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60年的经验总结:民生问题是中国经济学之根本问题
2009-06-23何玉长
何玉长
总结建国60年来中国经济学管理经验,中国经济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思想基础,必须从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出发,关注中国民生,揭示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和着力改善民生。改革开放30年,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但我们仍应认识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民生的问题突显,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国经济学当为解决中国民生问题提供理论解释和实践指导。
一、民生:中国经济学的永恒主题
“民生”,总是一个久远而沉重的话题。“民生”,就是国民生计,民生问题涉及国民生存、发展和保障状况,以及制约和影响国民生存、发展和保障的各种因素和问题。国民生存状况是最低层次的民生含义,即一定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基本生存条件和状况,以及基本的生活保障条件和受教育条件。如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公共卫生、基础性住房保障,等等。国民发展状况和条件是中等层次的民生含义,包括促进充分就业,基本的职业培训、较高层次的国民教育,等等。以促进社会成员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为国民提供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福利保障是最高层次的民生含义,如免费高等教育、住房公积金普及、全社会统筹的社会福利保障,等等。古往今来,国民生计的优劣好坏是体现一个社会进步与落后的标志,也是特定社会的政府或政党进步与落后的试金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当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竭尽全力追求国民福利和社会福祉。
中国经济学以民生为主题,以解决民生问题为要务,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二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先贤就表达了民生思想。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孔子批评统治者的苛政对民生的危害甚于猛虎。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告诫君主以老百姓利益为重。关注民生一直是中国的优秀传统。历史上有的政治家将民比作“水”,将君比作“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不关注民生,必然被人们所抛弃。现代社会以来,孙中山提出了旧民主主义的民生观。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民生主义通过“平均地权”来实现,即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解决国民经济生活,消除贫富悬殊和贫富尖锐对立的社会现象;二是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平均地权“不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上世纪20年代,孙中山进一步提出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其中“扶助农工”就是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孙中山给“民生”注入了新的内涵:“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他还认为“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当代中国,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民生观。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首先就是解决中国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就是将中国人民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拯救出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还写下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旨在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民生观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福祉。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设计了中国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并带领人民成功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得到实惠。邓小平说:“我们要对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负责,要发展经济,使他们生活得更好”;“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了中国式的小康社会。“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中国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到20世纪末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这一目标已经得到实现,并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倡导“科学发展观”的民生观。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本质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关注民生,执政为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以科学发展带动社会发展,是解决民生的根本途径。如协调东西部地区、发达与不发达地区、农村和城市的和谐发展,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等等,均以民生问题为落脚点。2009年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同海内外网友在线交流中指出:“民生是国家之本”。
中国经济学以民生为主题,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就是为无产阶级和劳动阶级服务,体现劳动阶级利益的民生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共产党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说明了劳动者的劳动在价值和财富创造中的作用。马克思揭示剩余价值来自生产领域劳动者的剩余劳动。马克思说明资本积累和相对人口过剩的后果是无产阶级的贫困化。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群众的利益要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并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改革成效的标准,体现了最大民生思想。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总之,民生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民生是中国经济学的永恒主题。
二、客观分析当前中国的民生问题
改善民生首先要客观面对民生问题。新中国建立即将60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年历程,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多万,中国人民稳步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中国经济学目前还要提“改善民生”,这是针对中国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来的,针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所提出来的。民生问题应当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现实中国问题的出发点。
1社会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总财富大量增加,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
不同程度提高,贫困阶层的人数在减少,中间阶层在逐步扩大,但大量财富向极少数最富裕阶层积聚的态势也非常明显。近年来我国人均年收入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1-0.45之间。财产差距更大,人均财产的基尼系数估算达0.6以上。财富结构为中间层次人口过少,处于收入底层人口过多,财富快速向极少数富裕上层人口集中。在不同行业之间、城乡居民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以及在东、中、西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过大的收入差别和财富差别。严重影响了民生,制约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2弱势群体问题。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社会群体的分化逐渐显现。目前全国仍有2000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以中西部农村人口为主,他们的生活质量非常低下。还有低保群体、雇佣劳动者群体、农民工群体、社会收容人员群体、失业人员群体等。这些人群收入不稳定,生活无保证,养老无着落,就医无条件,他们是社会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关心和扶持。
3就业问题。我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多,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激增,农民工是最大的流动失业人口。2009年仅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就达600万人,加上上年积累下来的不少于100万。还有上亿进城农民工,他们中只要几成处于流动性失业,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目前我国失业人口统计数据中未包括农民工的流动失业人口。在我国失业人口中,除了登记失业人员外,还有许多未登记的隐性失业也较突出。由于2008年以来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波及我国经济,经济衰退使失业队伍进一步扩大。
