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应对策略

2009-06-19张文峰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财务

摘要:国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金融危机加剧并向实体经济扩散蔓延,中国企业也受此影响出现如下问题:市场需求量减少引发供求矛盾,企业间竞争加剧、商品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等,继而引起资金链绷紧。文章提出了此形势下企业财务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财务;资金链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4-0017-02

近几个月来,国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金融危机加剧并向实体经济扩散蔓延,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目前国内经济的增长下行压力增大,乐观估计,经营形势至少需要一年多时间的调整才有望好转。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应对目标也从之前主要针对金融市场转向拯救实体经济。对企业来说金融危机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市场需求量减少引发的供求矛盾,企业间的竞争加

剧、商品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等,继而连锁反应是资金链绷紧,在此情形下企业财务应如何应对呢?

一、面对金融危机,企业应全面思考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全球经济萧条的时期,所有的企业都要想尽办法全面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提高经营效率,勒紧腰带顺利渡过当前面临的难关。全面降低成本不仅能够应对当前的危机,同时还能够推动企业的管理进步,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更何况,对中国企业来说,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来降低成本。

企业应对危机,需切切实实考虑如何才能全面降低成本的同时,对企业发展有帮助,各项支出不能全砍,但必须考虑合理性。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解决各种浪费与消耗问题,财务部门要严格监控资金链的健康运转,尽量减少负债,增强资金流动性,加紧回收货款减少呆坏账,同时企业经营上要缩短经营周期,放下架子与贪念,不要过分强求企业经营的高利润率,因为高利润率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与激烈的竞争,可以选择利润率虽低,但风险小,竞争也较小利润相对稳定的经营方式,把重点放在想方设法提高资金的周转率上。

企业要全面建立内部预算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运行机制,并对企业的各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挖潜,动员所有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及降低费成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不合理费用的支出,大幅度地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

二、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应审慎财务,保证财务的平稳

金融危机对很多企业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企业要想平稳地度过冬天,必须加强自我财务内控、增强企业抵扣风险的能力;仔细审慎财务保证企业平稳度过金融危机。

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企业需降低资本负债率,避免扩大投资,并积累充裕的现金。任何一个市场的投机行为永远只是暂时的,而“长线是金,短线是银,现金为王”这句话却很值得每一家企业细细品味。“现金为王,量入为出,不能资金断流”,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中心理念。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往往是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所在。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多变且复杂,只有提升企业现金流的管理水平,才可以合理地控制营运风险,提升企业整体资金的利用率,从而度过当前的金融危机,加快企业的发展。

三、及时调整企业产业结构

企业财务要根据各个产品的销售情况,分析各产品的盈利能力,哪些产品是畅销的,哪些产品是滞销的,哪些产品盈利能力高,哪些产品是微利甚至亏损。企业决策者参照这些资料,依据当前市场情况,应时而动,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回避滞销产品,减少商品积压的风险,加速货物周转,并由此获得商机。

四、提高企业自身的软实力

与企业规模同等重要的,是与规模匹配的软实力,要防止软实力与生产规模失衡。随着金融危机向中国传导,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没有营销体系、没有研发能力、完全靠订单“吃饭”的代工企业;企业有庞大生产的能力但没有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企业。这些企业不是输在生产能力上,而是缺乏软实力。摆脱困境根本的出路,是要以进取的心态,实现产品或技术上的突破,建立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软实力,形成软硬实力相匹配的企业结构。

五、加强财务管理,尽量控制财务风险

企业必须转变经营观念,从根源上树立风险意识。企业应将财务简单的事后记账提升为事前决策、事中监督和事后反馈上来。平时要加强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资金管理以及建立严格的财务预算和决算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尽可能控制财务风险。

六、多学习税法,做好税收筹划,尽量控制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是指因主客观原因导致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发生偏差,遭受主管税务机关等部门的查处,所增加的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额外支付或者因多交税款,未用足税收优惠政策等而减少应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对此公司财务人员、业务人员、管理人员等涉税人员都需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各项税收业务政策的学习,了解、更新和掌握税法新知识,在工作中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当前金融危机下,国家出台了多种针对当前形势的税收优惠政策,我们更应认真学习掌握,提高运用税法武器维护公司合法权益、规避公司税务风险的能力,为降低和防范公司税务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因为企业财务知识面的局限性,所以企业要改变经营理念,借助于税务专家的支持,事前对于企业的涉税风险进行把控进行防范,防范税务风险;事后对企业涉税业务的处理提供专业指导,尽量减少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多与税务部门沟通,如发现有税务风险时及时沟通、交流;企业财务也要正确认识、处理会计与税务的差异,降低税务风险;多参加和组织税务培训,进行合理的税收

筹划,规避税务风险。

七、加强财务分析,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更应加强财务分析,建立以财务比率为主的风险预警系统。财务报表是企业资产状况和经营活动的集中体现和汇总,企业的盈利和损失最终都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因此,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风险识别的一种有力手段。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做好现金收支计划,是财务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一环,准确全面的现金流量预算,能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要保证编制的现金流量预算的正确全面,企业需将各部门各项目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预计其未来收益﹑未来的费用支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并以数量化的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的现金流量预算,并对已经实行的预算进行跟踪,依据实行的结果及时修正预算指标。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两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祢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长期投资)。

从长远来看,一个企业能够度过当前的金融危机,面对各种财务危机,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只有这样企业对外有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确良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等。

危机的“危”字虽然代表了危险,但是危机的“机”字则代表了危机背后的机遇,目前的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等都相对偏低,竞争对手的压力也相对要小得多,而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帮助却非常多。对于企业来说,利用现在的契金,进行企业未来走势的重新规划重新审视,整合资产,用好用足当前的各种税收财政优惠政策、做好税收筹划,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样有利于企业加紧扩张,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已经倒闭企业的设备等资产,或低价囤购生产资料,加快企业的发展。当前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企业的优胜劣汰与自我完善,有利于行业整合,有利于我们借机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作者简介:张文峰(1975- ),男,广东梅县人,佛山市汇源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企业财务
航运企业财务共享建设“三步曲”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回顾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