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关东文化的历史地位

2009-06-11黄志强

理论观察 2009年2期
关键词:关东东北历史

黄志强

[摘要]关东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展示出了其独特的风情和魅力,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发展脉络和历史地位。

[关键词]关东文化;历史地位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2-0008-02

关东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一支源远流长而又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显著代表。在中华文化的格局中,素有“北雄南秀”的说法,“北雄”一说无疑从地域角度涵盖东北区域,这也说明关东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然而,要准确地评价关东文化的历史地位,还应该将关东文化置于一个广阔的历史空间和纵深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综合考察。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从关东文化独特的风情、特色角度探讨关东文化脉络沿革和历史地位。

一、关东文化的内涵

我们研究关东文化,首先应从概念的角度出发,明确“关东”和“关东文化”这两个概念,以及在这块区域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以及这种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才能深化我们对关东文化内涵、特点和地位的认识。

按照时下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我们所说的“关东”作为一个地域概念,实际上是以明朝修建山海关为分水岭的。明朝修建的山海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概念。而且也是一个地缘文化上的概念。从地域上来讲,它连接中国的华北和东北两大地区,成为彼此进出的重要咽喉地带,成为两大区域的天然分界线,并因此创造了“关内”与“关外”这样带有鲜明文化意味的地理词汇。于是,自明代以后,把东北地区称为“关东”,也就是今天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都泛称关东。清朝是从东北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统治的,所以清朝把东北尊为“龙兴之地”,格外重视东北的发展与建设,奠定了当代东三省的版图,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区域概念。此时,无论在清朝官方文件还是在民间口语中,都习惯称东北为“关东”。“关东”成为官方认可的通用称谓,用作东北三省的代名词。清末以来,随着大批移民进入东北,“关东”的称谓又注入民间意识之中,成为人们的习惯用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国有了统一的行政建制,“关东”一词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我们所说的“关东文化”,一般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由于历史渊源、地理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自古以来在东北地区所形成的区域文化。关东文化源远流长,不仅以悠久、杰出而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又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一面。

二、关东文化的历史地位

关东文化蕴含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关东文化的历史地位,正是凭借它厚重的历史积淀,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在同其他地域文化比较中以特有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风土人情展示其魅力与特色的。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体系中,作为“北雄”的显著代表占有重要的地位。

1、关东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东文化作为一支具有自己独立发展历史和鲜明风格特色的地域性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位置上看。山海关划分的“关外”与“关内”是一个分水岭,“关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地带,无论是历史的沿革,还是物质、精神文化的创造都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这使得处在这个文化边缘地区的关东,形成了一种文化上向“关内”中原地区学习借鉴、吸收和以自身文化创造向外传播、辐射、交流的特点。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关东始终保持着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也形成了自身的吸纳性强、开放进取的文化特征。从时间沿革上看,关东文化在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互动、融合的过程中,也有自己自成体系的文化脉络。无论是从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准备期,从明朝的建立到满族的兴起的酝酿时期。从满清入关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化定型期;还是从20世纪初至东北解放的多元碰撞、曲折发展期,关东文化经受了重重磨难和考验,既把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因子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体系中,同时又保持了自身鲜明的风格特色,呈现出独具一格的特点。

历史上看,中原文化影响着关东文化的发展,但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关东文化也深刻影响了中原文化,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文化的创造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性的影响。关东各民族在和平时期,潜移默化的接受中原王朝和中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接受中原汉民族的文物典章、礼乐制度;在战争时期,关东与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在战争的双向互动中,互相影响,彼此吸纳、融合对方的优点长处。改变了彼此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利用政权的力量,通过战争,把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一切方面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东文化是在同中原文化和其他地区民族文化的双向交流互动中发展成熟起来的。对中原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并以自身文化的气质、风格和独具特色的内涵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促成中华民族文化“北雄南秀”文化格局的形成。

2、关东文化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民被文化的融合

关东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关东文化是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共同融会而成。因此多民族文化的合聚,成为关东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历史上,除汉族以外,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蒙古族等这些在这块广阔黑土上生长起来的古老民族,都曾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与历史。此外先后在东北建立地方政权的有夫余、高句丽、慕容鲜卑、靺鞨、契丹、女真、满族等民族。翻开中国历史的篇章,我们能从历史的章节中追溯到这些民族的辉煌与荣耀,以及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卓越贡献。特别是清末以来,由于外来势力对东北的扩张和侵略,蒙古、俄罗斯、日本、朝鲜的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与本土文化碰撞、交流、融合。从建筑、语言到饮食习惯都对东北地区有一定影响。关东文化既融进了外来文化的因子,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呈现出独具一格、兼收并蓄的特点,使自己不断得到充实、补充新营养,增强了同外部的抗衡和竞争的能力。

