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科学发展观 树立科学稳定观

2009-06-15

学理论·下 2009年5期
关键词:树立科学发展观

胡 娟

摘要:科学稳定观的稳定,是以人为本的稳定,是积极的、适度的、可持续的稳定。要维护科学稳定的局面,不仅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教育,而且要有一个稳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稳定观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1—0005—0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发展的前提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但难以发展,而且连现有的发展成果也会丧失。因此,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就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着眼于创新稳定理论、开拓稳定思路、完善稳定机制、破解稳定难题,牢固树立科学稳定观,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稳定环境。那么,什么样的稳定才是科学的稳定?我们应如何赢得并维护科学稳定的局面?本文拟就这些涉及科学稳定观的基本问题略陈管见,以期引玉。

一、关于科学稳定观

科学稳定观应是对传统的静止、偏颇、失衡、循环的人治稳定观的否定,是对那种过分强调社会控制和维持现状的被动稳定观的改革与扬弃,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科学稳定观的组成要义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稳定应是以人为本的稳定。人既是社会稳定的主体,又是社会稳定的手段。社会稳定既是人生存的需要和目的,也是人发展的需要和目的;社会稳定既要以为人服务为核心,又要依赖于人这个主体和手段。离开人的核心地位,社会稳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维护稳定工作就会迷失方向。今天,我们讲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稳定观,就是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的辨证关系。倍加珍惜稳定,自觉维护稳定,坚持以人为根本,以人为目的,解放人、规范人、发展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出发点与归宿。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加快发展作为满足人的各种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长期稳定的根本手段,只有通过发展促进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看到稳定带来得实在的好处,看到现行制度、政策的好处,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下来。

第二、稳定应是积极的稳定。所谓积极的稳定,是指建立在社会正义基础上的,建立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基础上的,有利于支撑、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稳定。这是政治性问题,是“稳定”的颜色问题。一潭死水、万马齐喑,也算上一种稳定,但这种稳定是消极的、反动的,是以窒息发展、扼杀生机为手段维系的。如果无视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要求,而讲求什么“稳定”,则是缘木求鱼、粉饰太平,会导致社会生产力发展受阻、经济凋敝、政治腐败、人性扭曲、道德沦丧,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势必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社会将会失控、动荡。回顾人类发展史,这样高压下的稳定也曾闪现过,比如周厉王就曾“成功”地实现了“箝民之口”,但由于其倒行逆施,“稳定”和其作俑者都迅速淹没在人民群众革命的洪流中了。

第三、稳定应是适度的稳定。恩格斯指出:“平衡与运动是分不开的。”任何社会都会有矛盾和冲突,人类社会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真正的社会稳定,是在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不断克服社会各种不稳定因素基础上的稳定。这种动态的社会稳定,不是完全静止的、“一潭死水”的、封闭式的绝对稳定,而是一种充满流动机会和活力的、开放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可控有序状态的发展性稳定。因此,稳定是具体的、相对的,绝对稳定是“乌托邦”式幻想。既然这样,那么稳定就不应该强求一个水平,而应该有一个动态的标准,灵活的尺度。社会相对平静期矛盾相对较少,而社会变革转轨期问题肯定会多,这是社会背景因素;人口多的地方矛盾比人口少的地方复杂,这是人口因素;经济发达地区矛盾相对容易得到化解,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处置问题的手段就大受财力制约,这是经济因素;文明进程有先后,人们接受民主意识的速度有差异,这是民情及民风因素;京畿重地人们进京上访易,偏僻地区群众越级上访难,这是地域因素,等等。这些都从客观上决定了衡量稳定的标准绝不是唯一的、死板的,而应是切合实际的、应是适度的。所谓适度,就是必须承认基础差异,承认需要差异,就是稳定的标准和尺度要适合具体社会背景、具体时间、具体地域、具体民情。维护稳定就要在社会发展需要、群众实际需要和政府保障能力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否则,标准过高,则维护稳定的成本过高,“跳起来摘桃子”,勉为其难,难免会重心浮动,稍有不慎就会跌跤的。一些地方工作走样“变形”,发生过激现象;一些地方一味迁就糊弄,贻祸后人,这都是标准过高结出的苦果。反之,标准过低,听任不稳定的因素滋长,听任不稳定局面发展,就必然会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社会文明程度,影响发展的各方面。随着矛盾的升级、合流、积淀,一旦集中爆发则很难收拾,必将付出巨大的甚至是社会动乱、倒退等难以估量的代价,这是无视人民利益、无视政治责任的失职行为。

