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饭店岗位能力教学实践与探索
2009-06-16米满宁李庆
米满宁 李 庆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高职院校的数量已占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1%(注:教育部2007年6月公布的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职业针对性”的教育类型,但目前旅游管理高职教育实际与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尤其在岗位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面在以下方面:(1) 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岗位能力培养,导致培养的学生缺少职业性;(2) 注重岗位能力中岗位技能的培养,忽视其它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3) 培养模式在本质上还是沿用本科的学科型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把“工学结合”、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等理念落实到教学实际中,导致培养的高职人才不能适应行业要求,与岗位实际需要脱节。
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目前旅游管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从2002年以来,开始了饭店管理专业学生岗位能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三位一体”岗位能力培养模式
“岗位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所谓“三位一体”就是高职教育教学中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三者相结合,完成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三位一体”岗位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
1.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从事饭店行业所需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见图1。包括:(1)与饭店各岗位相对应的岗位能力课程及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习等;(2)学生从业所需的态度、能力和知识等行业基本素质课程;(3)增强学生后续发展所需的素质拓展课程。
2.以“三个衔接”优化整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1) 与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相衔接。根据饭店服务与管理各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置前厅、客房、餐饮、康乐、酒水等岗位能力教学课程,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
图1 “三位一体”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2) 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国家职业标准规定了相关职业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必须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
(3) 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相衔接。高职教育也具高等教育属性,要为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受教育者来说,这既是指向社会组织需要的适应性“有业”,更是指向个性发展需要的主体性“乐业”,尤其是设计性“创业”(注:姜大源.职业教育:培训与教育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3.创立“四步技能培训法”
按照“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创立了技能培训的“四步技能培训法”(见图2)。第一步,校内岗位能力课程的仿真实训,让学生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第二步,将学生送到校外实习基地,培养职业素养和掌握职业岗位的实际专业技能;第三步,技能强化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第四步,在毕业前进行为期8个月的顶岗实习,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
图2 四步技能培训法
4.构建了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1) 项目导向——组织和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项目,以实际工作流程组织和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保证学生校内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所需一致,并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为多种实践教学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实训。
(2) 现场教学——实现课堂与职场一体化
将企业工作现场作为专业教学课堂,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氛围中教学,实现课堂与职场一体化,保证在校实训与职场实践的一致性。
(3) 任务驱动——确保“双证书”获得
“任务驱动”是指以饭店岗位群工作任务为单元来实施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掌握相关知识,学与做融为一体。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双证书”的明确要求,将“任务驱动”的教学内容与职业鉴定考核内容紧密结合,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
(4) 工学交替——促进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在时间、空间、内容三方面实现工学交替。即学生在校完成知识学习、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在假节日、实习期到酒店顶岗实习。
5.形成“学习—培训—鉴定”的岗位能力课程教学模式
采用“课堂教学完成知识传授,实训实践完成技能培训,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完成职业资格鉴定”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课堂学习、技能培训、职业鉴定”无缝对接。
6.探索全程化、开放式“四结合”考核体系
一是实训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每个项目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考评,实训项目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评,综合计算成绩。二是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将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四是理论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学生课程的成绩包括理论考核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
7.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保证了岗位能力培养
(1) 建设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
按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建设起了具有“教、学、做一体化”功能的仿真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作基地主要由“旅游系实作实训基地”和“旅游系餐饮实作中心(学院接待餐厅)、旅游系客房实作中心(学院接待中心)”组成。“旅游系实作实训基地”面积逾1000平方米,能满足中餐、西餐、调酒、客房、前厅、茶道、公关礼仪等职业技能训练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重庆教育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调酒师”、“前厅服务员”、“茶艺师”、“营养配餐员”等职业技能鉴定需要。
(2)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先后与重庆市内多家高星级酒店建立了稳定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有计划地将学生派往这些基地进行技能培训、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
二、“三位一体”岗位能力培养模式应用效果
通过几年“三位一体”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在人才培养方面效果显著,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近几年第一志愿报考学生数超过计划数2~3倍,新生报到率逐年上升,毕业生就业率、称职率、优秀率也有所增加,呈现出“三高”特点,即高报考率、高就业率、高称职率。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师学历和职称层次,提高了教师双师素质,充实了高素质的兼职教师。同时产生了一批科研成果。
(供稿: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米满宁教授,重庆教育学院李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