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是X”结构的元功能透视

2009-06-13黄姗姗

现代语文 2009年12期
关键词:结构

摘 要:“X是X”是现代汉语中颇具特色的一种结构,该结构使用灵活,功能丰富,既可以作为话语层面的投射,也可以作为思维层面的投射;既可以充当语篇的背景句、前景句,也可以充当语篇的中介句。“X是X”结构有很强的语篇衔接功能,在使用上较为黏着,与信息补足句之间的关系有详述、延展、增强三种。

关键词:“X是X”结构 应答投射功能 信息地位 衔接功能 逻辑功能

“X是X”结构,简单地说,就是以“是”为联系词,“是”前后的成分相同或主干部分相同的结构。如:

(1)好人是好人,就是不大聪明。(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

(2)无论乌鸦怎样用孔雀的羽毛来装饰自己,乌鸦毕竟是乌鸦。(名人网)

(3)春是春,夏是夏,秋是秋,冬是冬。四季的日子,那么清楚,那么分明,那么亲昵,那么让你难以忘怀。(倪萍《日子》)

由于该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直以来受到语言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系统功能理论被语言学家探讨并发展起来。它的创始人韩礼德(Halliday)认为,语言是一个意义系统,语言的性质决定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就语言系统而言,语言中的意义成分是功能成分用语言来认识、描述世界和世界中的事件。“元功能”是系统功能理论中的核心思想,主要是指概念、人际、语篇三大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理论的发展为研究“X是X”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观察可以发现,“X是X”结构在言语交际中有着丰富的功能。

一、“X是X”结构的应答投射功能

“X是X”结构是一个典型的口语结构,它不是凭空出现的,往往与上文有着某种联系。因此,“X是X”结构通常作为被投射的小句,对先行信息作出回答或反应。如:

(4)他坐在床边点头说:“我心里想什么,他都知道。马厅长毕竟是马厅长,说来说去还是马厅长。”我想:“丁小槐毕竟是丁小槐,说来说去还是丁小槐。”

“X是X”结构的投射功能可以体现在话语层面上,也可以体现在思维层面上。但话语层面的投射比较常见。如:

(5)丈夫:你的教育方法就是有问题,整天逼着孩子学习。

妻子:孩子就是孩子。不管着点儿学,靠他自觉能行吗?

(6)“我跟你说,我知道的总是比别人以为我知道的多得多,要不我能活到今天?”

“是,是,司令就是司令。”(《我的兄弟叫顺溜》)

有时,听话人的回应并没有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只是反映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思维投射。如:

(7)小林也一笑,觉得“小李白”到底是“小李白”,诗虽不写了,但那股洒脱劲还没有脱下。(刘震云《一地鸡毛》)

(8)贺重耘心里想:“命令就是命令,没有选择。”(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二、“X是X”在语篇中的信息地位

(一)“X是X”作为背景句

“X是X”结构可以在整个语篇中以先行句的身份出现,说明主体信息所处的语境或引出语篇的话题和信息扩展的方向。当“X是X”结构作为背景句出现时,通常位于语篇的起始位置。如:

(9)待着也是待着,晃着也是晃着,我索性把心里那点还没挥发出去的敏感间或惆怅一并写了出来,于是就有了这篇被我叫做《无题》的几页纸文章。(博文《当年我们叫作F4》)

(10)交情是交情,事情是事情,这个案子该怎么处理,还得按规定来。(济南廉政网)

(11)公是公、私是私,逢年过节厂商送点小礼,是人之常情。(刘墉《我不是叫你诈》)

在以上几例中,“待着也是待着,晃着也是晃着”“交情是交情,事情是事情”“公是公、私是私”,都出现在句首,或交代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引出下文事件的出现,对拓展和突出主体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X是X”结构作为背景句,通常需有后文接续。

(二)“X是X”作为中介句

语言使用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从信息结构的角度看,“X是X”结构在语言序列中具有中继性,通常总是要求有前接、后续两个部分。如:

(12)这孩子写毛笔字,点是点,捺是捺,横是横,竖是竖,写得还真不赖。

(13)他的英语说的真好,语调是语调,重音是重音,连读是连读,毫不逊色于地道的美国人。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在“先行句——X是X结构——后续句”这样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先行句传递的是一个新信息,“X是X”结构是对先行信息的展开说明,后续句传递的则是对之前信息的评价或总结。如果说,先行句和后续句表示两个信息板块,“X是X”就是信息板块的连接点,将先行句和后续句这两个不同的信息板块联结起来。

