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前后几次全球性金融危机

2009-06-18

老区建设 2009年7期
关键词:次贷弱势投机

扬 依

1974~1975年:全球性金融危机

起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石油危机导致欧洲美元市场暴涨。危害最大的主要部门是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商业地产。

1979~1982年:全球性金融危机

起源于美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石油美元滚滚流入第三世界国家。受危害的主要国家包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灾难波及世界众多国家。

1985~1987年:美国金融危机

起源于强势美元政策诱使投机资金流回美国,触发美国房地产和股市疯涨。崩盘的主要领域自然是房地产、股市和金融体系,以1987年10月19日的股市暴跌为标志。

1990~1992年:日本金融危机

起源于1985年《广场协议》,美国强迫日元持续大幅度升值,导致日本经济体系的惊天大泡沫。崩盘的主要领域是股市和房地产,股市跌幅超过70%,房地产跌幅超过50%,灾难很快蔓延至银行金融和整个经济体系,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1992~1993年:欧洲汇率机制(ERM)危机

起源于浮动汇率动荡和美元相对欧洲各国货币以及英镑的持续弱势。国际投机热钱(主要是对冲基金)肆意攻击英镑和欧洲货币,导致英镑和里拉汇率崩溃,被迫推出欧洲汇率机制。

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且迅速波及全球

起源于墨西哥盲目的金融市场自由化(依照“华盛顿共识”的指示办事),大量热钱流入墨西哥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造成投机资产价格泡沫。

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债务危机

1997年7月2日,起源于亚洲各国盲目金融市场自由化、放松资本帐户管理、弱势美元诱发投机热钱大量流入亚洲和俄罗斯。1996年起,弱势美元政策结束,投机热钱迅速流出亚洲各国,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发生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

2000~2002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导致信用市场急剧萎缩

起源于1996年开始的强势美元周期,导致大量国际资金流回美国参与股市和其他资产投机。

2007年: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和全球信用市场动荡

起源于2002年开始的弱势美元周期,美联储持续降息诱发房地产市场毫无顾忌的信贷扩张。

2008年9月美国次贷风暴

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由于美国的房屋价格昂贵,于是推出了“次级按揭贷款”,专门帮助信用记录较差的人买卖房子,鼓励“透支”消费,刺激了美国的市场需求,带动整体经济的高速运转。但是这种贷款周期长,占用金融机构的大量流动资金,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周转。在追逐利润丰厚动机驱动下,为房贷公司提供二级担保机构也应运而生。“次贷”的经营机构将一时收不回来的贷款“打包”,转换为各种形式的债券,推向金融市场,让金融机构或个人购买。住房贷款变债券后,有专门机构收购。美国的“房地美”和“房利美”是“准国有”机构,是“次贷”债券的最大的收购方。“两房”又发放大量金融衍生工具,将风险转嫁给更多的机构和个人。美联储持续降息诱发房地产市场毫无顾忌的信贷扩张,据保守估计,“两房”持有的住房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高达5万亿美元,其中超过3万亿美元为美国金融机构所有,约1.5万亿美元为外国投资人所有。

猜你喜欢

次贷弱势投机
农村消费者弱势地位及其改善策略
农村消费者弱势地位及其改善策略
一个“弱势”教师说:孩子,我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管你
强势妻子容易逼出“弱势”丈夫
多元智力理论下数学教学方式浅谈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蔓延和教训
透过金融危机看衍生品发展与监管
次贷骨牌祸及全球 中国如何再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