第四、稳定应是可持续的稳定。稳定和发展进步一样是人类的恒常需求,因此,稳定工作必须走可持续的路子,不能掠夺性使用稳定资源,维持当前的稳定不能损害今后维持稳定的能力。稳定的资源涵盖广泛,既包括执政者可以支配的物质资源,又包括政策、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类资源;既包括现实的党群、干群关系,又包括由历史积淀下来的维系文明发展的社会公平与正义;既包括社会管理者的稳定意愿,也包括人民群众思稳避乱的惯性等。对物质类资源应量入为出,适当运用;对精神类资源只能通过工作不断涵养,把维护稳定的过程当作换回民心的过程,最大限度减少民心流失。科学稳定观反对一切破坏可持续稳定的做法。不能片面强调稳定,窒息了发展和改革,否则就是自毁长城。现在有不少地方强调不管干事与否,只要不捅漏子、不抹黑就行,于是工程成了半拉子工程,校舍危房改造也不再考虑,所有的改革也都叫停。这样的做法,从根本上讲是追求或必然导致“一潭死水”式稳定,与“以发展促稳定”的宗旨是相悖的。不能一味地为“稳定”而“稳定”,否则就是因小失大,甚至是“饮鸩止渴”。决不能为了个别人的稳定,为了个别集团的稳定而伤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甚至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是伤害社会公正和道义。农户一家只应享有一份宅地,但为了息事宁人,一些乡镇会给个别人三、四份宅地,这是当官避事,慷他人之慨,慷国家集体之慨;某人为了泄私愤上访,状告村支书,为了“安之”,上级便“劝退”无辜被告者,致使该村邪气上升,狼烟四起,长期不得安宁。不能单纯为眼前的安宁,无视政策甚至法规,否则就是以后任为壑。本来不该接受安置的人员,却因访而安置,只是略施小计,每人缴上岗费三万元,三年后偿还──谁接任谁操心还款,此为典型的丧失党性甚至良知的行径。如此种种,表面上看,虽然可能实现个别时期、个别人、个别地方的“稳定”,但其伤害却是广泛的,是更深层次的,甚至是带根本性的。当前信访问题逐年上升,闹访倾向愈演愈烈,与这些错误的甚至可谓火上浇油的做法大行其道且局部已形成恶性循环是不无关联的。

二、应该怎样实现科学的稳定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发展阶段,大量的社会矛盾纷纷出现,社会稳定面临着日益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是严峻,越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沿着正确的方向,创新工作思路。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坚持运用积极、适度、可持续标准的正确方法,全面落实科学的稳定观。

第一、要加强“治本”,不断减少问题的发生。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总体素质,以此为立足点,全面推进我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要千方百计、坚定不移地谋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总引擎,是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之所在,也是维护稳定的所有动力之源。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具体问题的解决奠定充足的物质保障,才能促使人们以积极的态度看待面临的实际问题。要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基层工作。当前的当务之急是依法规范各级干部的行政行为,改进决策机制,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改进工作作风,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应该看到,在影响稳定的因素中,由基层组织、干部诱发的问题占的比重相当大,群众对此反映强烈,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净化思想,规范工作,强化监督。要教育广大基层干部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不做伤人气、损民利的事情。这样不但可以减少问题的发生,而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稳定工作因而也有了日益丰厚的可供依赖的“资源”。

第二、要加强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要对群众进行两方面的教育:一是民主意识教育。有了这种意识就能自觉加强对干部、对基层工作的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这是推动社会不断文明、进步,促进基层规范运作和干部作风转变强大的不竭动力,必须保护、教育、引导好群众的民主意识,使之不断强化。二是法制意识。要教育群众依法反映问题,按照新的《信访条例》规定程序反映问题,自觉避免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造成行政资源等的浪费。应该认识到依法惩戒打击借访滋事的违法行为,既是维护正常社会秩序、信访秩序的需要,也是教育广大群众树立法制意识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访渠道畅通,及时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公民全面理解民主权利:主张自己的权利不能损害他人的权益,不能损害社会秩序和法制这个最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支撑体。“天下无不可教之人,无可不教之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长期坚持不懈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收到成效。

第三、要坚持“向前看”的稳定工作方针。应该看到,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矛盾广泛发生期,又是社会大变革、大发展期,稳定的出路在发展,对由改革、发展引发的稳定问题也只能通过各级引导,积极妥善加以解决。要努力避免向后看、算旧帐的倾向滋长。必须承认,我们经历着一个全新的改革、摸索过程,其间出现了大量值得探讨的做法,不同程度地伤害了相当广泛的人群,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又是过去了的问题,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问题,离开当时的历史是具体背景,有现在的、更高层次的标准衡量,可能得出与当时截然相反的判断,如果眼睛向后看、算老帐,就会越陷越深、钻牛角尖、钻进死胡同。全面纠正不但力不能及,而且也没有必要,不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此类问题,应端正导向,引导人民着眼未来,正确看待,同时亡羊补牢,避免新的问题发生;对既有问题则只能立足现实,兼顾历史,量力补偿,在发展中谋求最终解决问题,或是通过时间的推移冲淡矛盾、缓和矛盾。应勇于承认错误,勇于相信群众,善于引导群众。

第四、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稳定工作应对机制。稳定工作应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工程,它提供给执政者的稳定信息是执政的宝贵资源。通过稳定信息的分析,及时了解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认真分析研究,然后加以妥善解决,社会的发展就有了积极的状态和较快的速度,而如果无视这样的信息,或者不能及时捕捉,正确应对,则行同盲人骑瞎马,是危险的。所以,要建立一整套机制,包括信息把握、动态监控、规范处置、快速反应等,把社会生活的各项异常信息及时纳入视野,筛选过滤,该个案解决的个案解决,该集中处理的集中处理,该调整政策的调整政策,及时有效化解各种不和谐的因素,最大限度地避害趋利,促进社会在和谐稳定中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树立科学发展观
解读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管理与价值观树立的关系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杜绝不良网络借贷
班级表扬日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作用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浅议思想政治工作者楷模形象的树立
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
浅探帮助英语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