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适应高寒气候的关东民俗文化
2009-06-11吴丽华
吴丽华
[摘要]关东是指地处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即今天的辽、吉、黑三省。关东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世代居住在东北的各族人民在衣、食、住、行、生产、娱乐等方面创造出了适应高寒、冰雪气候条件的各种习俗,使之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形成了特有的关东民俗文化。
[关键词]关东地区;高寒气候;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2-0010-02
一定地域和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该地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能体现这个地方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及特点,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文化现象,是透视民族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的窗口。风俗习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受着生产方式、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气候条件是地理环境的重要内容。
明代修成了山海关,把东北与华北截然分开,今天辽、吉、黑三省,地处山海关以东,故泛称为“关东”,今辽、吉、黑三省共有的区域文化,便是“关东文化”。东北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而吉林北部和黑龙江是高寒地区,尤其在黑龙江北部还存在永久的冻土,处于冰缘区的范围内。东北地区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寒风刺骨;夏季短促、凉爽、湿润;无霜期短,冰冻的时间长。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历来担心自然,当心冰雪,严寒、冰雪对东北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起着制约作用,并且影响着关东民俗文化的发展趋向。
一、呈现御寒性、季节性特点的服饰文化习俗
服饰,是人类应付自然环境的独特的文化创造,也是人类基本生存需要。世代居住在干燥、寒冷等恶劣气候环境中的东北古代民族,便创造出适应自然条件的服饰习俗,表现出极强的御寒性和随季节而变化的特征。
肃慎、挹娄是先秦及两汉时生活在黑龙江东部的古代民族。其服饰是“衣猪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隋唐时的靺鞨人“其畜宜猪,富人至数百口,食其肉,而衣皮”。生活在东北西部的室韦人以掳鹿皮为衣,“男女悉衣白鹿襦裤”。流鬼“人皆皮服,又狗毛杂,麻为布而衣之,妇人冬衣豕鹿皮,夏衣鱼皮”。女真族“富者以珠玉为饰。衣墨裘细布貂鼠、青鼠、狐貂之衣;贫者衣马、猪、羊、猫、蛇、犬、鱼之皮,裤袜皆以皮”。冬天以“厚毛为衣,非入室不撤,衣履稍薄则坠指裂肤”。产生普遍衣兽皮的无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寒冷的气候环境所迫,一个是狩猎、渔猎生产方式带来了生活资料。游猎在大小兴安岭崇山峻岭中的鄂伦春民族,衣服大都由兽皮制作,工艺细密,嵌着花边,美观结实,抗寒保暖,适宜寒带游猎。有狍皮袍、狍皮帽、狍皮上衣、狍皮裤、狍皮手套等等,简直同兽皮结下了不解之缘。
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的赫哲族,他们用兽皮和鱼皮缝制衣服。有狍皮被窝、狍皮套裤、狍皮袄,野猪皮垫褥、鹿手套、背心。长靴、鱼皮衣服和鱼皮靰鞡等。故而,古代中原人称他们为“鱼皮鞑子”。
