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杏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09-06-25赵天宇郑晓东王坤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4期
关键词:杏树防治技术规律

赵天宇 郑晓东 王坤宇 马 征

摘要介绍了杏树病虫害的发生症状、原因、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防治杏树病虫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杏树;病虫害;症状;原因;规律;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158-01

杏树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流胶病、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黑绒金龟子、杏蛆等。要根据不同病虫的危害特点来选用不同的防治技术,主要抓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现将杏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1.1杏树根腐病

1.1.1危害症状。开始在须根上出现棕褐色病斑,进而逐步扩大到侧根和部分主根发生溃疡,木质部坏死并开始腐烂。根系受害后,地上部枝叶萎蔫,叶片焦枯,整株落叶或死亡。

1.1.2发病原因。真菌侵染根系造成,高温多雨季节发病迅速。

1.1.3防治。严把苗木质量关,剔除带病苗木;不在出现过此病的地块建园;用硫酸铜200倍液或代森铵200倍液灌根,方法是在树干周围50cm处挖深、宽各30cm的环形沟,每株灌药液10kg,待药液下渗后覆土。

1.2杏树流胶病

1.2.1危害症状。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小枝及果实上,被害枝流出琥珀色树胶,干后成块,严重时树皮干裂、坏死,造成整株死亡;被害果发病部位表面布满胶粒,颜色发青,果实变硬不能食用。

1.2.2发病原因。真菌和细菌通过伤口(虫咬伤、日灼伤、冻伤、雹伤)侵入果实引起流胶病。

1.2.3防治。预防冻害、雹灾、日灼;在主干和大枝上涂白;防治天牛;控制氮肥用量,不过量喷施农药;刮除病枝病部,涂以40%福美砷50倍液控制该病蔓延。

1.3杏树褐腐病

1.3.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花和枝,杏果成熟时在果面先出现圆形褐斑,并有圆环状灰白色霉层,病斑迅速扩大到全果,使果肉变褐腐烂,病果腐烂后干缩挂在枝头不落;花感染后枯萎,干枯在枝上;受害枝条发生灰褐色溃疡斑,伴有流胶现象,病斑扩大,枝条死亡;幼叶被害后叶缘出现水浸状斑点,病斑扩大,整叶枯萎。

1.3.2发病原因。真菌由分生孢子从皮孔、伤口侵入感染造成,气温20~25℃最易发病,高温高湿易发病。

1.3.3防治。消灭传染源;摘除僵果、病枝、病叶集中销毁;早春发芽前喷洒5°Bé石硫合剂,幼果期喷洒65%福美铁400倍液,每10~15d喷洒1次,连续喷3次,采果后喷洒退菌特800倍液,可控制叶片感染。

1.4细菌性穿孔病

1.4.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条,病叶初期出现不规则水浸状圆斑,扩大后变成红褐色,病斑干裂脱落成穿孔,严重时形成大洞造成落叶;枝条感染首先出现水浸状褐色小斑,包围枝条后引起枯死;夏天以芽或皮孔为中心形成褐色斑点,联合后形成圆斑,边缘流胶。

1.4.2发病原因。由细菌性穿孔病病菌从枝叶表面皮孔、气孔进入感染造成,病菌多在病枝上越冬,借风雨传播,每年7~8月高温多雨季节是发病盛期。

1.4.3防治。摘除病叶集中销毁,消灭病原菌;早春喷5°Bé石硫合剂,展叶后喷洒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0.5kg、熟石灰2kg、水120kg)、65%福美铁或65%代森锌300~500倍液。

2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2.1蚜虫

2.1.1发生规律。为害杏树的蚜虫是桃蚜,1年发生10代,以卵在枝条、芽腑、地面裂缝或小枝杈等处越冬。3月下旬到4月上旬开始孵化,幼叶展开后若虫群集叶背吸食营养,并迅速胎生繁殖;5月上旬产生有翅蚜,迅速蔓延,危害加重;9~10月有翅蚜飞到越冬处产卵越冬。

2.1.2危害症状。叶片向背面卷曲,叶色变淡。生长变缓,树势变弱。

2.1.3防治技术。剪除被害枝叶,清扫杏园,铲除虫卵越冬场所;在卵孵化后卷叶前喷洒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50%甲铵磷乳油1 5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 000倍液,发芽前喷洒3~5°Bé石硫合剂;设施栽培时盖棚后用蚜螨熏蒸剂熏蒸。

2.2红蜘蛛

2.2.1发生规律。为害杏树的红蜘蛛是山楂叶螨,红蜘蛛以受精雌成螨在树皮缝中或土块下越冬,3月下旬出蛰,移至花萼及嫩芽处为害;展叶后在叶背吸食营养,5月下旬成螨产卵于叶背主脉两侧,10d左右孵化成幼螨,一次蜕皮变成若螨,再次蜕皮变成成螨,6月中下旬为第1代雌螨发生盛期,9月下旬雌螨开始越冬,每年发生6~7代。

2.2.2危害症状。开始叶脉附近失绿,进而叶背变成暗褐色,呈焦枯状而后脱落,树势变弱。

2.2.3防治技术。冬季清扫落叶,刮除树皮,翻耕树盘,消灭部分越冬雌螨;出蛰前喷洒5°Bé石硫合剂,并刮树皮涂熟石灰消灭越冬成螨;生长期喷洒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2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500~600倍液、洗衣粉800~1 000倍液;设施栽培时用蚜螨熏蒸剂熏蒸。

2.3黑绒金龟子

2.3.1发生规律。黑绒金龟子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3月下旬昼伏夜出,4月下旬化蛹,5~6月羽化成成虫,成虫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交配产卵,8~9月老熟幼虫化蛹,羽化后新成虫不出土。

2.3.2危害特征。黑绒金龟子属鞘翅目害虫,以成虫咬食嫩叶和花蕾,食量大,突发性强,对新植幼树危害极大,可在1~2d将嫩叶全部吃光,极度削弱树势。

2.3.3防治技术。利用其假死性,清晨敲树震落捕杀;在成虫出土期,树上喷洒辛硫磷乳油或在树盘地表撒辛硫磷粉剂(每株20~25g),隔10~15d再撒1次。

2.4杏蛆

2.4.1发生规律。杏蛆就是桃小食心虫,以幼虫为害杏果。每年发生1~2代,老熟幼虫在土内结茧越冬,5月中旬开始出土,6月上旬为出土盛期,出土后在土缝草根处化蛹,6月中旬羽化成成虫,成虫产卵于梗洼处,6~7d幼虫孵出,在果面爬行30min后蛀入果内取食,20d后幼虫脱果坠地,入土作茧。第2代不再影响杏果。

2.4.2防治技术。抓住幼虫入果前的关键期进行防治。秋冬深翻树盘,消灭越冬虫茧;幼虫出土前在树干周围覆膜,阻止成虫出土;将落果和虫蛀果集中销毁;幼虫出土期在树盘地表撒辛硫磷粉剂,用纯药量1.50~2.25kg/hm2,雨后施用效果好;成虫羽化期喷洒20%速灭杀丁乳油3 000~6 000倍液。

猜你喜欢

杏树防治技术规律
杏树
童年的杏树
一棵杏树
找规律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巧解规律
找规律
一棵杏树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