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家庭环境建设在青少年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中的作用

2009-06-17宝坤兰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家庭环境自主发展青少年

宝坤兰

[摘要]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特别关注,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与理解,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渴望父母给予他们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所以,家长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对青少年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良好环境的创设。

[关键词] 青少年 自主发展 家庭环境

如今,许多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弊端是忽视孩子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青少年日益渴望获得独立自主的权利,在许多方面开始反对父母的制约和管辖,厌恶家长过多的干涉与唠叨,对家长权威的认同感逐渐降低,使家长感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叛逆等。其实,这些特点是青春期学生正常的心理变化,反映了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显著发展以及心理各个方面的日益成熟。家长应主动赋予青少年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尽量给予他们一定独立发展的自主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良好习惯。为此,需要家长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的建设。

一、更新传统观念,转换家教功能

更新传统教育观念,转换家庭教育功能,是要求解决家长的思想认识问题,使家长积极学习和接受现代教育的先进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更新原有的教育理念,发挥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功能。这需要家长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应注意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关注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应注意加强他们做人方面的教育;不仅关注孩子的温顺、听话、守规矩、不调皮,更应注意他们独立判断、独立见解与开拓精神的培养;不仅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更应注意他们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与教育。为此,家长应把孩子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不要过多安排孩子的课外学习内容,压得学生丝毫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家长也要明确: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不等于使孩子没有压力,更不是放任孩子自流,而是要变学习压力为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从而促进孩子学习与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家庭教育特有的功能与优势,在家庭中较多地通过潜移默化对孩子施加正面影响。

二、客观对待孩子,让其自由发展

客观对待孩子,把孩子从家长过高期望值的压力下解放出来,让其自由发展。就是对孩子的发展家长要顺其自然,只能引导、不能强求。传统“望子成龙”的教育观念和现代社会竞争加剧的现实,促使许多家长把孩子能考出好成绩和能上好大学,视作孩子培养的唯一目标。因此,不管孩子的实际情况,不顾孩子的理想与意愿,家长一厢情愿地把孩子的升学目标或发展目标定在孩子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这是当今孩子精神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家长必须调整心态,应有一颗平常心,并要承认大多数孩子是一般水平的,天才、奇才毕竟有限,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孩子的发展,切忌揠苗助长。

另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只要能够正常发展就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家长应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将孩子从家长过多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学会自由发展。要多给孩子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干自己能干的工作,并创造机会多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庭工作,而不是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有人说,天才是玩儿出来的,这话虽然有些极端,但也不无道理,伟大科学家爱迪生的发明创造、贝多芬的交响乐、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都与他们的玩耍有不解之缘。正如马克思曾主张“时间是发展才能的广阔天地,财富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时间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尺度”。自由的人,才是独立的人,才能充分得到发展。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自由,相当于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权利。因此,要把孩子的身心从家长的禁锢中解脱出来,放飞孩子梦想,还孩子一片任意驰骋的芳草地,让他们拥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来体味生活的丰富多彩,增长多方面的人生智慧,在适宜的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

三、激发孩子兴趣,让其能动发展

激发孩子的兴趣,把孩子从被动的学习与生活中解放出来,让其能动地发展。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兴趣的强烈吸引下从小就沉浸于某一知识领域,从而形成终生志向,做出了非凡的成就。如爱迪生的成功就来自他从小就喜爱做各种小实验,甚至模仿母鸡在鸡窝旁孵小鸡。正是这种强烈的兴趣使爱迪生一生热衷于各种科学实验,从而成为伟大的发明家。薄松龄的成就来自他从小对神怪充满了兴趣,从而创作出我国文学史上的杰作《聊斋志异》。所以,开发孩子的兴趣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与主动发展的着力点。

孩子的兴趣并不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某种兴趣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环境的熏陶促成的。家长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有意识的活动来影响孩子兴趣的发展。所以,每当孩子背上书包步入学校时,家长不要急于看到孩子学到多少书本知识,而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这是培养孩子学习自主性的关键所在。家庭应善于发现、保护和培育孩子的兴趣,给孩子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机会,并创造条件使他们的兴趣不断提升,实现从兴趣到情趣至志趣,从“要我学”发展到“我要学”的境界。“快乐教育”、“成功教育”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良好经验,家庭教育贵在能让孩子能动地发展。

四、启迪孩子智慧,让其睿智发展

启迪孩子的智慧,使孩子从苦学中解放出来,让其睿智地发展。当今的不少孩子只知道花大量的时间做一道道习题,不会拿出自己的时间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只知道一遍遍背诵书本上的概念、定理和公式,不能合上书本总结一下对它们的理解;只知道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冥思苦想,不肯上网去查寻一下,找人讨论一下。总之,死读书、读死书耗去了孩子大量的时间,磨灭了孩子读书的兴趣,同时也泯去了孩子学习的灵性。而我们的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是否在学习,而不是关注孩子学习的效率如何;更多看重的是孩子作业完成了没有,而不是孩子学会了没有。而自主学习贵在提高孩子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让孩子花少量的时间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让孩子学会学习是自主学习增效的根本途径,也是从策略层面上启迪孩子的学习智慧,潜心寻觅获得知识的有效方法;是让孩子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使学生将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活动的重要保证。在这方面居里夫人的做法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居里夫人指导孩子学习时,要求孩子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作业,然后允许他们到室外去,高兴玩什么就玩什么,这既使孩子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讲求效率的好习惯。为此,家长应妥善安排孩子每天的学习和娱乐的时间,而且越小的孩子越应让他有更多的娱乐时间,从而确保启迪孩子智慧,使其睿智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M].280-282.

猜你喜欢

家庭环境自主发展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创设教学空间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长
家庭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辅导策略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新探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