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个性,孩子生存的支点
2009-06-11
有专家认为,独立性是一个人获得快乐、自信和成功的源泉。不独立的人,就没有自由感;没有自由感,就缺乏自信;缺乏自信,就难以获得成功;没有成功,自然不会感到快乐。因此,家长应把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性放在心上。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我们特请几位教师和家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篇
给一点自由,让孩子自己选择
邬女士(幼儿园园长):无论是生活、游戏,还是学习,家长们总喜欢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其实大可不必。小时候,穿什么衣服,由家长选择;上学了,参加什么兴趣小组,由家长选择;高考了,填写什么志愿,仍然由家长选择。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危险来了让人抱着走”的人,即使再聪明,也是生活中的弱者。我认为,家长可以把“原则”交给孩子,让他自己去选择、去安排。比如告诉孩子:周六可以看卡通片,可以去公园、去儿童乐园,可以骑车、搭积木,但是只能从中选两项活动,且自己安排好时间,自己准备好活动所需要的东西,看看孩子会怎样做。选择、安排、准备本身既是能力的提高,又是对责任心的培养。要引导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和安排,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有这样一位家长,在孩子小时候,他就每天给孩子一段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只要在安全范围内,孩子可以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比如,找小伙伴玩耍,读自己喜爱的图书,或者画画、手工……孩子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有计划地使用时间。家庭教育是随时随地的教育,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经常为孩子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孩子逐步学会自己选择、自己思考、自己做事。
给一片天空,让孩子自己试飞
司马女士(幼儿园保育员):孩子的独立性是在生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我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事,就应该让他自己做,家长不要替代、包办。一般情况下,孩子2岁左右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面对这种独立的愿望,家长要因势利导,科学培养。首先从培养初步自理能力开始,比如,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收拾玩具等。我们经常遇到有些孩子鼻涕流出来自己不擦,在家里让妈妈擦,在幼儿园找老师擦,这完全是家长引导不当,导致孩子依赖性太强造成的。当然,起初肯定需要家长帮助,但帮助不是替代,还得孩子自己干。要知道,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培养其独立性的最主要内容。正常情况下,让孩子独立做事情,父母只要给予及时恰当的帮助、提醒就可以了。
给一些机会,让孩子独立思考
李女士(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孩子自己独立动手去做事,还要孩子独立动脑去想问题。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利用一切时间向孩子灌输知识。家长讲、孩子听,单方面灌输,孩子没有思考的机会。这往往事倍功半!其实,培养孩子获取知识的能力,比给他脑子里装多少知识都重要。陈鹤琴先生早就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孩子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个问题,而如何使孩子得到答案呢?这可以看出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如果家长直接告诉孩子答案,那么孩子会形成一个错误的逻辑:遇到问题或困难,大人会解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自己想办法。最初,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寻找答案的途径和方式,或者与孩子一起做,让孩子有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渐渐地,你就可以放开手,只要给孩子一点启发和指引,他就会很主动、很积极地去思考了。有一个家长说他培养孩子的经验是:“孩子问一个字,虽然我认识,但没有告诉她,而是鼓励她去查字典。以后,再有不认识的字,她也不再问我,而是自己去查字典。”这样,孩子不仅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的个性。
经验告诉我们:爱不爱动脑筋,是孩子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长篇
要有创意
马先生(设计师 女儿3岁):我曾看过有关潘石屹的家教故事。这位房产界的传奇人物,教子方式也与众不同。
一天,潘石屹发现一份即将开工的小区图纸,被他那4岁的儿子用颜料笔装扮一新:太阳涂成大红,地面涂成青绿,房子涂成灰色……一张冰冷的建筑图,在儿子手里顿时变成一幅生机盎然的儿童画。潘石屹不但没责怪儿子,反倒有点兴奋:“嘿,我终于找到送给儿子的最佳礼物了!”
他当即拿出一张白纸,先在纸下方画了一张小床,床上睡着一个孩子,又在床上方画了7个大圆圈。然后,将这幅画摊在儿子面前。儿子很喜欢,抓起颜料笔就要涂抹,被阻止了。潘石屹启发儿子:“画面上的床就是你房间里的那张,床上的小孩就是你,床上方的7个圆圈代表一周的7天。如果你能单独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那么,第二天起来就可以在圆圈里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原来4岁的儿子一直跟爸爸妈妈睡一张床,尽管他们曾多次要求分开睡,可小家伙就是不肯。但在当天晚上,儿子居然乖乖地睡到自己的房间去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他立即在圆圈里涂上艳丽的红色。从此,儿子慢慢学会了独立。
利用孩子自身的兴趣战胜其不良习惯,别具一格,富有创意!
多给予锻炼的机会
江女士(私企老板 儿子6岁):我特别注重培养儿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他1岁多时,我就不再喂饭,而要求他自己动手,并教他怎么拿勺子,怎么舀饭菜,怎么移动手臂等。刚开始,儿子只是怀着好奇心,觉得好玩,自己学着吃。不过,由于手、口动作不协调,往往吃得满地都是,其实根本没吃到多少。如果换了其他父母,可能会担心孩子没吃饱,就急着喂一点儿。而我却假装没看见,故意无动于衷。因而,他上一顿没吃饱,下一顿就想尽可能多吃一点,便吃得很认真。就这样,儿子很快掌握了自己吃饭过程中的动作要领。后来,在我的引导下,2岁时,他学会了自己洗脸、刷牙,穿、脱衣服和鞋袜;3岁时,又学会了自己洗澡、整理床铺……从那以后,他自身的好多事情基本不用大人动手了。
其实,孩子的潜能很大,只要敢于放手,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能如此!
多给予鼓励
王先生(心理医生 女儿5岁):曾读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三个孩子相约到一片树林里玩,路过一处险境时,不小心让树枝挂破了裤子。凑巧的是,三个人都破在相同的一条裤腿上,几乎挂破了同一个部位,而且留下了同样大小的窟窿。面对孩子惶恐不安的神情和裤腿上的破洞,他们的母亲用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处理了这件事。
第一位母亲抬手就给了孩子一个重重的巴掌,加上一顿训斥,还严厉地警告孩子:“今后,再不准你到树林里玩了。”然后,用一根线绳像系麻袋口一样把那个破洞扎紧,孩子的整条裤腿因此显得皱皱巴巴——故意给孩子制造难堪,以示惩罚。
第二位母亲平静得出奇,不打也不骂,默默地把孩子裤腿上的那个破洞一针一线缝补好。裤子上,清晰可见留下的针线痕迹。
第三位母亲面对孩子裤腿上的破洞,不但没有责备,还带着灿若朝阳的微笑安慰孩子:“不要紧,哪个孩子不贪玩?哪个孩子小时候没有因为顽皮而受过伤?”她把孩子的裤子脱下来,用彩线在破洞上绣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小花巧妙地掩饰了那个窟窿,好像原本那里就是一朵花儿。她还提醒孩子:“以后再去树林里玩,要多加小心。”
不难看出,三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反映出三位母亲不同的教育素养和由此产生的不同效果。值得称道的是第三位母亲,她不仅态度平和地宽容孩子的错误,而且独具匠心,采用特殊的方式,轻松而委婉地完成了这次教育过程。她的笑脸不仅是孩子改正错误、奋发进取的动力所在,而且也为孩子的成长注入了自信。
晓 懂/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