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接触与语言变异
2009-06-13杜楠
杜 楠
摘 要: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能自给自足。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由于不同民族的相互交往,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必然会带来语言的接触和变异。本文以汉语为出发点,主要讨论了中国与亚洲其它地区以及欧美地区的文化接触和语言接触情况,并探讨了随之产生的语言变异现象。
关键词:文化接触 语言接触 语言变异
一、绪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种文化的变迁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史。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碰撞与融合是引起文化变迁及语言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曾经说过:“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物和交际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接触与融合是语言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语言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一个民族要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化,都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语言文化的精华,并以此作为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若单纯地继承传统语言文化的精华,而拒绝接受外来语言文化的优秀元素,民族语言文化便难以得到良好、全面的发展。
汉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推动。周秦以来,中华民族原有的文化传统虽然绵亘不绝、一脉相承,但中华文化在与外域文化的不断接触中,也在一直不断地接受外域文化的冲击和渗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目前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同时也加速了世界范围内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总之,语言文化的接触与融合使世界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也增加了人们更广泛、更频繁地进行语言文化交流的机会。本文从汉语出发,主要讨论了中国与亚洲其它地区和欧美文化的接触情况,并探讨了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语言变异现象。
二、中外文化接触与语言变异
在中外文化中有全局影响的大规模的文化接触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汉魏至隋唐期间与印度佛教文化的接触。这次接触最明显的结果是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格局,使原来主要以儒、道两家对立互补构成的格局变成了儒、释、道三家鼎立互补的格局。第二次是以16世纪末为开端至今仍在继续进行的与欧美各国(包括受欧美影响的日本)的文化接触,其主要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社会思想和科学文化的激烈冲撞,中国文化在这一接触冲撞过程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最终将有利于建立起中西文化对立互补的新格局。
(一)与亚洲其它地区的文化接触及产生的语言变异
“语言的接触和融合,一般都是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相伴随的,文化的差异及文明程度影响着语言接触及语言融合的方式和进程。”(邢福义,2000)
公元6世纪至9世纪,日本向中国派遣了4次遣隋使和19次遣唐使,中国也有鉴真和尚等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盛唐文化。此时传入日本的是长安一带的汉语音,日本称其为“汉音”,中国的《切韵》《唐韵》《广韵》和《韵镜》是当时日本音韵学者将汉字转换成日语读音的蓝本。日语的假名其实几乎都是模仿的中国汉字,现代日语里也有汉字,而且有些字的意义仍然与现代汉语一致。1981年日本政府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就收入了汉字1945个。
汉语的外来词主要来自梵文、波斯文以及日文,其中有十分之一的外来语都源自日语,这中间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词汇占了70%。而且汉语对日本汉字词语的借鉴目前仍在继续。从根本上说,日本人不仅将西方知识翻译成汉字传递给了我们,而且让中国认识到了世界的面貌,敞开了向世界学习的大门。在语言上,日语过去、现在都有对中国产生了积极影响的一面。例如“電子 denshi(electron)、動脈 dōmyaku(artery)、原子 denshi(atom)、百貨店 yakkaten(department store)”等。
据史料记载,朝鲜半岛早在新罗、高丽、百济三国时代就已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当时三国广建学校,推行儒学,实行科举,并遣僧侣、学者入唐求学,类似日本的遣唐使。据统计,韩语中52.47%的词汇是汉语借词,汉语借词成为了该语言系统的主体。
随着中韩日建交,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频繁,大批韩、日留学生来中国留学,韩日电影、电视剧、歌曲等为很多中国人所喜爱,于是,韩日语中也有一些词汇进入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年轻人常常用“韩流”“日风”来形容因受韩国、日本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风格。从韩日借入中国的词语,如:
地缘:因生长在同一地区而产生的关系。在韩国,这种学缘地缘关系渗透到各个阶层,下到普通百姓,上到政客官吏,在日常生活中无不受这种关系的影响,由于这种风气造成了一些不合理现象,因此也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申恩淑,2003)
名唱:唱歌唱得非常出色的人,著名歌手。
合乘:一起坐一辆车。
竹盐:在竹筒里倒入盐反复用火烤而成,可药用,可美容,在韩国有竹盐系列产品等。
另外,据统计,越南语中70%以上的词汇是汉语借词。(舒雅丽、阮福禄,2002)。
(二)中国与欧美的文化接触及产生的语言变异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法国人曾经很幽默地把一切与礼仪有关的繁文缛节等叫做“chinesery”,英国人把为了顾全对方面子而当时不表示出异议的行为叫做“Chinese compliment”(中国式恭维)。
明末清初,中西方文化发生了第一次真正的接触,两大文明进行了首次碰撞。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其实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涉及的范围包括数学、物理、天文、历法、地理学等。在这一过程中,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说,入华传教士和中国学者合译的著作有300多种,少数汉语水平较高的传教士甚至还用中文写作。明清间传教士所撰的中文著作有700多部,其著作中已经出现了“沙发、坦克、马达、轮胎、啤酒、苏打、巧克力、三明治”等词汇。这些传教士对中文词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渐频繁,欧美电影、电视剧、音乐等在我国广泛流行,与此同时,如“WTO、APEC、CBD、ATM、NMD、CEO、DNA”等外来缩写字母词;“酷”“秀”“克隆”等英文音译词,以及“伊妹儿”“美眉”“灌水”等时尚新词,开始大量涌入现代汉语,其使用的领域也渐趋广泛。
文化交流是平等、双向的,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思想文化也在影响着西方。早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物态文化,比如丝绸、瓷器、漆器、茶叶、稻米、制糖术及四大发明等。文化的接触与语言的借用是同步发生的。这一文化输出的过程可以从语言中得到考证,如英语单词“tea”就取自中国福建厦门话“茶”的口音[te],后来演变成为“tea”。由于汉语的特殊性,尤其是书写的特殊性限制了汉语的外出,一些汉语词汇生命力并不强。毛主席的“纸老虎”被翻译为“paper tiger”,在政治界被广泛使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小龙主演的电影风靡美国,使表示武术的“kung-fu”“shao-lin”“wu-hsia”等词传入欧美。随着尼克松的访华,代表中国特色的事物也进入了西方,如“Mao-collars”(中山领)、“Maotai”(茅台)、“Renminbi”(人民币)、“putonghua”(普通话)等等。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使各国经贸往来、政治往来更加密切,而这些活动的必然结果是带来了语言文化的接触与融合。随着中国产品出口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蔬菜、食品、衣物、动物、用品等的名称也进入到了欧美词汇系统中。据相关统计,英语从汉语中借用的词语高达1191个,由此可见,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也是极其广泛的。
三、结论
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体系,构建和谐文化应以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的接触与融合为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的语言文化发展需要从多样性的异质文化中吸取灵感,这也是人类语言文化交流所必需的内在冲力,并且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为这种内在冲力转化为对象化的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所做的探索只涉及有限的若干问题,期待更多学者能在理论上有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安宇.冲撞与融合—中国近代文化史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舒雅丽,[越南]阮福禄.略论双音节汉越词与汉语双音节词的异同[Z].上海: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的发言,2002.
[5]许国璋.论语言和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邹嘉彦,游汝杰.语言接触论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杜楠 山东烟台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26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