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好信息技术课

2009-06-13惠超群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反思课程改革信息技术

惠超群

摘 要:本文通过一个教学案例,分析什么是信息技术课,应该怎么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 教学 反思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演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下面通过一则案例来进行探讨。

《在PowerPoint中插入声音》这节课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尝试,将信息技术教学与语文有机地整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教学思想。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在如何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探讨新教法上做了大胆尝试。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在PowerPoint中插入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在PowerPoint中插入声音及声音的播放控制。(新授内容)

2.实践应用插入图片、背景、设计版式、艺术字、自定义动画(已有知识),制作声形并茂的配乐古诗演示幻灯片。

【教学设计】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课所教授的是四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PowerPoint的制作技巧,所以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利用“对抗赛”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会发现配有音画效果的朗诵显得更好一些,从而产生制作这样的作品的欲望。

2.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复习制作配乐古诗所需的工作,明确本课所学内容——插入音乐与动画的设置——在其中的位置,并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自主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在解决问题中加深理解和印象。

4.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5.作品展示(互相点评)。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进行一次对抗赛,比朗诵古诗!谁愿意接受我的挑战?(请两位同学来朗诵古诗。)

师:该轮到我了,我可有绝招。(教师配合制作好了的《望天门山》课件来朗诵。)怎么样,我和他们谁朗诵的更好?

生:老师的好,因为老师的朗诵有音乐、有配画。(可能有的同学会指出比赛不公平,如果他们也有这样的作品来配合,他们就可以超过老师。)

师:那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个这样的作品,然后我们再来一次对抗赛,看同学们能不能超过老师?

师: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这样的作品,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生:(自由发表意见)选好古诗;理解意境;配好画面;选好音乐;设置动画;分工合作等。

师:选古诗、理解意境、插入图片我们已经在前几节课学会了,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插入音乐与动画的设置。下面通过给定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师:老师出一个小实例考考你们。老师在制作这个作品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几个问题,如:声音不能背景播放;古诗的出现顺序不对;诗句不能自动出现等。谁愿意帮我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印象。)

(学生解决教师准备的一个个小难题。)

师:看来同学们是真的学会了。刚才你们说要“分工合作”来制作,现在就分分工吧。

(学生积极讨论如何分工。)

师:你们小组是怎么分的?能跟大家说说吗?

生:监制:×××;音响:×××;朗诵:×××;制作:×××。

师: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把好的方法发表在古诗论坛中和大家交流。

(学生开始以小组的方式分工合作,老师深入到各小组中协助学生完成作品。)

师:下面来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好吗?哪个小组先来?(一共找四组进行展示。)

师:哪个小组来评一下这组同学的作品?请说出原因?

生:回答

师:帮助学生总结和梳理知识,改善作品。

这次教学,学生始终处于在强烈的学习兴趣中,不断探讨,不断创新,生动、形象的课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是一门朝阳学科,它一兴起就在飞速地发展,它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大胆改革,积极投身于教改中,具有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教师不再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互相学习,获取知识。

一、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认为计算机是一个很深奥的东西,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更有在农村小学学生害怕操作计算机,怕把计算机弄坏,要他赔偿,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操作。

二、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计算机操作同学们学得特别快,也很容易接受,有的东西尽管老师没有介绍,通过同学们自己上机摸索也能很好地掌握操作方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电脑不是学出来的,是玩出来的”,它的确有一定的道理。通过学生自主摸索掌握知识点,自己在操作中发现操作方法。还可以请最早做出的同学教全班同学操作(当小老师),这种问题的提出,给那些电脑操作爱好者很大的刺激,他们马上钻研、探讨,同学们学习思路敏捷,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因为往往那些电脑操作爱好者,同时多数又是那些上课喜欢自由者),这样使得整个教室学习气氛活跃,当小老师,将他的操作方法演示给全班同学看。计算机教师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形式要多样化,让同学们开心,学东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我鼓励学生“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创设了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情境,因而引出了不同的学习结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探究发现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用“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的现代教育理念组织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

总之,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充分把握教材特点,利用这门学科特有的动手、动脑机会多的优势,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科技学科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张义兵.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朱云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中国电化教育.2002

4.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猜你喜欢

反思课程改革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