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船山研究原文引用中的几个问题

2009-06-15张齐政

船山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问题

张齐政

摘要:青年学者在引用王船山著作原文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书名、篇名的错误;漏字现象十分严重;错别字较多;任意地增加、删减标点符号等。

关键词:青年学者;王船山研究;原文引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B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2-0014-03

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青年学者中研究王船山思想的人数在逐渐增加。笔者查阅了2001—2006年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研究王船山的优秀硕士论文19篇,涉及到了各个学科领域(其中哲学7篇、文学4篇、史学2篇、伦理学2篇、政治学1篇、美学1篇、其他2篇),其地理范围也分布很广(其中湖南8篇、山东3篇、北京2篇、湖北、江苏、陕西、吉林、新疆各1篇、不详1篇)。此外,据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显示,2001—2006年从事王船山研究的博士论文也有3篇。再以《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船山研究栏目2008年所发表的文章来看,共刊发船山研究文章12篇。其中青年学者的文章9篇(其中博士6篇、硕士3篇)。占总数的3/4。这说明了王船山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后继有人,也昭示着船山学的研究仍然有它的意义和价值,船山学的研究仍然是大有作为。

但是,在青年学者王船山研究原文引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因为工作的需要,在王船山研究文章的编校过程中,对引文都要逐字逐句对照原文进行校对,相对而言,对青年学者的论文原文引文的对照更是仔细。在2008年《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船山研究栏目中,青年学者发表的文章在引用王船山著作原文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书名、篇名的错误。如多篇文章把王船山的《诗译》误写为《诗绎》(张文涛:《苜斋诗话》的诗论构成及其儒学根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4期;胡国民:王夫之诗学“情景合一”论研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4期;徐峰:试论王船山的词学态度。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期);将《相宗络索》误写为《相中络索》(胡国民:王夫之诗学“情景合一”论研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4期);把《诗·采采苢芣》误写为《诗·采采芣莒》(张文涛:《苣斋诗话》的诗论构成及其儒学根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4期),等等。

2、漏字现象十分严重。王船山《诗广传·论宾之初筵》:“人有思色之道而色应之。与生俱兴,则与天地俱始矣。上古之未有酒……”在文章中变成“人有思色之道而色应之。上古之未有酒……”,中间漏掉“与生俱兴,则与天地俱始矣”两句话,共11个字,且又不用省略号(袁愈宗:论《诗广传》的思想内容,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期)。王船山《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于其上求形模,求词采。求比似,求故实;”在文章成为“于其上求形模,求比似。求故实;”中间漏掉了“求词采”三字(张文涛:《薑斋诗话》的诗论构成及其儒学根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4期);“如钝斧子劈栎柞,皮屑纷霏,何尝动得一丝纹理?”变成“如钝斧子劈柞,皮屑纷霏,何尝动得一丝纹理?”漏掉了“栎”字(同上);“艳诗有述欢好者,有述怨情者,《三百篇》亦所不废。”变成“艳诗有述欢好者,有述怨情者,《三百篇》亦不废。”漏掉了“所”字(徐峰:试论王船山的词学态度,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期);“操觚者即不惜廉隅,亦何向至作《懊侬歌》、《子夜》、《读曲》”变成了“操觚者即不惜廉隅,亦向至作《懊侬歌》、《子夜》、《读曲》”,漏掉了“何”字(同上)。《读四书大全说》(卷九·万章下篇),“则圣人之圣智既绝乎人事矣”变成了“则圣人之智既绝乎人事矣”,中间漏掉了“圣”字(陈宇宙、胡帆:王船山关于知识起源的理性追问,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期)。

3、错别字较厉害。王船山《诗广传·论何彼秾矣》:“虽弗之挟。而人疑其挟”变成“虽弗之挟,而人疑之挟”。将“其”字错写为“之”字(袁愈宗:论《诗广传》的思想内容,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期);《诗广传·论硕鼠》:“三岁贯之,而君民之义绝。则负末携帑以之于他国”变成“三岁贯之。而君民之义绝,则负末携币以之于他国”,将“帑”字错写为“币”字(同上);《诗广传·论君子于役》:“逃亡只中逸。固期十而仅五矣”变成“逃亡只中逸。故期十而仅五矣”,将“固”字错写为“故”字(同上);《诗广传·论沔水》:“敬书佣、弈客、驺人、童子之出入焉”变成“敬书佣、弈客、驱人、童子之出入焉”,将“驺”字错写为“驱”字(同上);《诗广传·论汾沮洳》:“然而尝试之矣”变成“然后尝试之矣”,将“而”字错改为“后”字(同上)。王船山《忆秦娥·灯花》:“残膏少,零红难待春宵晓。春宵晓,灰飞无际,更谁弄巧。”写为“残膏少,零红难待春宵小。春宵小。灰飞无际。更谁弄巧。”把“春宵晓”变成了“春宵小”,用“小”代替“晓”(徐峰:试论王船山的词学态度,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期);《凤凰台上忆吹箫·忆旧》:“念镜中霜鬓,人老渔矶”,变成了“念镜中双鬓,人老渔矶”,用“双”代替“霜”(同上);“指点棠梨春雨,犹应化白蝶双飞,孤飞也,寒烟冪蘑,灯火荆扉”,文章中被写成“指点棠梨春雨,尤应化白蝶双飞,孤飞也,寒烟冪历,灯火荆扉”,用“尤”代替“犹”,用“历”代替“屋”(同上)。《张子正蒙注·中正篇》“权者,善恶之审,轻重之准也。”在文章中变成了“权者。善恶之审。轻重之准则。”用“则”代替“也”(陈力祥:从王船山礼之经权思想管窥传统道德悖论的解决,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期)。《礼记章句-卷十,礼器》“各以行乎天理之自然而曲尽其宜”变成了“各以行乎天理之自然而典尽其宜”,用“典”来替换“曲”(同上)。而王船山在其诗学理论中所借用的佛教术语“现量”,则多次在文章中被误写为“限量”(胡国民:王夫之诗学“情景合一”论研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4期)。

