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就业违约问题
2009-06-15陆雅莉
陆雅莉
摘 要:本文从工作中接触到的大学生就业违约的案例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违约对于用人单位、学校和本文的负面影响,剖析了大学生违约的原因并试着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违约 诚信
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高校也将如何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作为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诚信就业问题中最为典型的是违约的问题,为什么违约事件越来越多,违约有哪些负面的影响,学校各方面如何努力降低违约率,是高校就业工作急需思考的课题。
一、 几个有关违约的案例
案例一
学生甲较早就找到一份工作,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由于单位人手紧缺,学生甲应单位要求提前进入工作岗位,一边完成学校学业一边实习,实习两个月后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信任。此时,有一个更好的机会,甲需要用人单位的解约函换取新的协议书签第二份协议。甲在没有得到用人单位允许的情况下私自用单位公章开具了解约函,到学校后谎称原单位已经答应毁约而顺利地和第二个单位签了约。事情暴露后,单位和学校在生气之余也很震惊:学生为了达到违约的目的竟然如此不管不顾。
案例二
学生乙求职时看到某公司的一则招聘广告自称是同行业中最大的公司,员工近千,薪资优厚,由于求职心切,她便欣然应聘并成功与该公司签约,但是当她应公司要求到上海签订劳动合同时才发现这是一个员工不足40人的小公司,原来的薪资里也包括了误餐补贴、加班费等等。总之,所签的劳动合同内容有多项与就业协议相违背。得知情况后,学生乙提出与单位解约,但是却费尽周折才拿到单位的解约函,历时长达6个月,从而耽误了再次择业的良机。
案例三
学生丙与某单位签订协议后,又与另外一家单位达成了意向,因此想毁约。单位因为连续接待了好几位想毁约的学生,比较气愤,因此在与该生商谈的过程中态度欠佳,学生丙认为他只要交违约金单位就应该很爽快地和自己解约,不应该是如此态度,因此和单位发生了口角、产生了不愉快,没有办成违约。丙气不过,到单位的领导部门反映情况,但结果更是使事情变得更僵。局势至此,双方解约已成定局,但单位将解约函一拖再拖,至学生丙毕业前半个月才出具,丙早已错过了最佳的择业时间。
以上几个案例虽然都是个例,但却反映了一些普遍的问题。从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违约过程中为达成目的而出现的一些严重违反纪律的情况,并能思考学生违约的原因和产生的恶劣影响。
二、 大学生违约的负面影响
1. 违约直接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
用人单位招聘新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研究单位发展现状到制定招聘计划,从新人的岗位分配到培训安排无不牵扯到用人单位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具体的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更是倾注了许多投入。学生违约首先使得用人单位要额外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补招从而增加了其招聘成本;其次违约往往是打乱了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从而影响了单位许多工作的部署。
2. 违约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形象。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校也努力吸引更多用人单位、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以帮助学生就业,但是学生的违约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学校整体的印象。经常有单位抱怨“某某学校每年都有学生跟我们违约”、“这几年违约的都是某某学校的学生”等等,有些单位甚至有所谓的“黑名单”,里面的学校是用人单位决定不再去的。
3. 违约损毁了学生自身的信誉。
学生违约对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影响都是直接的、显性的,学生在违约过程中可以不同程度地认识到这些负面的影响,但是学生往往不能全面地认识违约给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违约对于学生来说直接成本就是违约金,几千元的违约金虽然不能弥补单位的损失,但对于学生却是不小的负担。违约的间接成本——信誉损失——往往是学生认识不到的。
三、为什么违约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
违约率的攀升和违约事件的恶劣影响摆在面前,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违约会作为高校就业工作中的棘手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
1.就业形势严峻是根本原因。
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大学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理论和实际联系能力不强成为大学生就业的软肋,同时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对的,大学生没有完全调整好就业期望值,心态比较浮躁。
2.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诚信是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国无信不存,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因此,诚信不仅仅是可有可无的美德,而是资本,是财产,是智慧,是当代大学生立足社会、立足事业、立足人生的基石。良好的信誉是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一种责任,也是自己职业发展生涯的一种重要资本。
3.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事业职业目标,而预先进行生涯系统安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力条件找到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进一步详尽估量主、客条件和内外环境优势和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而又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四、降低大学生违约率的对策
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违约出现的原因,从高校就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角我们可以有教育、管理、服务三个层面的对策。
1.加强校园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
开展就业诚信教育,着眼点不能仅限于就业环节,而是要从学生入校第一天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以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列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2.加强就业流程管理和诚信机制建设。
要从根本上解决诚信缺失问题,除了大力倡导诚信教育之外,还必须从机制上给予保障。构建学生个人诚信系统,是从机制上解决失信问题的好办法。学校可以将学生各类信息数据收集起来。
3.加强职业辅导工作,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要解决好就业诚信问题,还应注重在校期间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大力加强职业辅导工作。归根到底,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是求职的核心竞争力,综合素质高,求职能力就强,适应工作的能力就强,一定程度上就能自觉避免造假行为的发生。针对违约这一具体的现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引导学生分析自我条件和就业各类因素,避免没有主见、盲目攀比,签完协议后又不满意,反复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