4医疗问题。新中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民的健康水平极大提高,但医疗卫生制度仍不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备,国民健康水平不高。医疗卫生的变相市场化,药品市场失控,城乡医疗卫生供给不平衡,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未根本解决。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未真正遏止。近年发生在哈尔滨和深圳的天价医疗费案件,药监局郑筱萸案件等给社会提供了警示。医疗问题影响民生:一是看病贵。80年代初,看门诊一、二元,住院几十元可以解决;现在门诊费用一般要上百元,住院费用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看病费增长大大高于收入增长速度。还有诱导消费、大处方、大检查,高价药。二是看病难。目前我国193.8万医生,数量富足。但问题是,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低,80%应在基层医院就医的病例高就医,三级医院门庭若市,一级医院、基层医院病源不足;“红包”现象也禁而不止。三是轻预防。我国目前结核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职业病等数据居世界前列,这些本可预防的,但由于医疗保障不健全、预防意识差,使得患病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缺失,农村医疗保健网络和保证体系缺失,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
5“三农”问题。当前我国还处在二元社会发展阶段,农村、农民与农业问题困扰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一是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公共财政向城市倾斜。突出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二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难以满足需要,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例如,目前我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5.06%,一半以上的耕地靠天吃饭,过去几十年已建成的8.5万座水库中,得不到有效维护,病险水库占三成以上;由于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农业灌溉用水损失也很严重,并带来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低,农民缺医少药问题突出。四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未真正建立,尤其是养老和医疗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最关键的还是农业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农业收益低,制约了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社会水平的提高。
6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我国特殊的利益群体,由于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的原因带来的身份差异,使得离开土地的农民进城打工,不能享受城市职工同样的社会保障。他们成为庞大的弱势群体。例如,农民工的劳动保护不到位、工作环境差、作业安全隐患多使得近年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仅从上海市400多万农民工来看,他们大多从事“苦、脏、累、重、险”的一线工种,2006年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380起,死亡397人,其中死亡的农民工317人,占79.8%;2007年1-9月,发生安全事故259起,死亡269人,其中农民工死亡216人,占80%。与城市职工相比,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不到位,医疗和住房条件差,子女受教育条件差。还有因农民工流动性强和工会组织缺失,使之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7教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教育快速发展,但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水平低,尤其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教育质量低,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教育乱收费成为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教育投入尤其是基础教育投入不足。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平衡,城乡和地区差别造成的教育供给差别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不公平。这些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制约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中国经济学应为改善民生建言献策
中国经济学从本质上说就是民生经济学。解决我国当前民生问题,须大力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此,中国经济学应为改善民生建言献策。
1发展国民教育,保证“学有所教”。人民的富裕安康,首先要保证“学有所教”。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正如前文所言,教育供给不能满足需要,教育供给的非公平依然突出。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同时鼓励私人投资办学,加大财政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创造公平教育的机会和环境。教育投资以中央财政为主,对农村和中西部教育尤其要加大投入。
2改革医疗制度,保证“病有所医”。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国民健康水平是富裕安康的重要内容。“病有所医”、国民健康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此,要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保持医疗卫生与疾病预防的社会公益事业性质,使广大群众享有公共医疗服务;同时鼓励私立医院和股份制医院的发展,满足少数富人的特殊医疗服务。同时,要规范药品市场,调节药品价格。当前尤其要建立农村医疗保健网和建立医疗保障体系。要尽快推广农村新兴医疗合作制度,以中央财政补贴、地方财政配套补助、农民适当出资形成新型医疗合作基金,对农民提供医疗、体检、预防等卫生保健。
3改善宏观环境,保证“充分就业”。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制度。重点要实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作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鼓励各类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同时要协调劳资关系,完善农民工政策。保证充分就业关键是改善宏观经济环境,促进经济良性协调发展,刺激经济增长,开拓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从而达到充分就业。
4调节收入分配,保证“劳有所得”。要正确处理收入分配关系,真正体现“劳有所得”。邓小平说“社会主义致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当前,在微观领域讲效率的同时也要讲公平,“劳有所得”就是最大的公平。宏观领域讲公平,也要效率,即宏观效率,社会效益。为此,在调节收入分配上要科学合理推行“抽肥补瘦”的收入调节政策,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5健全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保障体系。要切实提高城市的医疗、就业、养老保障水平,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当前尤为紧迫的是保证农民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城市要重点解决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尤其是农村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国家财政为主,地方财政与个人相应承担,要切实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我国城乡。
6调控房地产市场,保证“住有所居”。住房制度改革要使人民群众真正得益。城市要重点解决普通工薪阶层的住房问题。住房供给要“雪中送炭”,而不要“锦上添花”。要积极化解城市建设中的拆迁矛盾,要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严厉打击操控房产市场的“黑手”。
7解决“三农”问题,实施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须提供充分的财力支持,要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财政和由公共财政所支撑的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大江大河的治理,由中央政府提供;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合作医疗等以省级政府提供为主,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共同提供;地区性卫生防疫、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电网建设等由市县政府提供;而乡村规划、小型水利设施、乡村道路等以乡镇为主,由省级政府财政支持。
总之,从建国60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看,民生问题的解决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着力改善民生,搞好社会建设是我们当前头等大事,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