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个性是女孩奋飞的翅膀

2009-06-11常艳春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东平都江堰专题片

常艳春

战媛媛,6岁学摄影,9岁自己举办小型的个人摄影展,11岁涉足电视,13岁独立完成两部由自己策划、撰稿、摄像、编辑、配音的电视专题片,成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电视制作人。如今,她已是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的三年级学生,并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她认为──

独立个性,从小就开始培养

1987年,在早春二月的明媚春光里,战媛媛呱呱坠地。

媛媛的父亲战东平是四川省成都铁二局中心医院检验科的医生,母亲叶盛华在武汉市某商场供职。刚刚半岁时,妈妈回武汉上班,因此,媛媛只能由爸爸一个人照顾。

那时,战东平在单位主要负责显微摄影,工作相对自由一些,可以把女儿带在身边。但无论是拍摄、冲洗,还是剪裁照片,他都不可能抱着孩子操作,所以只能把媛媛放在小推车里,搁在一旁。一天,战东平正在忙着处理照片,媛媛却在旁边的小推车里一个劲儿哭闹。他不知媛媛怎么了,就顺手递一张照片给女儿。说来蹊跷,媛媛接过照片看了看,就立即止住哭闹,露出稚气的笑容。从那以后,战东平只要一开始工作,就先递几张花花绿绿的照片,让她自己随便捣鼓。下班回家,他忙着干家务,就拿一点食品给媛媛,顺手再递上一个玩具或一本影集,让她自己边吃边玩。为了从小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在媛媛1岁多时,爸爸就让她学会擦鼻涕、吃饭;再大一点,就教她洗手、洗脸,并逐步学会穿脱衣服、鞋袜,自己洗头、洗脚、收拾玩具。为了进一步锻炼媛媛的独立能力,爸爸还有意安排她时不时到邻居家借点东西;买玩具时,尽量让她自己挑选、问价、付钱;出去散步,总是让她自己走;上幼儿园迟到了,让她自己向老师说明原因……就这样,渐渐养成了媛媛独立的个性。

独立能力,在学摄影中凸显

小时候,媛媛常常望着照片出神,却不知照片是怎样产生的。为了弄懂这个问题,她缠着爸爸问个没完。战东平一边不失时机地进行启蒙教育──抽时间讲摄影方面的知识,一边把自己用过的旧相机交给女儿摆弄。一段时间后,他买来胶卷,让女儿自己学拍照片。这是1993年,战媛媛刚满6岁。

在爸爸的指点下,媛媛一有空就拿着相机到外面去“咔嚓”一通,因此摄影技术提高很快,不久,就能拍一些像模像样的照片了。

自从媛媛爱上摄影,战东平就经常利用节假日和周末,带上女儿,或奔波于成都市的大街小巷,或到成都郊区的风景名胜区,去寻找素材,并让女儿及时地用照相机将那些一闪即逝的美捕捉、记录下来。这一招,大大培养了媛媛的艺术灵感。1996年暑假,战东平带着女儿回到大连老家,途中经过北京,战媛媛被首都美丽的都市风貌所陶醉,每到一处,总是拿着相机拍个不停;来到大连,又被美丽的风光迷住了,拍下了许多满意的照片。

举办影展,小荷露出尖尖角

回来后,媛媛经常拿出自己所拍照片,与爸爸共同欣赏,请爸爸评点。一天,媛媛忽然产生将这些照片悬挂起来,办个小型的家庭式个人摄影展的想法。

她立即征求爸爸的意见。“好啊!”爸爸表示赞成。于是媛媛开始着手准备,将照片按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分门别类,但照片一挂出来,又觉得似乎有些单调。于是,媛媛有了另外一个创意:把平时到府南河玩耍时捡回的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安排在照片之间,做一些点缀。于是她一件一件搬出那些富有情趣的“玩意儿”,只见这些石头有的像蓝天白云,有的像太阳落山,有的像猴子望月……她围着这些石头转来转去,越看越兴奋。

为了培养女儿的独立能力,爸爸让媛媛自己构思、设计、布展,自己购买材料。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战媛媛的摄影、奇石展布置好了。照片、奇石相得益彰,小小的展厅显得美丽而雅致。

那段时间,战家门庭若市。媛媛的老师、同学,父母的亲戚、朋友,一拨一拨来参观展出。大家都夸奖年仅9岁的媛媛拍的照片精彩,影展办得有创意。这次摄影展不仅吸引了身边的同学、老师,还引来了四川电视台“金色年华”栏目的几位叔叔、阿姨。他们不仅前来参观,还对摄影展进行了专题报道。

