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奶奶带孩子
2009-06-11童一妈咪
童一妈咪
都说现在中国的孩子最幸福,祖辈都特别疼爱孙辈,尽力帮助儿子、女儿带孩子。到了德国才发现,原来西方的老人也和中国的老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虽然都很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但在儿子、女儿有了小宝宝后,也总是最先伸手相助!
欧洲现在大家庭很少了,老人不是自己单独住,就是住养老院,但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都在积极地帮助带宝宝。尽管爷爷奶奶可能只是每天开车来照顾孩子几小时,分得更清楚的可能还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我相信老人爱孩子的心情普天之下是没什么分别的。
我们家的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童一的姐姐由外婆经常关照,童一则由奶奶照顾得比较多。奶奶不仅全身心地帮我们带孩子,童一爹出差时,老人还很积极地烧饭、洗衣、遛狗,里里外外俨然是一把手。(邻居家也是祖孙三代住在一起,老人不仅照顾花园,还经常接送孩子。节假日里,全家人经常开着两辆车一起外出,其乐融融。)
童一奶奶是个很讲原则的人,她的三个儿子或多或少都有“妈妈很厉害”的相关记忆。童一爸爸是老大,每次两个弟弟惹是生非或调皮捣蛋,挨批挨罚,他都要被牵连到。他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每次用餐,只有等妈妈坐下后孩子才能就座。他们三兄弟从小上的都是私立寄宿学校,现在老二是物理方面的工程师,老三是数学教授,而童一爹早早地就继承了父亲的木材生意。
三个月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记得只有一次童一奶奶在童一扔了东西后很本能地打了他的小手,肯定不重。当时大家都在场,我这个当妈的也没有多想,但晚上童一奶奶还是很郑重地向我道了歉并做了解释,她说她只可以帮忙带孩子,但不可以越俎代庖地管教和惩罚孩子!我笑了,安抚了她的不安,并真心感谢她的帮助和周到的照料。
其实和妈妈相比,和孩子相处,奶奶是无可替代的角色!
首先,奶奶比妈妈有耐心得多。她把童一的玩具都分了类,所有的球、所有的车、所有的书、所有的DVD、所有的教具,都是一筐筐地码在地下室。她很有计划地和童一进行主题活动,而且真的做到了“和孩子一起玩”,而不是像我们这样心不在焉地“陪孩子玩”。她用心地给童一画画,用心地给他读报纸,用心地和他搭积木,用心地和他进行汽车比赛,用心地和他赛跑或跳舞。像孩子一样地哈哈大笑,像孩子一样地蹲在地上或躺在地板上,所以童一会经常说:“奶奶,你过来,请到我身边来!”
第二,奶奶和妈妈一样也很婆婆妈妈。例如早上童一必须换好衣服才能下楼;童一喝水只能用塑料杯子;一定得吃水果,一定得吃光自己盘里的东西;现在就得换尿布;不可以拉狗狗尾巴;出门一定得戴帽子;在图书馆说话得小声……这些“一定”在执行时往往和童一的意愿是相悖的,奶奶只会一遍遍地说“童一,请”,“童一,谢谢”。当童一很无赖时奶奶就只能来硬的,结果就会引发童一很夸张的号叫!所以奶奶经常手忙脚乱,不是没换好童一的尿布,就是把他的衣服穿反了。
第三,奶奶比妈妈更愿意和童一说话。老人和孩子说话,是用他们双方可以理解的语言!童一从几乎不会一个德语单词,到三个月后学会了所有日常他所涉及的单词,童一不仅会说了,还会想、会讲、会回忆了,这些能力都是在奶奶的帮助下慢慢具备的。童一很喜欢读书,奶奶几乎每天都要给他读书两三个小时;童一喜欢画画,奶奶就按照他的要求画汽车、火车、动物,还不停地交流;童一喜欢踢球,奶奶就认真地和他一起踢一起跑一起大喊!童一和奶奶在一起除了笑和哭以外,就是不停地在说话。
第四,奶奶很尊重孩子的父母。爸爸妈妈给童一做规矩时,奶奶从来都不护短或插话,连表情都很同步。每次行动前她都会问:现在可以给童一牛奶么?现在可以带他出去散步么?现在可以送他读书睡觉么?现在可以给他一颗糖么?我告诉婆婆,作为孩子奶奶,你有绝对的行动权,不用每次都问我们,但她总是说她不想打乱或影响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规律。(不过奶奶却很快学会了贿赂童一。每次搞不定童一或为了防止他的号叫,老人都会变戏法一样掏出巧克力或糖果。)
第五,老人很宠孩子。奶奶虽然一辈子都很讲原则,但对着她挚爱的童一,尤其是这个小人天天挑战她的原则时,奶奶也只能暗暗地妥协,例如屡禁不止的巧克力和糖;例如每次外出都要带蛋糕回来;经常给童一买玩具。童一每次在父母这里受挫,跑到奶奶跟前哭诉,最先败下阵来的往往是奶奶!
奶奶带童一已经整整三个月,奶奶每天7点就开始管童一穿衣、换尿布、喝奶、吃早餐,八九点钟我起床时童一和老人通常都一起玩半天了!午觉和晚上睡觉前如果读书的话,童一大多要奶奶。去游乐场、图书馆什么的也更愿意奶奶陪着去。这么多天下来,祖孙俩天天黏在一起,所以童一爹才可以安心工作,我才能好好照顾童一的妹妹。
其实和父母相比,爷爷奶奶带的孩子更有创造性,因为老人很少对孩子说不。父母带的孩子可能很懂规矩,但相对的“横冲直撞”的胆量和勇气就欠缺些。太多的约束,太多的呵斥,孩子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等都会受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需要多方面的锤炼,那么由不同的人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孩子来讲才应该是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出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