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线索和发展阶段

2009-06-23白永秀

关键词:计划经济经济体制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60年的回顾与展望]

[主持人语]2009年我们迎来了共和国成立60周年,60年前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建国60年是中国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的60年,也是中国经济学由学习、借鉴走向自主创新的60年。借此机会,总结和回顾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历史,展望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持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31(2009)03-0005-15

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建设实践是一脉相承的。建国60年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与改革方面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的准备阶段、计划经济阶段、在计划经济框架内引入市场机制阶段、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与此相对应,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也大体经历了上述几个阶段。为了更加清楚地梳理各个阶段的线索,我们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前29年(1949--1977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二是改革开放以来31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回顾60年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进程,梳理60年经济学发展的线索和阶段。对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创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革开放前29年中国经济学发展的线索及其阶段划分

(一)前29年中国经济学发展的线索

从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是第一代国家领导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当时中国实际,探索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29年。因此前29年经济学发展的线索也是围绕如何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这一问题展开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建立计划经济理论为主线,为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作准备的理论(1949-1957年)以及实行计划经济的理论(1958-1977年)。按照当时提出的首先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任务,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可以将前29年中国经济学发展的主线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9到1957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学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探索如何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1949-1952年)以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1958年),形成了“一化三改”理论等一系列为全面实行计划经济做准备的理论;二是从1958到1977年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表现为对苏联模式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表现为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以及苏联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如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等理论。

(2)以马恩列斯经典著作及其理论为主线,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道路,形成了毛泽东经济思想。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他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的中国的特征,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前29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全面推广以及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推进时期。这一时期围绕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探讨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理论,以及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和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等系统理论。这些成果概括为毛泽东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毛泽东的《为争取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而斗争》、《关于农村合作化问题》、《论十大关系》以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著作中。

(3)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主线,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并没有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作具体分析,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出版为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提供了经验,在这一时期该书成为全国高校的必读教科书。因此,对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又一主线。主要围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理论与建设方针。如针对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弊端,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突破了苏联模式,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农轻重为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4)以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线,探索计划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运行理论。前29年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研究,如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作用以及按劳分配等问题的研究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与此同时,不断探索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与微观运行机制。在宏观体制方面,探讨内地与沿海的关系、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关系等;在微观经济运行层次,在农业领域主要探讨农村生产队的运行机制,在工业领域研究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在农业合作化、国有企业建设以及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成果。

(二)前29年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阶段划分

根据前29年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和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国经济学发展可以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49-1952年,可概括为为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提供物质条件的理论;第二个阶段为1953-1957年,可概括为为计划经济的实行提供制度条件的理论;第三个阶段为1958-1977年,可概括为计划经济实施的理论。

(1)为建立计划经济提供物质条件的理论阶段(“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经济理论”1949-1952年):这一时期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市场在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学,一方面围绕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改造民族资本等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物质条件的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围绕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为推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行研究。此外,围绕当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经济问题,研究了财政政策、就业、金融体系建设、城乡关系问题、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等问题,形成了一批成果。毛泽东、刘少奇等一些中央领导同志就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有深远意义的观点和理论。如在实现工业化方式方面,选择了由国家推进工业化,排斥私人推进工业化;在发展工业化的主要领域方面,选择了以城市为主导的工业化,排斥了在农村搞工业化;在发展工业与农业关系方面,选择了优先

发展工业,排斥了优先发展或平衡发展农业的战略;在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方面,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排斥了优先发展或平衡发展轻工业的战略;在处理国内与国际关系方面,选择了“自给自足”的内向型进口替代战略和国内贸易保护政策。同时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如马寅初、薛暮桥、杨波、王学文、陶大墉、千家驹、许涤新、孙晓村、吴江等对当时国家的财政经济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一批重大成果。

(2)为实行计划经济提供制度条件阶段的理论(“一化三改”理论,1953-1957年):这一时期,在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开始探索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等为计划经济的实施提供制度条件。代表性的成果是毛泽东基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形成了“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理论。“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也称为“一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把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称为“一翼”,把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称为“另一翼”,这是“两翼”。这一理论的提出,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观点和主张,向主流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出挑战。如1956年孙冶方提出了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观点,1957年顾准提出可以设想让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自发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价格的自发涨落来调节生产,1957年骆耕漠在分析全民所有制性质时提出了“大全民”、“小全民”的观点,以及集体所有制是“内公外私”的观点。

