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评价意义
2009-06-13蒲霏尹婷
蒲 霏 尹 婷
摘 要:本文对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句法特征、语义特征以及其中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和历时演变规律进行了考察研究,主要运用统计、举例的方法,描写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发现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语义特征除了邢福义先生研究得出的“表示某种性状的兴发”外,还具有评价意义,与其相应,其中的形容词也具有主观性,这在形容词语义特征的历时演变规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解释。
关键词:形容词动态化 兴发态 评价意义 主观性
一、引言
关于汉语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前人的研究中仅有邢福义先生在《语法问题思索集》[1]的《形容词动态化的趋向态模式》[2]中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他对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句法特征、语义特征都进行了共时的探讨。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更详细地描写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句法特征,继续探讨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语义特征和其中形容词的语义特征,考察形容词语义特征的历时演变过程。
二、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句法语义特征
(一)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句法构造
关于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句法特征,邢福义先生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来描述:“‘A起来——这是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模式。这一趋向态模式的构成,基本条件是形容词带上表示抽象时间趋向的‘起来。”[3](本文为行文方便,在后文沿用A来表示形容词)现在,我们来对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句法特征做更加详细的描述。
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基本句法构造形式是:形容词A+起来。如:
(1)根据遏制的原则,与法国接壤的国家都要尽可能地[强大起来]。(《全球通史·政治革命》)
(2)假使自己一旦真会[阔起来]的话,在一家不如一乡,一乡不如一城,一城不如一国……(俞平伯《身后名·人生不过如此》)
并不是所有“A+起来”的结构都是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如:
(3)婆娘只道是张三郎,[慌忙起来],把手掠一掠云髻,口里喃喃的骂……《水浒全传(上)》
例(3)中的“慌忙起来”不是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原因是它并不表示状态。这里的“慌忙”是修饰动词“起来”的状语,这里的“起来”是“起床”的意思。所以,在确定一个结构是不是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时,除了判定其结构特征是“A+起来”以外,还要确定“起来”的词义。这里,“起来”的词义必须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情况开始并且递进”。
还有一些“A+起来”的结构,虽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却仍然不是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如:
(4)方才到福善庵吃了四个饼子,便叫肚[疼起来]。(《警世通言》上)
例(4)虽然在“起来”之前有形容词“疼”,“起来”的词义也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情况开始并且递进”,但是,例(4)中的“起来”这一动词的语义是指向“叫肚疼”这个动宾结构的,而不是指向形容词“疼”的。综上所述,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形式特征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其结构必须是“形容词A+起来”;第二,“起来”的词义必须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情况开始并且递进”;第三,“起来”这一动词的语义指向其前面的A。
(二)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评价意义和其中形容词的主观性
邢福义认为,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表示事物由于时间和地点移位而兴发某种性状。[4]但是,除了表示兴发性状的意义外,我们发现,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还具有评价意义。
事实上,动词“起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这体现在“动词+起来”的结构中。如:“说起来,她也不是外人。”“想起来,人生不过如此。”
从下面的几个用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汉语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所具有的评价意义。如:
(5)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中华上下五千年·晋文公退避三舍》)
(6)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一些[壮大起来]的网络公司也在逐步引进管理专才,把管理让位于职业经理人。(《MBA宝典·网络热了,MBA就凉了》)
(7)即墨人都很钦佩他,守城的士气[旺盛起来]了。(《上下五千年·田单的火牛阵》)
虽然以上例子的评价意义不如“说起来,她也不是外人。”这样的句子明显,但是,我们仍旧可以看出上述句子是说话人对客观事物和他人的评价。例(5)中的“渐渐强盛起来”是对晋国现状的评价,例(6)中“壮大起来”是对网络公司现状的评价,例(7)中“旺盛起来”是对士气情况的评价。
