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多变的价格”一课看《经济生活》的基于生活原则

2009-06-24尚春侠

关键词:经济生活新教材政治课

尚春侠

生活是实践的,所以生活是伟大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的关联度是课程生命力的标志。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编写的《经济生活》(人教版)教材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束缚,让生活走进了教材、走进了课堂。一打开课本就感觉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神奇的货币,多变的价格、多彩的消费、投资的选择、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激起了学生从未有过的学习政治的兴趣,也激起了政治教师极大的教学热情。同时,教材的编排体例、呈现方式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就为实施素质教育搭建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下面仅以《多变的价格》一课的教学内容为例解读新教材“贴近生活,服务生活”的重要原则。

一、旧教材突出经典理论,脱离现实生活

价格问题是经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老教材中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价值决定价格理论人手的,而且反复强调价值量问题,所以关于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的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点问题,也是高一政治课教学的难点,教师教到这儿时总是绞尽脑汁,设计出很多的图表,用两三节课的时间讲授,但因为理论性太强,在生活中又无法直接感受出来,学生仍然不容易理解。教师讲来讲去,最后只能无奈地让学生死记住:商品的价值量随着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全社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这一理论学生无法通过生活体验出来,甚至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是相悖的,因此学生在高考中失分很多。至于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供求与价格双向制约的关系。老教材只是安排为辅助知识点,一直没有讲透,可能认为过分强调这个问题会冲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样一来,学生对价格问题的认识也就仿佛是雾里看花了。

二、新教材突破传统理论,生活成为主题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是怎样编排和要求的呢?《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安排了两部分内容:“价格的形成”与“价格的影响”。典毅地体现了新教材贴近生活、服务生活的原则。

(一)基于生活,重建教材体系

“价格的形成”安排了两目的内容。与旧教材截然不同,新教材第一目就安排了供求影响价格的内容。教材首先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商品的价格随着气候、地域、时间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来: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对于这一观点,学生不仅很容易就能理解,而且能根据生活经验谈出很多体会,课堂气氛一下就被激活了。价值决定价格的内容则被安排在第二目,在关于价值规律这一基本理论问题上,教材没有像以往那样用很多的文字来说明。只是阐述了理论的内容,其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个知识点,充分运用了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这一知识,这样就改变了原有的逻辑层次,由“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只是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才导致价格的变化”改变为“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是普遍的、经常的,因此价格必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样的变化是符合生活逻辑的。这种安排就彻底地改变了原教材供求关系的内容服务于价值量教学的地位,充分体现了经济学教材源于生活的原则。笔者以前一直有一个也许并不恰当的比方,“价值决定价格”好比是数学中的公理,是无需证明的,更不需要用那么多的篇幅去说明;“供求影响价格”好比是定理,不仅需要去证明,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很多。

(二)服务生活,学生学以致用

老教材在谈到价格对生活的影响问题时,曾通过“想一想”栏目让学生知道了“价值规律起作用,实际上是价格在起作用”,但价格到底起什么作用,是怎么起作用的,学生仍然是一知半解。新教材则安排了专门一框的内容讲“价格变动的影响”。笔者看到这部分内容的第一目时。眼前顿时一亮。不仅因为这儿引入了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更因为这部分内容的增加是新教材在编写中遵循生活原则的最成功的证明。讲“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实际上就是讲需求法则(即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交叉弹性),我们知道,需求弹性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指导人们的消费与经营行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米涨价了,市场上的需求量并没有因此而减少;黄金涨价了,市场上对黄金的购买量肯定会大大减少,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即需求缺乏弹性与需求富有弹性)。这种认识来自于人们的经济生活,但生活给予绝大多数人的是一种自发的、感性的认识,教材编入这部分内容则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学生学过这部分内容,将来从事一些经营工作,对不同的商品如何定价、如何促销,以至于降价能否真正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使他们受益终身。有些学生在学劐这部分知识时乌上联想到徐州市场上刚刚出现的价格在70万至270万之间的高端价位的钻石戒指,就购买这种价位的钻戒意味着什么,假如钻戒大幅度降价能否吸引更多的购买者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提出,拥有这种商品是身份的象征,越是降价,需求量就越小。至于关于“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即需求交叉弹性问题)知识的安排,同样地不仅源于人们市场经济生活的实际,而且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现在与将来的生活。这些完全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的安排必然从根本上改变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将逐渐改变政治课教学改革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改来改去,充其量不过是教学方法改变一下。几个学生到台上表演表演,课堂气氛热闹一点,知识还是要教师去总结,高考拿高分还是免不了课后特别是考前的死记硬背。

总之,《经济生活》教材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因此,它不同于以前的任何一次教材改编,这种不同促使我们不仅要关注教材呈现方式的模块化,同时也不要忽略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作为政治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任重道远。我们有责任让生活真正走进我们的政治课课堂,让政治学科焕发出它应有的魅力与灵气。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新教材政治课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