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期新闻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2009-06-22

活力 2009年4期
关键词:党和政府舆论监督监督

戴 刚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媒对党务、政务活动和各级党政机关包括领导干部与工作人员实施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群众的监督,也体现了党和政府通过传媒对社会进行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我国己成为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各种社会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群众对行使舆论监督的批评报道都十分欢迎。“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登报”就是人们对舆论监督作出的一种形容。

一、舆论监督是老百姓的“出气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巨大的历史性变革,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一场艰巨任务。无论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还是敢闯敢冒,大胆实践,都伴随着革故鼎新,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祛邪扶正。问题要正视而不能掩饰,错误要纠正而不能姑息,时弊要鞭挞而不能回避。这一切,正是新闻批评、舆论监督的用武之地。舆论监督所反映的大多是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问题。许多人和事件之所以成为“热点”、“焦点”,就在于这些人和事违反了法律法规,违背了道德良知。新闻舆论监督可以让这些不法者的丑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受千夫所指。

国家发展需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而稳定则要靠民心向背。人民群众心平气顺,就是稳定的最基本因素。如果干群关系紧张,群众的不满情绪加剧,群议滔滔,矛盾丛生,就难以实行稳定。“社会稳定需要“安全阀”,需要“出气口”,典论监督就是平衡群众心理的“安全阀”,理顺群众情绪的“出气口”。

二、舆论监督是正面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准则。而新闻舆论监督正是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强化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一种特殊的舆论表现形式。舆论监督正是用新闻批评等方式,增强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规、法令落实的力度,推动党和政府中心工作顺利开展的强有力的手段。它体现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闻媒体上揭露不法分子和丑恶的社会现象,并将处理结果公之于众,可以反映党和政府反对腐败和弘扬社会正气的决心。

新闻舆论监督多为揭露、批评性的报道,但曝光和批评并不是舆论监督的全部,它还包括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和建议,分析与思考,以及对社会生活中和各种问题、矛盾进行疏导,客观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从报道形式上讲,那些提醒式的评述性报道,对某一事件或澄清某些事实的新闻调查,都属于舆论监督的范畴。

三、典论监督符合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哈尔滨日报》曾对读者喜爱阅读的栏目进行过一次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读者最爱看的第一是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第二是希望了解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前景;读者最关注的报纸版面是第一版即新闻版,特别报道、时事新闻、周末特刊;有59%以上的读者希望增加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

人民群众喜欢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社会上还存在不少丑恶现象,并时刻危害到党和人民利益。由于处在社会转型期,行政管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法制有待于更加健全,重建社会道德的任务任重道远,腐败行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大量存在。甚至有些社会丑恶现象非但不能受到有力打击,还会受到某种权力的默许,纵容和庇护。许多久拖不决的问题经过舆论监督,在上级领导过问和干涉下终于得到解决,人民群众自然而然地增加了对新闻监督的亲近感和期望值。

在这种情况下,舆论监督便成为公众的良心,以至于社会上出现这样的民谣:“要找包公到舞台,要找真理到媒体。”新闻舆论力量的凸现,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由于法律不健全而形成的真空,一方面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又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新闻舆论在现阶段的重要性。

四、开展舆论监督要坚持四个原则

在采写舆论监督的报道时应注意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要坚持以大局为重的原则。二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三是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的原则。四是要坚持建设性的原则。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代表人民的监督,而不是某个团体和新闻从业者个人的监督。要坚持政治家办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积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舆论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用批评建议的方式强化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力度,把引导性和针对性结合起来,反映民意,推动工作。

社会效果是检验舆论监督成败的试金石。新闻批评应该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那种不计后果的舆论监督是不足取的。帮忙而不增乱,聚焦而不散光,转化而不激化,是舆论监督的出发点;服从大局,有利于大局,是舆论监督的归宿点。要善于掌握舆论监督的适度、密度、温度和力度,防止过热过冷,保持常态不要刮风。既要考虑群众的承受力,又要考虑领导的承受力。要学会根据不同时期党和政府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来确定并形成舆论监督的主调,避免不加区别地批评指责,使人无所适从。批评什么,怎样批评,都要有助于解决问题,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威望,有利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新闻舆论监督最直接的社会效果是促使被揭露的违法违纪分子受到惩处,不良倾向得以纠正,问题得到解决。但新闻舆论监督毕竟不是裁决,在开展舆论监督比较困难的今天,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即使所揭示和批评的问题暂时没有得到解决,舆论监督仍有社会效果,因为澄清了事实,明辨了是非,教育了群众。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党和国家革故鼎新,维护人民群众的社会尊严和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社会稳定,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我们舆论监督的基调是帮忙不添乱,这就决定了新闻监督必须具有建设性。□

(编辑/穆杨)

猜你喜欢

党和政府舆论监督监督
走近内心走向爱
什么是四个监督?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十八大以来反腐制度化研究
凤庆县总工会:慰问困难职工、劳模
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监督的五个方面
真正让舆论监督有力量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
“难点”也是“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