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机械的科学管理探讨

2009-06-19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9期

林 安

摘要:在工程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只有掌握了影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因素,科学管理和维护,才能使工程机械物尽其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走合期;机械事故

中图分类号:TV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4-0134-02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使用的机械种类更多、范围更广、工程质量和工程建设标准要求更高。各种工程机械如平地机、压路机、自卸车、水车、混凝土摊铺机、混凝土生产站等机械设备在公路施工、公路养护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提高了工程作业进度和质量。因此,应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及时保养,视情维修,经济核算,以更好地为公路工程建设服务,取得设备管理的最佳经济效益。

一、影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

根据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结合富川公路管理局机械设备使用情况的体会,总结出影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六个主要因素。

(一)走合期

新车首次使用必须进行走合或跑合运转。一般工程机械走合运转时间要在100 h以上,汽车走合里程在1000 km以上,负载在80%以下。有的单位对走合不重视,表现在不走合就投产;长时间超负荷工作,造成发动机拉缸抱瓦;长时间高速运转,造成喷油器雾化不良、抱瓦、活塞烧顶、粘环,甚至不能启动:操作时不看仪表,机油温度和冷却温度过高时,仍然工作;走合期内,不检查机油平面和其他油面。

(二)合理使用

如果一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为一万小时,使用得合理会延长上千小时。否则,将提前损坏。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不遵守操作规程不按规定使用机械,连续超负荷,使机械严重损坏;(2)工作环境恶劣、灰尘多。柱塞副、喷油器及曲轴瓦等处严重磨损,履带或轮胎行走机构也会加剧磨损;(3)保养不及时未能及时更换各种滤芯,甚至完全卸去滤芯;(4)没有注意气温对机械使用寿命的影响,气温过低,影响燃油蒸发,热量损失大,润滑油粘度大,蓄电池工作能力降低,导致发动机启动困难,机件磨损加剧;气温过高。润滑油变稀,机油压力降低,油性变差,加剧机件磨损。高温时,离合器和制动器等机件也会因强烈磨擦而烧毁。

(三)维修保养

及时的维修保养是保证工程机械正常工作,充分发挥效能的关键。提高保养维修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克服“重生产轻维修”的缺点,日常保养与维护不能少;必须送修及时,绝不允许带病作业;(2)条件必须具备,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时,切勿勉强拆修,因为不能保证修理质量; (3)拆装零件注意保管,拆装前后,零件要摆放整齐,严防磕碰、日晒雨淋;(4)拆装要按一定的工艺进行:先总成,后部件、零件,要使用专用工具拆装,切忌用榔头敲打;(5)尊重原件配合间隙,装配间隙不能任意改变,必须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拆装,装配后要做试运转。

(四)润滑油

润滑油质量和数量对工程机械的正常工作都有很大影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使用润滑油不分牌号,这种情况造成变质、结胶、发动机烧坏、变速箱齿轮严重磨损;(2)未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润滑油,不分季节不按要求更换和使用润滑油,都能造成润滑油老化变质,加速机械磨损;(3)使用质量不好或放置时间过长的润滑油,在机件内不能形成油膜,不起润滑作用。

(五)封存

由于冬夏季工作任务条件的变化而必须停机封存时,必须妥善管理,严防风吹、日晒、雨淋,造成锈蚀和损坏。封存后,最易产生以下两个弊病。(1)金属锈蚀:由于管理不善造成零件锈蚀后,断面缩小,强度降低,失去使用价值。防止锈蚀的方法是不让金属零件裸露在空气中。(2)橡胶制品老化变质:老化的橡胶元件变质硬化,强度降低,出现裂缝和小洞,失去弹性,寿命大减。防止老化变质的方法是,尽量避免阳光直射、避免高温,防止与矿物油接触,将设备垫起解除胎压。

(六)机械事故

防止机械事故是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机械事故分为责任事故与非责任事故。造成机械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使用维护原因:维护保养不良、驾驶不当或缺油、缺水而导致机件损坏、变速箱与散热器等被损坏、翻车、工作装置断裂等;(2)水的原因:冬季不放水或放水不彻底,以致冻坏发动机散热器与水箱等;(3)质检原因:修理质量差且未经检验就出厂、跑合不当而造成烧瓦或装配不牢、螺栓松动、各部组件分离、总