汉语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具有评价意义,而其中的形容词A也有主观性。当然,这里的A仍必须满足邢福义提出的有级差的可以逐渐加强的性状的语义特征。但我们发现,A的语义特征并不限于此。还有一个至少与前者同等重要的语义特征,那就是A的主观性。“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语言的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根据语义特征,我们可以将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中的形容词A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描写人的主观感受的,如“高兴起来”“着急起来”等,这一类形容词明显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第二类是描写客观环境或事物的,例(5)~(7)都是这样的例子。虽然这些形容词是用于描写客观环境或事物的,但是都无一例外地包含着说话人的评价,例(5)中的“强盛”,例(6)中的“壮大”,(7)中的“旺盛”,都是说话人自己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性评价,都包含着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具有主观性。
汉语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中A的这种主观性在历时上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呢?在演变的过程中我们能否找到针对其主观性的某种解释呢?下面,让我们来关注一下A的历时演变。
三、“形容词+起来”中“形容词”的语义特征的历时演变
根据北大语料库的相关资料,据我们统计,在古代汉语词库中表示性状兴发的“形容词+起来”结构共计2983条。该结构从产生之初到民国时期,其中A的语义特征发生了重大的历时演变,具体演变过程如下:
汉语中“A+起来“的结构首先出现在北宋小说《话本选集》中。如:
刘官人酒量不济,便觉有些朦胧[起来],抽身作别,便道……(《话本选集·第三十七卷》)
据统计,宋代的“A+起来”这一结构运用得并不广泛,南北两宋的用例仅有6例,分别是“朦胧起来、鬼慌起来、痛起来、怒起来、焦躁起来、贪嗔痴起来”。其中A全部都是描绘人的感觉和情绪的形容词,如“朦胧”描写人的视觉感受,“痛”描写人的痛觉感受,“鬼慌”“怒”“焦躁”和“贪嗔痴”都是描写人的情绪。可见,A同时具有[+人]和[+感觉和情绪]的特征。
这一结构在元代也没有广泛使用开来。据统计,元代的“A+起来”用例只有4个,分别是:“焦躁起来(两例)、渐大起来、急起来”,其中的形容词除了有描写人的情绪的“焦躁、害怕、急”外,还有描写雨点的“渐大”。“雨”为一种客观事物,因此,A在此时有了[+客观事物]的特征。
到了明清时期,汉语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被广泛使用。根据北大语料库提供的语料,仅仅明代的用例就有273例,如“狠起来”“痒起来”“通红起来”“惊骇起来”“困倦起来”“喧闹起来”“狂荡起来”“越大起来”“鼎沸起来”等。其中A的特征有[+人]、[+感觉和情绪]和[+客观事物]两种。但后者仅有12例,如“乱起来”“齐整起来”“大起来”等,占所有用例的4.4%。
到了清代,汉语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用例增至760条,如“倔强起来”“混乱起来”“险峻起来”“枯竭起来”“潮丝丝的起来”等。具有[+客观事物]特征的A有28条,如“渐渐少起来”“昌盛起来”“暗起来”“渐次不足起来”“悠扬”“清雅”“强盛”“渐渐的热闹”“颇丰富”“黑暗”“充足”,约占所有用例的3.7%。
民国时期,汉语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用例有960条,如“冷起来”“汹涌起来”“冷淡起来”等。具有[+客观事物]特征的A有99条,如“昏黑起来”“十分热闹起来”“昏黑起来”等,约占所有用例的10.3%。
到了现代,汉语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中,A具有[+客观事物]特征的用例与A具有[+人][+感觉和情绪]特征的用例数量已大致相当。
由此可见,汉语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中,A的语义特征演变经历了从[+人][+感觉和情绪]一种语义特征到[+人][+感觉和情绪]和[+客观事物]两类语义特征的演变。后者的用例从元代才产生,此后不断增多,直到现代其用例的数量才与前者大致相当。也就是说,[+客观事物]这一语义特征很有可能是由[+人][+感觉和情绪]这一语义特征发展演变而来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汉语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中具有评价性意义以及A具有主观性。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形式特征、语义特征以及其中形容词A的语义特征和历时演变规律的考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汉语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的形式特征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其结构必须是“形容词A+起来”;第二,其中“起来”的词义必须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情况开始并且递进”;第三,“起来”这一动词的语义是指向其前面的A的。
(二)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语义特征除了表示兴发性状的意义外,还具有评价意义,与其相应,其中的形容词A具有主观性。
(三)历时地看,汉语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中,A的语义特征之中的[+客观事物]很有可能是由[+人][+感觉和情绪]这一语义特征发展演变而来的。这一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汉语形容词动态化的兴发态中的A具有主观性和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本身的评价性意义。
注 释:
[1]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
[2]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
87页到103页。
[3]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
87页,92页,88页。
[4]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
双月刊),2001年7月,第33卷第4期。
参考文献:
[1]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2]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
双月刊),2001,(4).
[3]邵敬敏.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
版社,1998.
(蒲霏 尹婷 成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