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技巧杂谈
2009-06-13梁天万
素质教育时代,高考作文逐渐倾向综合性、高素质要求的命题方向,在此间,技巧依然是不容忽视重要问题,本文就试图从高考作文的真实、点题和审题三个方面对其做一阐释。
一、真实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不管是纯正的文学作品,还是实用性极强的应用文体,还是用于考试的应试作文,都由于作者能将真心真情真思以诚挚的态度借文字传达给读者而从众多平庸的文字中脱颖而出,深受大家的青睐。但文章所写内容的真实,所抒感情的真实,这一切均来自于人内心的真实,来自于内心纯净、善良、博爱的思想与人生素养,所以,谈为文的真实,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做人的真实”,那么,何为“做人的真实”呢?
所谓“做人的真实”,笔者认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做人的真实体现在拥有一颗善良之心,这也是真实做人的前提。由于善良,所以爱憎分明,各种最本真的教养和个性会在第一时间被激发出来,这些最真实的情绪或情感便成为写作的动因,所以,为文的真实首先在于为人的真实。
其次,具有细致入微体察世界的耐心。一个始终对外部客观世界保有新鲜感和好奇心的人,会比一个在生活中循规蹈矩、老气横秋的人更容易捕捉到生活的精彩,或以物喜,或以己悲,全是写作的必要准备。
再次,做人具有平和的心态。现代社会中摆在人们面前的诱惑多而又多,金钱、地位、名誉等极容易使人的灵魂在精神世界的航道中迷失方向,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对于写作来说也极为重要,因为这种不平衡的心态很容易在写作的过程中瞬间挣脱理性的缰绳而到处撒欢。
因此,凡是能够打动读者心扉的文章必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也只有具备了真实的人格品质,才能进入点题和审题等具体的写作行为之中。
二、点题
高考作文有一定的“功利性”,即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获得较高的分数。考生首先要过的便是“审题”关,即自己的作文在立意和主旨方面是否符合题目的意旨和要求,是否体现了每种文体的写作特点。有些同学的作文写得很“含蓄”,以至于令阅卷老师摸不着头脑,“读不懂”,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缺乏点题,如果作文已经写就,却发现主旨不清,中心不明,或者立意有些偏,那就要采取补救措施,具体来讲有以下一些办法:
开篇点题。即在首段便开门见山地点出本篇文章的主旨,如果是材料作文,最好由材料引入,然后适当进行转换,再点出自己的中心,这样便于在第一时间让阅卷者获知自己全文的中心和大致内容。
段首或段尾点题。在文章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一定记得在每段开头即点明本段的意思,下文继续阐述。而如果作文已经完成,却发现主旨不太明确和突出,因而有偏题背题的嫌疑,那么此时的补救措施一般是在段尾点题,每段的最后一行一般多少会有一些空白,点题句只需概括本段的意思,或结合作文题旨进行深化、延伸和拓展,有些偏得较厉害的段落还应该考虑到要切题。另外还应注意这些点题句之间的联系,如有些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有些段落之间是递进关系,而有些又是总分关系,在点题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不仅使文章更深刻,主旨更明确,同时也使结构和思路更清晰。因此,恰到好处的点题也是文章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审题
前面谈到点题,那是考生在作文完成后发现存在表达问题时的补救措施,但其实在考场作文时,一部分学生是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存在审题方面的问题的,因而便无从“点题”,更无法使自己的作文“起死回生”,因为这样的文章“病”在源头,即审题。下面重点谈谈审题的要求。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由于其自身的命题规律和特点,因而其审题要求不尽相同,但作为高考作文题,它们的审题有一些共同的方面。这三种作文题中,材料作文的审题有一定难度。
审命题意图。材料作文一般是借助于文字、图表材料来考查应试者的理解能力,这种理解能力是综合的,浅的层面是指对材料内涵的理解,对作文要求的理解,更深一层来讲是指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因此材料作文的命题意图一般为:借文字和图表材料为考生限定写作范围,提供一定的写作思路和角度,激发其写作热情,考查其认知和感悟社会的能力,进而达到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最终目的。基于此,一篇文章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因此,审命题意图十分重要。
审材料主旨。不管是文字材料还是图表材料,一般都会有一个相对集中和明确的主旨,或者是寓意,或者是中心,或者是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准确理解了每则材料的内涵,也便为作文找到了准确立意的方向。
审作文要求。如果说命题意图和材料主旨是作文的“隐性”要求,那么作文要求便是“显性”要求了,因为作文要求中一般会有对立意的范围和角度、文体、标题、材料的使用与否及字数的限制,准确掌握了这些刚性要求,便不至于“撞到枪口上”了。
总之,真实,点题,审题是高考作文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三个问题,他们与文章内容上的材料取舍以及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具体的表现手法等之间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就要求在具体的高考作文教学中,“教”和“学”都必须重视这三个方面与其他方面的完美结合。以此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并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梁天万 甘肃省白银市第八中学高中7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