成损坏;(4)管理原因:因管理不善而丢失主要随机附件和工具维修不及时。

二、公路施工项目中的机械设备管理

(一)整体管理

公路工程复杂多变,随着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的改变,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是不同的,需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品种、数量,也是变化的,施工项目应设专门的工程机械设备工程师专管负责,对施工机械采取分级管理制度,大型专用机械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小型机械分散管理,所有机械设备全部由机械管理部门掌握,根据各施工分队的工序进展情况视“轻重、缓急”进行统一调度。每一个大的单项工程开工前,该单项工程的组织者,应向机械管理部门提出使用机械计划,目的就是让机械管理部门能提前对所涉及设备进行进入工地前的保养检修,配备合格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

(二)档案管理

大型施工项目,机械设备集中,机型复杂,而工地条件简陋,所以更不能忽视机械设备管理台账的建立,项目所属机械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家、功率等情况,作为设备本身的“身份证”应详尽记录,机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说明书、零件图册等作为设备保养、维修的重要参考依据,应由专人填写并入档。机械设备的日常使用情况,维修保养情况应每月记录汇总,对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人员管理

操作人员操作水平的高低,不仅单纯地影响机械设备的技术使用寿命,还直接影响到施工工程质量,所以,一定要加强操作手的技术培训,在施工间隙采取多种形式,在操驾人员中采用“比、学、赶、超”方式,并采取一定的物质奖励,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现场管理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往往出现“施工压倒一切”的错误思想,机械设备就是为施工服务的,这也是它的唯一价值体现,但是绝不能“重使用,轻保养”,急功近利,靠拼机械来提高施工速度。对此,项目领导者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可采取强制措施,赋予机械操作手每天强保机械设备的权利,施工现场组织者也应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避免拼设备的短期行为。

(五)保养管理

当前,施工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都相当高,技术含量大,一般不发生机械故障,但若发生机械故障,轻则几千元,重则上万元甚至会影响整个施工工期,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应摒弃“重使用、重维修,轻保养”的错误观念,加强设备的保养。设备的保养可由日常维护和巡检两个环节组成,日常维护机械操作手来完成,主要内容就是“十字作业法”贯彻机械设备的整个进行过程,直到停机下班。巡检的工作由修理人员来做。项目部根据每个工地的实际情况,把所运行的设备具体责任到人,设立机械综检日志,并把每台设备的巡检情况与当月该设备的运行及维修情况对照,对维修人员进行经济上的奖励或惩罚。

(六)维修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发生机械故障,一般都带来连锁反应,往往是一台设备发生故障,与该施工工艺相关的其他设备也必须停下,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维修的及时性及故障判断准确是至关重要的。施工企业组织专人维修、并做维修记录,以提高维修质量,杜绝返修现场,这也是节约资金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维修工多是季节性临时工,为克服他们的临时思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维修人员的工资发放可采取基本工资+奖金的发放方式,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

目前,施工项目工地的设备故障检测大多是维修工靠经验来判断,进行解体—更换配件—再组装的工艺流程,这种作业方法及时、方便但也造成故障判断失误率高,返修率高等缺点,目前,虽有一些先进的新设备、新仪器,但价格昂贵,也不适应工地环境,所以工地维修车间也不可能配置,所以,对于一些维修工艺复杂,维修费投入高的项目应联系外协单位进行外修。

(七)备件管理

施工工地远离城市,存在巨大的时空交通困难,易损件、专用件的储备十分必要,项目应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建立一个小型备件库,专人管理,以确保设备维修的及时性。其余大部分零配件应面向社会,有目的地建立几家

信誉好、质量好的配件协作单位,以保证配件的及时供应,同时又减少了自己的资金占压。

三、结语

工程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技术是公路管养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中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其发展和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不仅新兴的管理、维修技术研究领域很多都跨越了传统的学科分类,而且许多传统的维修技术研究领域也都通过更深入的开发、创新,突破了原有的传统技术界限。工程机械使用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认真总结,不断探索,才能推动工程设备管理维护技术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友.谈机械设备在企业中的应用与管理[J].内蒙古水利,2004,(4).

[2]袁新年,王宏.公路工程中的机务管理[J].中州大学学报,2000,(4).

[3]金生辉.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J].青海交通科技,2004,(2).

[4]张柱银.机械设备失修的危害[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5,(1).

[5]钟勇.公路施工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15).

作者简介:林安(1974- ),男(瑶族),广西富川县公路局科员,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