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生听力障碍成因反思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2009-06-13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反思措施

朱 彬

摘 要: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的障碍因素表现为语音、语调不准,词汇量受限,背景知识匮乏,缺乏有效的听力技巧,长时间听不懂而导致的兴趣不足等方面。笔者对听力课教学进行了反思: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扎实的语音、语调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听力技能的培养,形成有效的听力策略;注重阅读教学,丰富语言文化知识;重视专有名词的教学;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良好听力习惯的培养。笔者对每一条教学反思都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听力能力障碍因素 反思 措施

在实际听力教学中,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往往用听力练习代替听力教学,机械地采用“呈现题目——听录音——核对答案——再听加深理解”的模式。学生在这样的听力训练环境中,听力能力越来越弱化。

一、听力心理障碍产生的因素

学习者听力困难由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

(一)语言因素

1.语音因素 部分高中学生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语音训练,缺乏必要的语音知识,对英语语音知识知之甚少,对音素分辨、略读、连读等语言形式难以区别。

2.语速因素 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的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

3.英语语音差异因素 英美英语除了词汇上的差异外,在读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的差异,产生了听力障碍。

4.词汇因素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生词,影响了听力的顺利进行。

(二)非语言因素

1.传统教学的影响 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我国的英语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听力测试题型比较单一,教师通过简单的机械训练加以应对。这种考核形式导致了教学中轻视听力的现象,形成“聋子英语”的被动局面。

2.文化差异的影响 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概念的不同理解,有时甚至引起误解。

3.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种情况是学生过于自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超过了本身的水平和能力。另一种情况恰恰相反,学生对自己的听力水平不自信,精神高度紧张,妨碍了听力水平的正常发挥。

4.不良听力习惯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的听力习惯是试图听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停下思考,妨碍了对下文信息的识听。

5.缺乏英语思维的影响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许多同学缺乏“英语思维”,听力理解过程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影响了听力理解速度。

二、听力教学的反思及应对措施

以上列举的种种障碍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听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把排除影响学生有效听力的障碍因素作为当务之急。

反思一:课堂教学从根本入手,激发学生听力爱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对英语听力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听力爱好的起步阶段。

措施一:课堂听力教学应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听力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听力课前对单元相关主题进行大量的热身活动,既降低了听力的难度,又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措施二:教师应该选择多样生动活泼的补充听力材料,不断变换训练方法,使学生常保持新鲜感,以产生强烈的兴趣。

措施三:充分利用英文歌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音乐人人都爱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提高听力,能够事半功倍。

反思二:教师应彻底改变过去陈旧的听力教学理念,还学生一个精彩纷呈的听力空间。任课教师要不断反思过去教学中陈旧的、过时的方法,进行教学创新,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创设一个适宜学生听力发展的空间。

措施一:教师尽量用英语授课,加强听说教学的力度,彻底改变纯用汉语的翻译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

措施二:利用多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课后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练习机会。例如:听并且学唱英语歌曲、看英文对白的影片、收听电视台的英语节目等。

反思三:扎实的语音知识是高效听力的基本储备。扎实的语音知识是听懂任何一门语言的基础,学好音标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措施一:加强英语语音知识教学,严格把好音标关。

措施二:在正常语流中训练语音。把语音的训练融入到日常用语和对话材料中去,会有效消除学生为训练语音而只练语音的枯燥感和厌倦感。

反思四:听力策略与技巧的培养应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理解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续、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

措施一:精听与泛听相结合。泛听就是广泛地听,是提高听力水平的主要途径。精听是逐字、句、段认真、反复听,直到听懂全部内容。

措施二:加强听力技巧的指导,提高短时记忆能力。提高短时记忆,可尝试以下方法:①重点记忆法。读题时确定记忆的重点,捕捉主题句、关键词。②复述记忆法。即在平时训练中在听完对话或独白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其主要内容。③边听边做笔录,抓主要内容。

反思五:注重阅读教学,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英语学习是一种跨文化学习,因而教师应加大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含量,寓语言教学于文化教学之中,给学生更多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阅读和听力同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实践过程,两者有很大的共性,提高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措施一:除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外,还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各种题材、各种背景的材料,让学生广泛地阅读;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各种文化知识背景的影视作品,丰富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措施二:阅读相关内容的中文版书籍,了解、积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反思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特别重视平时不在意的英语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的教学,扫清学生听力障碍。

措施一:掌握一定量的构词法,能有效扩大词汇量。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单词,例如:合成记忆法、构词分析法等。

措施二:遇到人名、地名要有意识地加强背诵、记忆,并且要反复记忆;再通过观看影视作品,能快速记忆这些专有名词。

反思七: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是落实英语素质教育的长远大计。一旦学生养成了终生听力的习惯,一切障碍将迎刃而解。

措施一:保持良好心态。在听音过程中,需集中注意力,但不可紧张。遇到听不懂的语句不要慌张,始终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

措施二:用英语思维。听的过程中应避免将每个词句译成汉语,逐渐培养用英语思维,节约时间,提高理解的准确性。

措施三:适当记录。在听的过程中做简要的记录很必要,减少记忆的负担,加深对听力材料的印象。

措施四:带着问题听。在听每段对话、独白前,抓住一切机会浏览试题,以便有的放矢地取舍信息,提高准确性。

综上所述,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思维理解过程,听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技能。成功的听力理解源自听者的语言和背景知识储备以及有效的听力技能。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掌握提高听力的正确、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此外,听力课堂可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文、图、像的视听觉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让学生的听力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杨茜.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索和实践[J].外语界.2002.(2)

4.陈秀云.英语听力技能与培养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

猜你喜欢

反思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