又可以发展学生真正的自尊和自我价值。以上这些都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准备工作。
2.引领生成性教学是有效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
灵活驾驭有效教学,需要教师随时调节,使教学对学生的反应及需要作出及时的反应,表现出灵活性和互惠性。这就需要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有效的弹性预设;其次需要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和切实的评价方式[4]。也就是说,有效教学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并不是说师生可以在课堂上信马由缰放任自流,而是把学生的反应或者问题当成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让学生在真实的困境中获得体验,以提升和丰富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Hermann Astleitner,Principles of Effective Instruction - Gener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ers.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Mar 2005. Vol. 32.
[2] The art and science of teaching;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effective instruction.Reference and Research Book News. Portland: Nov 2007. Vol. 22.
[3] 洪松舟.教师有效教学场域中清晰授课能力浅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1).
[4] 吴玲.有效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中国教育学刊,2007(11).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