(三)“X是X”结构作为前景句

“X是X”结构在语篇中也可以作为前景句出现来说明背景信息引出的话题,拓展新信息。如:

(14)那一天,风是风,雨是雨,还响着雷。(戴厚英《闻捷之死》)

(15)我偷偷转过眼去看看他,只见他的脸红不是红,白不是白,亮亮的,像汗又像油。(戴厚英《人啊人》)

(16)清凉的空气里抖射着亮而喜悦的阳光,到处黑白分明的,光是光,影是影。(老舍《四世同堂》)

(17)在情感面前我决不会虚伪,决不会装模作样,决不会矜持,被感动了就是被感动了,喜欢了就是喜欢了,愤怒了就是愤怒了。(倪萍《日子》)

“X是X”结构作为前景句时,通常是对前文事物的展开描述,以便拓展新信息。

三、“X是X”结构的衔接功能

“X是X”结构的衔接方式可以分为词汇衔接、指称衔接和结构衔接三类。

(一)词汇衔接

1.重复

词汇衔接中最直接的方式是具有同样语义、同一形式的词汇在同一语篇中反复出现。

(18)我说:“疙瘩有时候也难免。他那个人,你知道的。”他叹口气说:“难免也是难免,但这么点事,你犯不着跟贾处长去说。”(阎真《沧浪之水》)

(19)尤其是住在顶楼的人们,鸽子回巢总要经过他们的老虎天窗,是与它们最为亲近的时刻。这城市里虽然有着各式庙宇和教堂,可庙宇是庙宇,教堂是教堂,人还是那弄堂里的人。人是那波涛连涌的弄堂里的小不点儿,随波逐流的,鸽哨是温柔的报警之声,朝朝夕夕在天空长鸣。(王安忆《长恨歌》)

采用词汇重复衔接的方式可以使语篇显得更加紧密、连贯。

2.泛指词

词语重复如果使用过多会给人以词汇贫乏、苍白无力之感,而泛指词的使用会减轻这种感觉,泛指词在“X是X”结构中的使用可以分为回指和下指两种情况:

(20)她说:“就算这个领导心怀宽广,那个领导就不一定了。人总是人吧。”(阎真《沧浪之水》)

(21)不错,在这年月,人人都该少管别人的闲事;象猫管不着狗的事那样。可是,见死不救,究竟是与心不安的。人到底是人哪,况且,钱先生是他的好友啊!(老舍《四世同堂》)

在例(20)中泛指词“人”回指,指上文提到的“领导”,在例(21)中,泛指词下指,指下文提到的“钱先生”。“X是X”结构中常用的泛指词有“人”“东西”“地方”“事情”等。

3.相似性

相似性包括正反两方面,既指“同义性”和“近同义性”,也指各种形式的“反义性”。如:

(22)从根本意义上说,国民党是最讲“人情”的,但决不能因“人情”影响政策,违反党性原则。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交情再深,也不能违反党的原则办事。(网评:贪官的“人情所困”给谁敲响警钟?)

(23)你想想,我能一撇巴掌把你放了不能?哥儿们的交情是交情,没交情我能来劝你吗?可是事情是事情,我不图点什么,难道叫我一家子喝西北风?(老舍《骆驼祥子》)

4.分类关系

“X是X”结构的衔接作用也可经词语的分类关系体现,可以利用词语在语义上的类属关系使一些词语相互替代或共同出现。一般来说,可区分为“上下义关系”“局部整体关系”和“集合关系”等。如:

(24)传是传,带是带,铲是铲,射是射,一个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基本功他都练就了。

(25)他像是一头从未见过的怪物,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整个五官是一堆奇形怪状的肉疙瘩扭挤在干羊皮般乌黑的脸上。

(26)他家可真大,客厅是客厅,饭厅是饭厅,书房是书房,卧室是卧室。(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

例(24)中“传”“带”“铲”“射”,都是“一个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基本功”的有机组成部分,例(25)中“鼻子”“眼睛”与“五官”构成了上下义场,例(26)中,“客厅”“饭厅”“书房”“卧室”与“家”是集合关系。

(二)指称衔接

“X是X”结构中的指称衔接方式可以分为人称指称、社会指称、地点指称、时间指称四种。如:

(27)那些明星,模特儿,确实光彩照人,可却是两不相干,你是你,她是她。(王安忆《长恨歌》)——人称指称

(28)鲁大海:(冷冷地)他在哪儿?