(3)计划经济实施阶段的理论(1958-1977年)。从1958年开始,我们在经济上步入了计划经济阶段,逐步建立了“一大二公三纯”的公有制结构和国家计划统一调控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几乎完全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如何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进入50年代后期,伴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经济理论的研究受到了极大影响,活跃局面逐渐消失,学术研究的政治色彩不断加重,并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到了极端。例如这一时期围绕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多快好省”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政治挂帅与经济利益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比较多数的意见认为政治第一,经济第二,形成了“唯政治论”的局面。尽管如此,仍有学者提出与主流认识不同的观点,如于光远教授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本身,就是生产的目的;1959年孙冶方教授提出“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1961年卓炯教授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大都受到了批判。总之,这一时期在政治高压卞,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缓慢,在“文革”期间甚至出现倒退。

二、改革开放以来31年中国经济学发展的线索及其阶段划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31年来中国经济走过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围绕这一实践,中国经济学经历了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枝独秀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同时并存、百花齐放的格局的转变。

(一)改革开放31年中国经济学发展的线索

改革开放31年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线索可以概括为: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主线,一方面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另一方面引进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一方面引进东欧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另一方面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而建立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中国经济学。

(1)改革初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搞活国有企业为主线,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引入市场机制的理论以及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从1978年到1984年10月之前,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引入市场机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一时期学术界在计划经济体制内研究计划经济的弊端以及完善它的对策。在农村和农业发展问题上,主要研究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队的弊端以及小岗村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在工业方面,主要研究如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经济运行体制上研究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提出利用市场作用弥补计划的不足,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运行机制理论。从1984年10月到1992年是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在此基础上,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时期,学术界主要研究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肯定了商品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围绕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研究,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形成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理论,在价格体制方面提出了“价格双轨制”理论,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提出“两权分离”理论等。

(2)改革中期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力图创立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理论。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要求。199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国有经济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初步形成了中国市场经济微观体制理论的雏形。这一阶段学术界围绕发展市场经济这一中心,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为什么搞市场经济以及怎样搞市场经济的问题,研究成果集中表现为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多种所有制并存理论)的提出与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在这一阶段,老一辈经济学家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理论创新,深入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对价值、资本、剩余价值等基本范畴和劳动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等基本理论作了重新解释,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农村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分配体制改革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市场经济运作机制

方面的理论需求也使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百花齐放,竞争并存的局面。

(3)进入新世纪,围绕和谐发展这一主线,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入新世纪,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战略思想。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党的十七大全面系统阐释了科学发展观,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新理论。党的政策的新突破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这一阶段,学术界围绕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收入分配问题、区域差距拉大问题、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农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进行研究。总之,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学围绕和谐发展问题,全方位、多视角地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31年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阶段划分

(1)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引入市场机制阶段的理论(1978-1984年)。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理论界将其称作“市场取向”改革的开始。在这一阶段,经济学界主要围绕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以及如何在计划经济内部引进市场手段等问题展开讨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发展商品经济、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等问题上,理论界基本形成了统一认识。但是在商品经济是否具有社会主义的属性,怎样表述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等问题上存在分歧。1982年前后,经济学界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商品经济,市场机制能否发挥作用的争论。代表性的是刘国光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属性的观点。这一时期,对如何在计划经济内部引进市场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针对农业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转型,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二是针对工业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工业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理论以及“拨改贷”、“利改税”等方案。

(2)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阶段的理论(1984.10-1991年)。这一时期,围绕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的深入研究,形成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在所有制理论方面,提出了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逐渐改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理论;在微观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和国有企业“两权分离”理论,如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理论;在流通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模式理论;在价格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逐步建立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由国家管理,其他大量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由市场调节的理论;在分配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合同工资”、“效益工资”等一系列新理论,开创了分配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如结构工资制、岗位工资制、浮动工资制等;在投资体制改革方面,提出由单一投资体制到多元投资体制的改革理论,主要表现为投资来源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建设市场化等方面的理论观点;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各地包干、“分灶吃饭”,不断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权限的理论;在对外开放方面,提出了由相对封闭的国民经济系统转变为一个开放系统,不断扩大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程度的渐进式开放理论。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理论(1992-2002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学在理论方面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得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的结论。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思想。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此,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最终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中彻底摆脱出来,比较一致地认识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这一时期经济理论界研究的成果表现为,一是在微观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改革先后提出了“抓大放小”、、“资产重组”、“下岗分流”、“再就业工程”、“三改一加强”、“抓重放轻”、“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理论观点”;二是在中观体制改革方面,理论界对财政、税收、外汇、金融、投资、外贸以及流通体制等综合配套体系进行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如提出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的财政体制理论,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体系理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理论等等;三是在宏观体制方面,理论界主要研究所有制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以及市场流通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宏观体制改革问题,如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等所有制理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理论以及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理论等。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理论(2003~至今)。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学术界提出和研究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型工业化道路、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研究针对如何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系统的思想和理论,包括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理论,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的战略思想,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理论,等等。同时,学术界还针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完善中国特色经济理论问题以及建立中国经济学等问题进行讨论和争鸣。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经济体制经济学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习近平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的财产哲学基础
China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