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09-06-19张媛媛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发展瓶颈资源配置

摘要: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产物,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生力军。文章分析了河南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瓶颈;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4-0029-02

民营科技企业由于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河南省的情况来看,在政府的引导鼓励下,民营科技企业近年来发展很快,数量和技工贸总收入稳步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创新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河南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河南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河南民营科技企业已涉及机械、冶金、建材、纺织、食品、环保、石油化工和农、林、牧、渔等各个行业,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涌现出了威科姆、华晶、海力特等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以及宇通、豫鑫、黄河集团、豫联能源等一批规模型、效益型、科技型骨干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在政府的引导鼓励和帮助下,河南民营科技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企业总量和技工贸总收入持续增长。国家科技部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全年实现净利润328亿元,比2006年新增105.2亿元,增长47.27%;实际上缴税金269.5亿元,比2006年新增80.8亿元,增长42.82%;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14839家,比2006年新增1022家,增长7.4%;2007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3650.3亿元,比上年新增763.3亿元,增长26.4%,其中以郑州为首的九个省辖市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均突破百亿元。

2.政府大力支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河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通过多种形式比如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产学研机制、建立科技园区和科技中介机构、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项目、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举办形式多样的银企洽谈会等,引导和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3.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从研发经费和科技人才两个方面来看,河南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据统计,2005年河南民营科技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支出达35.3亿元,比2000年新增31.23亿元,增长767.32%,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67.4%;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0万人。一些优秀的民营科技企业在人才集聚方面表现突出,有的企业技术人员达90%以上,有的企业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如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的企业与高等院校(如郑州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结成科技战略伙伴,组织产学研暨科技成果对接会。

4.现代企业制度初具规模。河南民营科技企业重视技术的同时,在体制和管理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数民营科技企业采取有限责任和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建制。民营科技企业正逐渐实现从家族式的管理转向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制度发展。

(二)河南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有待改善。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需要良好的政策、舆论、园区等软硬环境。而河南与先进省市相比观念上还存在差距。近年来,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环境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着不公平对待的现象。一些民营科技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侵权事件时有发生,办事难、摊派多、干扰大、地位低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2.创新能力尚需提高。首先,河南民营科技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还不够多,多数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末端,难以与国内外大公司抗衡;其次,高水平的、国家级的企业研发中心数量少,尚无法满足创新的需求,并且企业研发投入参差不齐,主要集中于少数大型民营科技企业(如全省技工贸收入前50强企业),而其他企业则力量单薄。

3.融资问题依然严峻。金融资本支持不足,已成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阻力。例如2007年省会郑州市科技自主创新工程中的29家公司,资金紧张的竟达14家,占48.3%。由于民营科技企业主要依靠科技资本起步,发展初期可用来向金融信贷机构提供抵押、担保的资产有限,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加之民营科技企业的产品经营风险大,银行出于降低信贷风险的考虑,不愿过多向其提供贷款。

4.家族式管理模式仍有市场。河南众多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大多未能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决策机制,家族式管理模式仍有市场,无法为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个人决策、“家长”决策为主的高度集权的方式已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另外,即使是有限责任公司和上市公司等民营科技企业类型的决策方式也多流于形式,通过董事会进行决策的企业并不多,职代会召开的次数也很少,根深蒂固的决策文化使这些企业决策时仍以个人或者“家长”意志为主导。

5.研发模式亟须改革。河南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受思想、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研发组织模式陈旧落后,在开发新产品时单兵作战,以劣质模仿为主,在引进创新型人才、创新成果上下工夫不够,特别是在与院校、科研

部门合作、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方面结合不紧密,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不突出。

二、河南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近年来,我省对民营科技性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支持它们的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相比浙江、深圳

等先进地区,我省在政策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本文认为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宽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

要在民营科技企业融资上创新,通过调整金融政策和多种途径促进民营科技企业融资。可以建立风险投资资金和风险投资公司,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风险投资。从河南实际看,在风险投资起步阶段,可适当提高政府财政出资比例,国有和国有控股投资企业承担一部分,逐步争取民间加大风险投资。同时还要积极促进科技企业利用外资,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对具备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允许发行企业股票、债券。

(二)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集群园区

河南省目前已经形成了若干颇具规模的民营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民营科技企业集群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今后应充分依托和利用现有的集群园区,培育孵化器,为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推动集群园区建设,继续壮大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等6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郑州—洛阳和安阳—许昌等高新技术产业带。处于创业阶段的民营科技企业也要主动寻求适合自身的集群环境,利用集群内的资源实现突破性发展。

(三)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服务体系的构建。就河南省而言,应着力建设科技服务基地,培育技术创新主体,为科技企业创办和新技术研发提供场地和技术帮助;应建设更多的适应河南经济特点和要求的共性管理咨询及技术开发与推广需要的服务机构,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指导服务;应加快河南服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完善科技信息共享机制,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市场技术研发信息、国内外科技政策法规、在线技术咨询、网上技术成果交易等服务。

三、河南民营科技企业解决自身发展瓶颈的对策建议

通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的许多行业都发展形成了一批如比亚迪、同源环保以及华为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民营科技企业。本文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如下对策建议。

(一)重视科学管理,完善经营决策体制

针对河南民营科技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仍有一定市场的现状,应该着重做好两方面:一是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如规模、行业特征等因素设计组织结构,避免跟风行为和迷信权威,并在保持组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适时地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使企业组织形式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二是制定一系列的奖惩制度,使决策者对自己的决策结果负责。

(二)构建虚拟团队,寻求研发组织新模式

河南目前设立专门研发中心的民营科技企业数量不多,自主创新力量薄弱。从外部引进新技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存在信用风险,交易成本高,明显带有局限性。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是企业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构建创新虚拟团队,即寻求一种新的研发组织模式,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沟通来实现跨越职能部门、企业和地理边界的协同工作。合作的主体可以是同一集群内的,也可以是跨地域的。由此达到创新的目的,克服自身资金不足、设备不全、人才匮乏的劣势。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河南民营科技企业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使有关知识产权经营活动都能有章可循;加强对科技人员流动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防止由于人员流动造成泄密事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发挥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现代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必须依靠人才。河南民营科技企业首先应重视人才发展的环境建设,制定比发达地区“更优、更活、更宽”的优惠政策,栽上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其次应建立鼓励人才发挥作用、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实行人才激励机制,并通过提高生活待遇、子女入学等特殊优惠政策,鼓励人才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达到拴心留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学勇.关于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理性思考[J].河南科技,2005,(10).

[2]范拓源,袁曦.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渠道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7,(6).

[3]高琳琳,陈艳莹.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构建[J].商业研究,2006,(1).

[4]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EB/OL].http://www.henan.gov .cn/hngk/system/2006/09/19/01

0008451.shtml,2006,9.

[5]武建玲.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排行位居全国第三[EB/OL].http://www.hnsc.com.cn/news/2007/08/10/196599.htm,2007,8.

作者简介:张媛媛(1981-),女,宁夏银川人,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循环经济、创新管理。

猜你喜欢

发展瓶颈资源配置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我国成人教育呈现瓶颈滞胀状态的原因分析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计划外用工:当代中国史上的一种资源配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