鲁贵:(故意地)他,谁是他?

鲁大海:董事长。

鲁贵:老爷就是老爷,什么董事长,上我们这儿就得叫老爷。(曹禺《雷雨》)——社会指称

(29)乌云说,那是那,这是这。(邓一光《我是太阳》)——地点指称

(30)“对,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离开了富恒的同事,都有一份尊严,不必在字里行间如此的踩人一脚,有失大机构的风范。”(梁凤仪《激情三百日》)——时间指称

(三)结构衔接

除了上文提到的词汇衔接、指称衔接等较为明显的衔接方式外,有时“X是X”结构在语篇中所起的衔接作用较为隐蔽,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认知、经验进行推导。如:

(31)现在她不过是范柳原的情妇,不露面的,她应该躲着人,人也应该躲着她。清静是清静,可惜除了人之外,她没有旁的兴趣。(张爱玲《倾城之恋》)

(32)田喜丹的姨妈:“这个农场就是已经倒闭多些年了,没人管理没人经营,在那空着也是空着,这样的话村里人一看有人买了村里人乐坏了。”(农博网)

例(31)中,“清净”是由“不露面的,她应该躲着人,人也应该躲着她”这一语句整合出来的意思,例(32)中也可以由“已经倒闭多些年了,没人管理没人经营”推导出“空着”的意思。与词汇衔接与指称衔接相比,结构衔接呈现出的是一种隐性、间接衔接的特点。

综上所述,“X是X”结构的衔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交际的需要在使用中采取不同的方式。

四、“X是X”结构的逻辑功能

逻辑功能指的是语言所具备的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语言单位之间逻辑语义关系的功能。虽然“X是X”结构有着丰富的内涵意义,有时也可以独立成句,但是在许多时候还是需要上下文提供信息支持,使表意更清楚明晰。因此,“X是X”结构常与信息补足句同时出现。“X是X”与补足句之间存在以下几种关系。

(一)详述

详述是对前句或基本小句中的某一成分给以进一步的说明、评论或举例。如:

(33)不过,洋鬼子毕竟是洋鬼子,无论怎样厉害也是野人,只要让着他们一点,客气一点,也就可以相安无事了。(老舍《正红旗下》)

(34)不要把清政府和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归到儒家思想,你根本就不懂装懂,建议多看几本书,中国人永远不会成为鬼子,中国人就是中国人。

例(33)中“洋鬼子毕竟是洋鬼子”是语篇中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意思,后续句是对作者作出这一评断原因的说明。例(34)“中国人永远不会成为鬼子,中国人就是中国人”后一分句是对前一分句进一步的说明,两个分句意思等同,构成详述关系。

(二)延展

延展是在前句或基本小句的语义之处,从正面或反面增加新的陈述,交代新的情况。如:

(35)现实中玄彬还是选择了漂亮的宋慧乔,不是金三顺,故事终究是故事,现实终究是现实。(网评)

(36)诗是好诗,就是长了点。

(37)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假若爱弥耳把一当作二,我宁可杀了他!(老舍《新爱弥尔》)

例(35)是从正面增加新的陈述,例(36)是从反面增加陈述,例(37)则交代了新的情况,它们都是延展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增强

语义的增强是一个句子(或小句)给另一个句子(或小句)提供有关时空、因果、理由和方式等方面的信息。在句子中,相当于以小句形式出现的状语。如:

(38)我知道“冬”毕竟是“冬”,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我又知道“冬”只不过是“冬”,北风和霜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的统治这大地。(茅盾《冬天》)

五、结语

综上所述,“X是X”结构是汉语中使用颇多且具有特色的一种结构,形式简单,语义凝练。由于结构本身的自足性较弱,通常与先行或后续句搭配出现,因此作者往往使用“X是X”结构来总括上文或引起下文,使得“X是X”结构在语篇衔接、语义扩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常新光.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8.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郭圣林.现代汉语若干句式的语篇考察[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

系,2004.

[5]邵敬敏.“同语式”探讨[J].语文研究,1986,(1).

(黄姗姗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150025)

猜你喜欢

结构
Feuerbach定理中的伪圆结构及一般性推广
Feuerbach定理中的伪圆结构及一般性推广
2017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发现“结构一样”,积累“基本图形”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挖掘对称结构,简化解题过程
盘点八大奇葩的心形结构
半包围结构
观察题目结构构造函数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