俗语说:“关东三件宝:人参、貂皮、靰鞡草”。人参是名贵药材,补身养神,延年益寿,居中草药之首。貂皮乃珍贵毛皮。久享“皮裘之首”的盛誉。貂皮毛柔细轻暖,拂面如焰。有御寒抗雪之功效。靰鞡草也视为宝,涉及到服饰习俗与气候环境的关系。靰鞡草是生长在东北河边的一种草(满语“乌喇”草,意为河边草)。因它是专门用来絮在靰鞡里取暖的草,而被人们称为靰鞡草。靰鞡是用兽皮或鱼皮制作的一种靴子,是东北古代满族、赫哲、达斡尔、锡伯等民族理想的冬鞋,是抗寒保足的一大发明。东北居民把靰鞡拉草与人参、貂皮同等看待,视为宝贝,就在于它是御寒的佳品,这与关东气候寒冷有直接关系。
满族由于长期居住在白山黑水的高寒地区,其服饰习俗的御寒性异常突出。男女多穿“马蹄袖”的袍褂。“马蹄袖”冬季狩猎时,可暖手防冻。袍褂防寒保暖更为方便。逐渐成为满族、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的独有服装,被称之为“旗袍”。旗袍几经变化,由冬服变成夏服,由男女同用变为女子独享,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世界性服装。满族男子冬季穿袍褂需扎腰带,以防风贯入。长袍外套一件长到肚脐,四面开楔。对襟的短褂,人称“马褂儿”,或者套一件“坎肩”(即无袖马褂),下身穿皮套裤。“马褂”和“坎肩”具有保护前胸后背之功能,因此在东北习俗中保留至今。
东北古代民族服饰习俗的季节性差别很大,而年龄性别贫富的差别显得十分微弱。单衣、夹衣、棉衣、皮衣、冬帽、夏帽等的出现是由季节性气候变化所决定的。
服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进步而进步。但冬季服饰习俗的保暖御寒性并没有消失。直到现在,东北,尤其是黑龙江广大农村居民还有冬天插手入袖,用哈气暖手或搓手取暖的习惯动作,有的还在棉袄袖口套上皮毛筒(皮套袖)或扎裤脚带来护手暖腿防寒。这些直接取决于气候环境对人们服饰的基本要求。
二、适应严寒气候的饮食习俗
饮食文化与气候环境有密切联系,自然地域的气候条件是一个地区和民族饮食习俗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性条件,即使到现在,其影响还存在。关东饮食习俗的主要特点,体现在肉食性、冷冻性及储存方式等方面。
关东气候寒冷,有半年时间吃不到新鲜蔬菜,探索出做咸菜(用盐水泡菜)的办法,在漫长冬天用咸菜下饭,来弥补吃不到蔬菜的欠缺。为防止肉糜烂变质,用盐做咸肉,可存放很长时间。北方人喜爱腌咸肉和咸菜,种类繁多,逐渐养成喜吃咸食的习惯。
东北古代民族大多从事渔猎和畜牧经济。有的兼事农业。往往以肉食为主,或肉食比重较大。寒冷的生活环境,也需要吃下大量的兽肉,来温暖身体,使得体内有热量。挹娄、靺鞨、女真、满族、室韦、蒙古、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都有以兽肉为主食,辅以野菜的习惯。赫哲族以鱼肉、兽肉为主食。总之,东北古代民族的饮食结构是以肉食为主。
长期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东北古代民族,创造出一种用冷冻来保存食品的好方法。赫哲族捕得鱼后,冬日藏储在冰窖内,古代挹娄人“以足央肉而啖之,得冻肉坐其上令暖”赫哲族冬天有食冻鱼片的习俗,称为“刨花”。辽代契丹族有食冻梨的习俗,直到现在,东北地区在冬季,还利用自然条件冻肉、冻饺子、冻粘豆包、冻梨、冻苹果等。
古代东北民族饮食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将食物进行晾晒风干。这是一种防止食品腐烂,保存积蓄食物的好办法。这与东北冬季时间长,气候干燥有直接关系,是古代契丹、女真、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适应自然,以求生存的产物。
因寒冷吃不到新鲜蔬菜的满族,摸索出一套储存蔬菜的方法。一是挖窖贮藏白菜、萝卜、土豆等;另一个是腌酸菜。这一满族传统习俗被包括汉族在内的东北人所普遍接受。猪肉炖酸菜是满族等东北人喜吃的菜肴,味道可口,肥而不腻。
三、突出取暖性和保温性的居住习俗