听说9岁的媛媛办摄影展,国家高级摄影师、四川民俗摄影家协会理事李庆钰也专程前往参观,并对媛媛的艺术素养和独立能力给予较高评价。不久,这位大名鼎鼎的摄影家还欣然收媛媛为徒,指导她学习摄影。1998年春,在李老师的鼓励下,战媛媛又在成都市少年宫举办了“战媛媛摄影作品展”。这次影展,除了收入她在北京、大连等地拍摄的一部分优秀作品外,还展出了成都的老房子和府南河系列组照。整个影展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个11岁女孩对人文历史、城市建设和生存环境的热情关注。

这次影展在成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省市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当地一些资深人士给予了好评和鼓励。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的领导在观看之后,不仅赞赏有加,还特聘她为台里“彩虹姐姐一小时”节目组的特约通讯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媛媛又被聘为电台的小记者、小编辑,跟电台的叔叔、阿姨们一样,参与节目的制作、改版和采访。

涉足电视,尽显综合素质

1999年7月的一天,战媛媛从报上看到《长江上游的人们在干什么》这篇文章。文章说:长江上游由于乱砍滥伐,造成洪水暴发。她忽然想起了四川的都江堰,她觉得两千多年前,人们都知道保护环境,难道我们还不如古人吗?为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她决定喻古说今,拍摄反映都江堰的电视专题片《古堰风情》。这一想法得到父亲的肯定、鼓励和大力支持。

这是她第一次单独拍摄电视专题片。为了使整个片子拍得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多彩,媛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次又一次前往都江堰,熟悉地形,欣赏和分析都江堰的相关景致及都江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等都江堰水利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她还惊奇地发现,都江堰不仅是中国水文化的典范,而且跟万里长城一样也是历史文化的最好代表。

越了解这些背景,就越坚定她拍摄电视片的决心。为了撩开都江堰神秘的面纱,媛媛立志用自己的摄像机镜头将古老的水利工程和现代的著名风景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以展示其历史韵味。

一切准备就绪,她一个人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扛着摄像机,背着照相机及几十公斤重的器材出发了。由于第一次拍片,经验不足,因此,从景致的取舍到画面的选择,再到镜头的推拉摇移,她都得不断地去摸索,干得非常辛苦。有时为了拍好一个镜头,要反复好几次。扛摄像机的肩头压痛了,磨肿了,她仍然咬牙坚持下来。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记录古堰的全貌,她总是不断变换拍摄位置和拍摄角度。在拍摄浩荡的岷江水流入都江鱼嘴后,江水分为用于灌溉的内江和用于排洪的外江时,她反复琢磨:要拍出最佳效果,只有将拍摄点选在安澜桥上。安澜桥是木板搭在铁索上的大桥,人走上去摇摇晃晃,南来北往的人空手上桥,总要手扶铁索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跌入滚滚的岷江。可以想象,一个生长在城市里的十来岁的女孩扛着摄像机,还要背着几十斤重的东西是何等艰难。当她刚刚站稳,把摄像机镜头对准安澜大桥南面的二王庙专心拍摄时,由于人体随着镜头的转移,身体稍微一晃,一下子跌跪在桥上,差点掉进汹涌的岷江。虽然这一跤磕破了膝盖,鲜血直流,但她还是咬牙拍完了片子。

摄像、编辑、配音、合成、撰写解说词,媛媛整整忙了一个暑假,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硬是一个人独立完成了《古堰风情》这部电视片的制作。这一年,她才刚刚12岁。完成了《古堰风情》之后,她又将目光投向了背靠峨眉山、矗立于青衣江两岸的千佛岩,那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2000年,战媛媛利用暑假深入拍摄,又独立制作了第二部电视专题片《千佛岩的传说》。

她原打算利用2001年暑假完成她的第三部电视专题片《神秘的云顶山》,可是为了迎接中考,还要为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挑战主持人”和“聊天”节目的录制做准备,她的拍摄计划暂时搁置了。

其实,摄影、电视制作,这些都是战媛媛的业余生活,作为一名在校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她的成绩很好,一直是年级前三名,此外,还是班长、校团支部书记、校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及成都市少儿摄影协会的理事,还曾被评为区三好学生。2005年,凭着优异的综合素质和高考成绩,她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入学不久,就当选为院学生会主席。

猜你喜欢

东平都江堰专题片
媒体融合时代创作技术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专题片的宣传优化策略
彩铅画《锦鲤》
国画《李冰垂钓图》
垦荒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
诗四首——东平之《春》、《夏》、《秋》、《冬》
一年内的第三部反腐专题片
BONBONLAND—2017都江堰·西部音乐节将于国庆黄金周举行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ddha in China and God in Western Cou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