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理论国际经验与建议
2009-06-18章金平
摘要: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是我国政府最关注的问题。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其本身弱质性决定了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和问题所在,并对国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借鉴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农业弱质性金融抑制
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来看,农业是一项弱质产业。我国的农业弱质性表现十分突出,农业生产存在投资收益低、生产周期长、劳动生产率提高慢、资源报酬存在递减等特性,这些使得投资农业往往得不到社会平均利润,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不断下降,经营规模不断缩少。与农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的经营规模仅仅为日本和韩国的1/3,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农业弱质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低收入的农村地区不可能有充足的资本进行生产投资,经济主体在理性、逐利行为下,会导致社会资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集中,自发的资本流动不可能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均衡。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单靠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资本应从城市向农村地区流动,作为经济发展核心的农村金融必须在市场资源配置中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探索和研究适合农村需要的新型金融机构和产品,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原理分析
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一方面通过吸收储蓄将社会上闲散资金聚集起来,另一方面通过贷款将其分配到需要资金的部门或个人,实现资金由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可以通过四个方面作用机制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首先、资本积累机制。资本的积累是由储蓄转化为投资形成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能否动员足够的储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部门扩张降低交易成本,创新金融工具,聚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降低流动性资产持有量,增加生产投资的比例。通过金融功能的发挥,将资金有效转化为投资,这点对促进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其次、资金流导向机制。农村经济增长除要增加储蓄及投资总量外,还必须保证储蓄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投资结构的协调。投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比投资数量更重要。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将分散的资金市场融为一体,使资金在整个社会实现重组和分配,同时金融体系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导向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乡镇企业和农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起到以金融资源实现农村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再次、城乡一体化机制。金融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和组织形式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金融发展意味着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它可以为信用扩张提供完备手段。金融发展促进资本的转移和集中,推动乡镇企业集团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转型;金融发展还为企业集团提供内部控制手段,推动企业向跨地区、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发展领域的拓宽和活动领域扩大促进城乡经济的融合。最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机制。我国农业的技术含量低,转变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是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它不仅与科学研究状况有关,还与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关。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在满足融资能力的同时,通过风险分散管理引导资金对技术含量高的产业的供给,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二、农村金融理论发展研究综述
由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可知,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金融的发展也需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帕特里克、肖和麦金农和斯蒂格利茨等分别从“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存在的先后顺序、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金融供给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金融约束理论角度出发,研究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认为发展中国家应采取金融优先发展的政策来带动经济发展,政府应主动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制度建设必须走在经济建设的前面,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管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理论的发展,又产生了关于金融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问题按照农村金融理论演变的历程主要有以下三种农村金融理论。
1.农业融资理论
在金融抑制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农业融资理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家庭,没有储蓄能力,因而农村广泛存在着资金短缺问题。由于农业天然存在着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缺点,农业不可能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化金融机构的融资对象。因此,必须靠政府通过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制订较低的农业贷款利率,降低农业的融资成本,以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考虑到农村的民间借贷利率普遍比国家制订的利率要高得多,使得求助于民间借贷的农户更加贫困并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打击农村高利贷活动,需要通过银行设在农村基层分支机构和信用合作组织,为农村注入大量贴息或无息的政策性资金。农业融资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政策主张是扩大向农村部门的融资促进了农业生产增长,但由于储蓄动员不力,过分依赖外部资金、资金回收率低下、偏好向中上层融资等问题十分严重,致使许多国家陷入困境。因此,仅依据这一理论,很难建立一个有效率的、能够自我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融资理论一直是农村金融理论界主流的思想。
2.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由于农业融资理论存在的缺陷,又提出了建立在金融深化理论基础上的农村金融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农村居民具有储蓄能力,没有必要从外部注入资金,低息政策不能很好地激励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农村金融机构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造成其贷款回收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它反对政府干预,重视自由市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的政策主张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动员储蓄,充当农村经济内部的资金余缺部门之间的金融中介;为了发挥储蓄动员和平衡资金供求的功能,利率必须由市场机制决定,而且实际存款利率不能成为负数;评判农村金融体系运转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中介量和经营的自立性与可持续性,没有必要实行专向特定目标贷款制度;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应当积极引导,促进非正式金融和正式金融之间的互补,而不是行政命令下的强制替代。
3.不完全竞争理论
在金融约束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借贷双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放款一方的金融机构对于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不完全信息),如果仅仅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生长出一个农村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因此,有必要采取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化措施。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政策主张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低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的稳定;在金融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前,相比利率自由化,更应当注意将实际存款利率保持在正数范围内,并同时抑制存款利率的增长,若因此而产生信用分配和过度信用需求问题,可从外部供给资金;在不损害银行最基本利润的范围内,政策性金融(面向特定部门的低息融资)是有效的;政府应鼓励并利用借款人联保小组以及组织借款人互助合作形式,以避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贷款回收率低下的问题,利用担保融资、使用权担保以及互助储金会等办法是有效的,以改善信息的非对称性;融资与实物买卖(肥料、作物等)相结合的方法是有效的,以确保贷款的回收;为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应给予其一定的特殊政策,如限制新参与者等保护措施,非正式金融市场一般效率较低,可以依靠通过政府的适当介入来加以改善。
