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探析
2009-06-13闫松蓉
闫松蓉
一、幼儿攻击性的行为表现
幼儿攻击性行为过去较少,现在似乎有所增多。他们动不动就打人,不会说理,使其他小朋友都很害怕他们。如果老师当时没有制止他们的这种行为,任其发展,那这样的事件将会愈演愈烈,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
直接攻击指将攻击直接指向阻碍达到目标的人和物。幼儿直接攻击通常表现为踢人,打人来表现自己的愤怒。如果不能直接攻击阻碍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则会把攻击行为转向攻击其他替代物,寻找“替罪羊”,这种情况称为转向攻击。幼儿期正是人格的塑造期,攻击性倾向严重的幼儿往往会形成以后的人格缺陷。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归因
1.社会环境因素。由于当今家庭向核心化、小型化发展,儿童的交往环境大大受到限制。同邻居伙伴交往明显减少,不利于儿童社会化、电视成了儿童在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儿童对电视节目不加选择、缺乏指导,电视节目中的一些暴力行为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这大大地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教养者因素。教育家陶行知说:“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家庭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教育场所,抚养者的教育态度与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比如,“难带型”的婴儿,其攻击性行为并不直接因其气质类型所致,而是抚养者过多地采用规则、要求等控制手段,使婴儿形成急躁、易怒、易反抗等特征,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倾向。
另外,幼儿园教师教养方式是否恰当,也是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因素。例如在培养幼儿的合作性上,教师不时强化幼儿争强好胜的心理和挑战行为,采用的语言如“看谁做得好”、“看谁跳得最好”等。在不少教师看来是一种“竞争性”,实际上,攻击性与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性完全是两码事。有的教师对幼儿的过失性行为,很少作细致的分析,常常把它一概归为思想品德问题,往往采用否定性的口语来矫正幼儿的言行,甚至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从反面对幼儿进行限制和干涉得较多,而从正面教育和引导得不够。
3.被攻击者因素。当攻击同伴时,大多数幼儿表现为哭、向老师“告状”等消极行为。根据帕特森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一个儿童猛冲过去,去抢另一个儿童的玩具时,若被攻击者作出哭、退缩或沉默的反应,那么这个儿童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的儿童。也就是说,被攻击者的消极反应强化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治策略
1.减少环境刺激。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性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的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人欢迎。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的榜样学习的愿望。
2.给予榜样示范。研究表明,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更多地运用攻击性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想到的解决方法少于一般儿童,而且是因为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所以对于这种幼儿,我们可以给予榜样示范或直接教给其正确方法。一方面,成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或恶意攻击,使幼儿从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另外一方面,对孩子的行为应及时进行矫正,即使其动机可能是善意的,如“打抱不平”等。但应该注意:矫正的重点不在于训话、批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而关键在于使孩子及时明确非攻击性行为的方式方法。
3.寓教育于游戏。独生化的社会影响,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过度保护”的教育态度,忽视了孩子们探索周围世界的种种正当需求。家长不能满足和支持孩子干能干的事,去克服能克服的困难,去作切合实际的探索。而游戏能使幼儿获得经验,满足心理需求,被压抑的情绪得到充分的发泄。游戏对幼儿情感的满足和稳定性有重要价值,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的是一种成功感和胜任感。幼儿的各种感情,积极的,消极的都需要得到表现,游戏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安全妥当地表现自己感情的途径,从而驾驭、控制了不友好的、甚至攻击性行为。
4.培养被攻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根据帕特森的“消极反应会强化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点,应有意识地教给被攻击者自我防御的能力。如:当对方盯着你看,想打你时,你可以提醒他不许打人,或者直接把他的手推开。如果没有察觉对方的攻击迹象,而冷不防受攻击时,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甚至予以适度的反击。
幼儿时期是实行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应该采取正面引导和教育,切忌用粗暴的方式惩罚儿童,要善于培养他们的爱心和与人为善的品格,铲除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土壤,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