同时,在关东广袤土地上的各民族,依托关东地区丰富的资源,开放的交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独特生产生活方式,或农耕、或游牧、或渔猎,创造了独特的民族品格和人文精神,反映在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上,又形成了以“闯关东”精神为代表的勇于开拓进取、不安于现状、较少安土重迁的观念,奋发图强的精神品格。

3、关东文化是敦厚朴实、鲜明浓郁的民俗风情的展示

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种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现象,是一定地区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中相沿而成的表现在生产活动、交际方式、家庭称谓、社会组织、婚丧嫁娶、节日庆祝、文艺活动和服饰用具等方面的习惯。东北地区是一个融合了多民族的广袤地域,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诸多的风俗习惯、民俗特点。例如东北

的年文化、宗教祭祀文化、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歇后语、俏皮话等。我们常提到的“关东三大怪”,就是“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其实是东北地区过去独特的民俗,现在已经基本消失了。所以说,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文化载体都承载着关东文化独特的气质和品格,折射着关东人的梦想和追求,也洋溢着关东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

关东文化的这种独特风情和特点,可以说是和关东地域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特点密不可分的,这种独具民俗特色的文化现象,是东北民族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的体现。关东气候寒冷、干燥、冬夏温差较大,这种气候和地域特点,使关东文化在衣、食、住、行各个层面都承载和展现了关东文化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特别是关东的饮食文化,无论大家熟悉的酸菜、粘豆包、大酱等关东特色物产;还是冰糖葫芦、冻猪肉等生鲜冷冻食品,还是火锅、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等关东菜肴,都和关东地域特点密不可分。雪村的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中一句“翠花,上酸菜”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成为东北人的一张个性鲜明的身份象征。此外,潘长江的电视剧《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也以“豆包”作为喜剧元素加以运用,极富艺术的感染力和象征性。可以说,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长廊中,关东民俗文化以其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

4、关东文化是雄健磊落、诙谐幽默的文化格调的弘扬

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东北人民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关东文化。关东文化散发着关东黑土地的气息。关东文化因此具有质实而雄健的品格与气质,这种气质与风格是与关东地域艰苦、严寒,民族众多、生产方式多样联系在一起的。这种黑土地和冰雪所承载的关东文化又营造了一种关东特有的浓郁、热烈、祥和、红火的文化氛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特殊的地理条件,独特生产生活方式、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刀与火的历史体验又锤炼和铸就了东北人刚健豁达的个性和勇毅果敢的尚武风气。反映在东北人的性格特征上,豁达、豪爽、简单、仗义、热情好客、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成为东北人性格特征最好的浓缩和概括。

但东北人并不缺乏幽默,承载、孕育这种幽默感的就是东北话,也就是学术意义上的东北方言。最具东北娱乐风格的就是二人转和东北大秧歌,这两种艺术形式极富特色的搞笑、幽默、活泼、泼辣的艺术特点。在中国的娱乐舞台上大放异彩,近年来,春节晚会作为中国人除夕夜的文化盛宴,赵本山、潘长江、高秀敏、范伟、小沈阳等人用东北方言表演的小品娱乐了全中国的人民,成为每一年人们最期待的节目。此外影视剧象《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闯关东》等走俏荧屏,好评如潮,在展示东北人真实生活的同时,更把东北人的情感、爱憎、喜怒哀乐展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赵本山版的“东北幽默”,很多词语成为社会流行语,人们总爱在茶余饭后,说几句自娱自乐。可以说东北的方言插上了艺术的翅膀,飞遍了-祖国的南北。透视这一文化现象,不难发现:东北方言抑扬顿挫、词汇幽默、诙谐,还带有一点夸张的独有特色,使之较普通话更为生动、活泼。文化用语言来传播,语言借助文化来丰富。关东文化的形成、记载和传播靠的就是语言,东北方言的流行更增添了关东文化的无穷魅力。

以上仅仅是对关东文化历史地位的一点肤浅认识和理解,实际上,结合今天的社会现实,从东北二人转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冰雪文化、饮食文化、鹤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关东文化的载体来看,均可以看出关东文化承载的独特风情和无穷魅力,在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挖掘关东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弘扬关东文化开拓进取的博大精神,即可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精神动力的支持。也可对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张振华

猜你喜欢

关东东北历史
关东汉子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关东找工作
双生茧
大东北的春节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