农村金融理论的变迁是从不同程度上对应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引导着我国政府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政策选择。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农业不可能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化金融机构的融资对象。低利率政策陷入困境和信息不对称使得高利率民间借贷盛行,农业贷款回收率较低,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都需要政府政策性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成为农村经济内部的资金余缺部门之间的金融中介,同时,政府支持利用担保融资、使用权担保以及互助储金会等方式实现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让金融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国外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经验借鉴
在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业生产方面,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的比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构建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美国、日本两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模式各有特点。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主导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政府信贷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场主合作金融信贷系统)以及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私营机构和个人信贷)构成,按照贷款风险的不同(往往按照贷款的期限、投向等因素划分),各类金融机构都能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美国的农村金融制度是一种复合信用型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提供农业信贷资金的机构中,既有专业的农村金融机构,也有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在金融组织体系上,一般是合作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存。日本的农业具有规模小且分散的特点,与中国的农业有很大相似之处,其农村金融体系由政府官办的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组成。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该机构主要是把资金用于土地改良、造林、建设渔港等基础设施的融资,同时用于农业现代化投资、农业改良资金的融资、对国内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及交易市场提供市场设施贷款等。农林公库的贷款一般不直接办理,而是委托农协组织代办,并付给一定的委托费。农林公库的贷款利率虽会因贷款种类和工程性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
但比民间金融机构优惠,而且贷款的偿还期限从10~45年不等。在农协架构的基础上建立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为农民、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合作金融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但由于贷款风险较大,该体系的运行依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主要措施包括:政府直接投资;合作金融机构存款利率高于商业银行;承担主要的政策性贷款,政府给予贴息;建立存款保险和信用保险制度;农作物强制性保险和保费补贴。
印度、孟加拉两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各不相同。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印度储备银行(主要负责监管和协调)、印度商业银行(国有以及私人)、地区农村银行、合作银行(或合作社)、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存款保险和信贷保险公司等。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各金融机构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设立专门银行,向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服务;建立了存款保险和农业贷款保险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或地方农村银行;推行“领头银行”制度,其农业、棉花贷款比例不低于30%;各商业银行借款给农村弱势群体的信贷资金不得少于总量的8%。在小额贷款方面,孟加拉在这方面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孟加拉国乡村银行以小组为基础的农户组织,要求同一社区内社会经济地位相近的贫困人口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贷款小组,相互帮助选择项目,相互监督项目实施,相互承担还贷责任。银行根据借款人的需求发放无抵押的、短期的小额信贷,但要求农户每星期分期还款。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在放贷的同时要求客户开设储蓄账户,存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购买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股份,从而成为银行的股东。这个模式确保了小额贷款的高还款率,被迅速推广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扶贫方式。
四、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随着经济的增长,金融市场将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斯蒂格利茨等在研究日本以及东南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金融的关系
时认为,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早期,不存在外部干预的情况下,金融中介相对于金融市场而言效率较高,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效率较高;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成为替代关系,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意味着储蓄资源从金融中介转移至金融市场。因此,在我国以金融中介为主的金融结构中,金融的制度性因素非常重要,法律、法规的完善是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第一步。同时,以上几个主要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构建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还需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第一,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完善需要政府大力扶持。从各国经验来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离不开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各国政府一般都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必须给予税收、利息补贴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与保护。第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业合作性金融机构、农业保险等金融手段相配合。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合作性金融机构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其优势在于为社员所有和服务社员,是国家引导农民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农业弱质性及生命周期等特点,农业保险也是支持和保护农业,可以使得其更好地履行政策性支农职能的重要保证。第三,严格控制贷款对象的资金用途,防止农村资金流出。为了增加农村投资,发展农业经济,就不能简单地强调以市场化的手段,而应该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严格控制贷款对象来防止农村资金流出农村。
参考文献:
[1]罗来武、刘玉平、卢宇荣:《从机构观到功能观: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4.8
[2]杨德权、梁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外研究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5.6
[3]赵怡:《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综述》[J],经济问题,2006.2
[4]赵天荣:《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的演进:一个理论方法述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7
[5]王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J],金融研究,2005.4
作者简介:章金平,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