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育的一点看法

2009-06-13徐孝义王雪艳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个别指导教学内容教材

徐孝义 王雪艳

一、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1.内容更新快

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继之而来的是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教学思想的更新,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无论对施教者还是对受教者都存在一个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潮的重新认识与提高的问题。

2.层次性强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策略,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设计,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3.实践性强

理论知识要充分联系实际操作,信息技术教育比以往任何一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理论知识特别是软件应用,如果单凭课堂讲解或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还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1.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1)信息技术课程的位置。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2)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a.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b.信息能力。c.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d.信息道德。(3)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2.明确教学设计

教学要提高课堂效果,必须优化设计。我主张“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反复循环,逐步深化”。即在教学中要充分研究大纲、教材,了解自己的学生,针对自己学生的状况,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在设计中要整个学期的课程一起设计,要敢于打破教材、大纲,根据学生状况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然后分成小的目标加以实施,将计划落到实处;目标之间相互联系,又有重复,这种重复不是单一的重复教学内容,而是通过新的主题强化学过的知识技能;定期总结提高认识,深化教与学的过程。

3.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1)打破教材结构,激发学生爱好。打破教材结构就是教师不需要完全按照书本教学内容的次序,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需要把一些内容,如章、节或知识点重新组合。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领悟和把握程度是有很大差距的,假如每一节课都同样地要求学生完成相同的任务,或演示一遍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会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反应慢的学生消化不良的情况。

(3)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演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就可以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大大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4)设悬念,提高求知欲。设悬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先设计安排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

(5)开展小组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时需要采用小组活动。把学生分成一些固定的小组,通过小组内的分工合作与小组内的竞争,促进学生把握知识与提高集体活动的能力、学习的自主性。

(6)实行个别指导。在实施全班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听懂了,但有极个别学生听不懂或是不太懂。上机实习过程中,对这些学生实行个别指导。

总之,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能,真正把素质教育推向前进。 ■

猜你喜欢

个别指导教学内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培智三年级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案例
培智中年级生活适应校本课程的案例分析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