居住文化是人类对一定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使自己适于在自然中生存。东北古代民族的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到半穴居再发展为室居的演变过程。这一经历是由东
北气候寒冷干燥所决定的。东北古代民族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这一族系的居住文化,最能体现出这一特点:
“肃慎氏,……夏则巢居,冬则穴处”;“挹娄,……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勿吉……其地下湿,筑堤穴居,屋形似塚,开口于上。以梯出入”;“靺鞨,……无屋宇,并依山水掘地为穴。架木于上,以土覆之,状如中国之塚墓,相聚而居”;女真“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相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东北古代民族另一个居住形式是帐篷式建筑,这是游牧游猎民族居住文化的特征。容易拆迁,又能防风避寒,适合东北气候特点。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从事渔猎经济,其居所是一种圆锥形帐篷,十分简陋,是用几十根木杆搭成的,夏季在上面覆盖桦树皮,冬天盖兽皮,被称为“仙人柱”,俗称“撮罗子”。这是帐篷建筑的原始形态,而“蒙古包”是帐篷式建筑的发展形态。
东北的住宅非常讲究座向,一般是坐北朝南,背阴朝阳,这样有利采光,充分利用日照取暖,又能避冬季强烈的西北风。满、达斡尔、锡伯、赫哲等族,包括居住在东北汉族的房屋都是朝阳的,留北窗户,但一到九月份就用泥或柴草堵上。东北房屋矮小密闭,保温性强,以节省长冬中的取暖燃料,而夏天凉爽。也不致因房小而感到闷热。
火炕,是东北房舍建筑中一项必备的生活设施,是古代东北少数民族的重大发明,是穴居发展到室居的标志之一,也是东北古代民族居住文化的独特标志。火炕起源于东北,据考古资料,黑龙江东宁县团结遗址中,发现东汉时期这里的民族就有低火墙式的取暖设备。以后在靺鞨遗址、渤海国遗址中,有“暖铺的残址”、火炕的发现。《大金国志》卷三十九更详载:女真地“冬极寒,屋高数尺,……穿土为床,火其下,而寝室起居其上”。可见到了金代,火炕已经基本定型。当时中原汉族人对火炕十分陌生,视为火燎刑具。历史上曾闹出宋徽宗、钦宗二帝在五国城被关“暗井”,刑“火烤”的笑话。
炕的种类多种多样。除火炕外,东北古代民族还创造出地火龙、暖阁、火炉、火盆等取暖设备。
满、达斡尔、锡伯等族、包括东北汉族,一年四季睡在炕上,舒适、温暖、舒筋解乏。“卧土炕者,仍升火不辍。冬日之烘火以御寒,夏日之烘火以祛湿。甚至席焦背赤,炮烙横施,土人非此不安寝。否则觉背脊酸痛。”火炕作为必须的取暖设备。在古代东北无论贫富贵贱皆视之如宝,从金太祖阿骨打的皇帝再到清王朝的皇宫都有火炕。这一古老的宠物,直到现在,仍是农村房舍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
四、冬季生产、交通工具、冰上活动等文化习俗
寒冷的气候使白山黑水、大小兴安岭的许多动物生长了各种稀罕的毛裘。东北盛产貂皮,久已闻名,气候愈寒。毛色愈纯,毛质愈佳。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猎民在长期狩猎中,形成了捕貂、冬日狩猎习俗和冰上捕鱼的方法与技术。
待到大雪封山,冰冻江河的“冰天雪地”之时,东北古代民族利用积雪、江、河之冰进行交通运输活动,产生了滑雪板及狗爬犁之类交通工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交通习俗。今天狗爬犁已成陈迹,但马拉爬犁还依然存在。
东北古代民族每年有一半时间生活在冰雪的环境里,他们的活动与冰雪结下了不解之缘。利用冰雪。创造出冰上运动的习俗。满族早就有“跑冰鞋”习惯。乾隆皇帝在《冰雪赋序》中称滑冰为“国俗”,与骑射并列。皇帝还常观赏冰上运动。清代,满族就能进行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赫哲族也喜欢滑冰。
综上所述,粗疏不详,但亦可窥视到关东大地文化习俗的完美与丰厚。
责任编辑:张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