4、任意地增加或删减标点符号。王船山《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变为“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在“情景”二字中多出了一个“、”(张文涛:《薑斋诗话》的诗论构成及其儒学根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4期);“‘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变成了“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僧敲月下门”后面少了一个“,”(同上);“《清商曲》起自晋、宋”变成了“《清商曲》起自晋宋”,在“晋宋”之间少了一个“、”(徐峰:试论王船山的词学态度,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期)。《诗广传,邶风》:“诗之教,导人于清贞而蠲其顽鄙”变成了“诗之教导人于清贞,而蠲其顽鄙”。在“诗之教”后面少了一个“,”,在“清贞”之后又多出了一个“,”(同上);“长言之,嗟叹之,缘饰之为文章”成为了“长言之嗟叹之缘饰之为文章”,中间少了两个“,”(同上)。《凤凰台上忆吹箫,忆

旧》:“依依旧家枝叶,梦不到岘山”变成“依依,旧家枝叶,梦不到岘山”,“依依”后面多出了一个“,”(同上);《续哀雨诗四首序》:“今兹病中。搜读旧稿”成为“今兹病中搜读旧稿”,中间少了一个“,”(同上)。《读四书大全说》(卷七,季氏篇)“史记称黄帝‘生而能言……”变成“史记称‘黄帝生而能言……”,将引号由黄帝之后移到了黄帝之前(陈宇宙、胡帆:王船山关于知识起源的理性追问,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期);《读四书大全》(卷九,万章下篇)“故孟子言‘圣、智之事”误为“故孟子言‘圣智之事”,在“圣智”二字中间少了一个“、”(同上);“学者乃以‘事学之”变成“学者乃以事学之”,省略了“事”字上面的引号(同上)。

在上述6篇青年学者船山研究文章的编校过程中,发现引用王船山原文出现的差错共达36处之多,平均每篇差错6处,其中一篇文章最多的差错为15处。这个数目相对来说还是令人吃惊的。青年学者在研究王船山思想时,为什么引用原文会出现如此多的错误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惧难。因为王船山的著作读起来很深奥,佶屈聱牙。十分吃力。所以相当多的青年学者产生了畏难情绪,不愿仔细认真地阅读原文,深刻理会原义,更不会去刻苦钻研了,而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或者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浮躁。在当今的学术评价机制中,尤其是在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机制下,硬性地要求每位教师每年发多少文章,而不是看文章的质量高低和文章的价值大小。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要去静下心来一字一句地啃王船山的著作,那是不现实的。于是。为了完成所谓的“科研任务”。有的青年学者便走捷径,不看原文,而是引用二手资料,以至于造成了诸多错误。治学不严谨。有的青年学者在引用原文时粗心大意,不仔细核对和逐字推敲。或者人为地改字、增加和删减文字,或者任意地改动标点符号。知识面窄。有的青年学者由于经历或者专业原因,造成了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弱点,对王船山原文中有的话不理解,有的字不认识,于是人为地想象,或者自己编造出错字错词。技术操作失误。由于现在普遍地使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王船山著作中的许多生冷偏字在计算机文字库中无法找到,甚至于在许多语言工具书中也无法查找。于是,有的青年学者便用相通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同时,用拼音输入汉字的方式也容易造成错误。同王船山著作的版本问题。笔者所用的是岳麓书社出版的《船山全书》作为标准,也许有的青年作者引用王船山著作原文的版本有所不同,中间存在差异;也许有的版本本身的校对就有错误。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青年学者在王船山思想研究中,一是要静下心来,吃得苦,耐得寂寞。把王船山的著作认认真真啃下来。读懂它,吃透它,然后在引用原文时才能得心应手,不会出差错。二是要严格遵守论文规范格式。在引用王船山著作原文时,一定要看原著,不引用二手资料,认真校对,逐字逐句核实,不要改动原文内容,哪怕是标点符号也是如此。三是要扩展知识面,增强古文功底。进行王船山思想研究,没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古文功底是不行的。因为汉字有其特殊性,每个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有的字形相近而含义则相差甚远。当然,有的汉字可以相互替代,或者有异体字。但是一不小心,就会出大问题。如上文所指出的以“币”来代替“帑”,以“驱”来代替“驺”;以“莒”来代替“苜”;以“历”来代替“厣”就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币”指的是货币,而“帑”指的是国库的钱财、公款,含有物在其中;“驱”是赶的意思,而“驺”则是指古代给王公贵族掌管车马的人;“莒”指的是地名,如山东莒县,而“苜”却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草本植物——车前子(草),两者意思相去甚远;“历”指的是经历,而“轣”则指的是“弥漫”的意思。与“历”完全不是一回事。

笔者之所以写此小文,一方面为船山研究有了后学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为青年学者研究王船山思想引用原文时的一些错误感到担忧。可谓是喜忧参半。指出这些问题,旨在引起研究王船山思想的广大青年学者的注意,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王船山思想的水平和研究质量。因为,王船山研究的希望毕竟在青年学者的身上。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