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探微
2009-06-11陆燕燕
陆燕燕
课堂教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是教师主导作用下的学生主动的学习与认识活动,教师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过程的控制等,引导学生进行以自身为作用对象的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活动预设的目标、活动进行的方式和激动主体的状态密切相关。因此,笔者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情感等等。笔者对此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思考。
一、确定数学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首先考虑目标,然后再考虑形式。因为目标确定了教学行为的起点与终点,是指导教学行为的准则,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依据。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越高,效率越高。而形式则只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方式。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应该全面、具体、适宜。全面就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的三维目标,而不只是关注知识目标。具体就是指对知识与技能要有量化要求,对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有明确要求,充分体现学科特点。适宜则是指针对高中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确定不同的目标,保证目标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接近其最近发展区。因为目标太低,内容过少,难度太小,学生会吃不饱;目标太高.内容太多,难度太大,则会导致营养过剩,学生消化不了。
例如《正弦定理》教学设计,可制定如这样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方面:运用正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处理三角形的解的个数问题,解决一些实际运用问题;2.基本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运算能力;3.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养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且把这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各项要求组成一个整体,做到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任何人的学习都必须要有既定的目标和目的性,有了学习的目标和目的性,自身才会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数学教师要强化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教育,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通过揭示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增强学生对数学的重视程度。数学是人类知识领域中最古老的学科,是人类文明中主要文化力量,数学已真正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成为了社会生产力,正确地使用数学方法可以使我们对被研究的现象建立定量理论,使一些科学研究可以从量化的角度用代数工具来解决。数学不仅给予人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人们的思维、分析、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让学生明确数学中每一个知识的重要作用及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高中数学的各教材内容都有其特定的实际应用及不同的教学目标,所以有必要在教学实施之前向学生说明本教材的特点及其实际用途,明确其社会功能,规定学习要求,并向学生提出在本教材教学完时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从而使他们明确学习的方向。
再者,对于数学教学的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也都要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确定它们在高中知识链上的恰当位置,指出具体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效率就有了明确的意义,学生也得以了解当天的学习目的与学习任务,做到课堂学习上的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构建好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路与教学结构,数学教师首先应当认真研读教材、课标,明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要广泛收集具有代表性、新颖性、灵活性、生活性的素材,即准备好滋润思路与结构的辅助材料。其次要确定好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即确定用哪些辅助措施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达成教学目标,即确定怎样去做。
教学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特定形式或操作流程,既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效率,又标志着教学水平的发展和时代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即使是以枯燥无味见称的数学教学也变得丰富起来,形象起来。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这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可以将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隐为明,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特别是对数学这样的抽象性知识,知识发生过程的直观体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意愿,并增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像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板演量大的内容,都可以借助于电脑课件来完成。
此外,数学教师深入浅出的剖析,绘声绘色的描述、发幽探微的点拨、诙谐机智的应对、恰到好处的引导,都将会使深奥变得浅显,平淡变得有趣,枯燥乏味变得鲜活灵动。这样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强化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中介的价值活动,学生是新知识的发现者,而非简单的接受者,其主体地位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因此,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其时时有所为。而教师则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进退有道。但同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退出来,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袖手旁观,放任自流,而应该正确掌握进退之道。
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要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这是学生成为主体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包办代替,搞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与学生抢时间、争空间。二是要把问题交给学生,这是学生成为主体的基础。三是要把机会留给学生,这是学生成为主体的关键。给学生阅读、表达、交流、动手、观察、思维、表现的机会。四是要把成功让给学生,这是对学生成为主体的激励。对学生而言,成功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并为下次成功奠定基础。
五、基本训练科学有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切实加强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训练)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一条被实践和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成功的经验,什么时候双基加强了,教学质量就会提高;什么时候双基削弱,教学质量就会下降。在教学过程中基本能力训练的加强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教师应确定教材中基本训练的内容,根据各年级的教学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由梯度地、有层次、有由易到难地科学安排,从而完整地形成一个既符合高中数学特点又符合学生特点的基本训练序列;2.基本训练时间的长短,基本训练数量多少,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科学确定,以达到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的目的;3.教师在考虑设计练习题编排时要做到起点低、步子小、节奏快、容量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4.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精心选编练习题。例如:为引人新课,选编知识衔接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题、选择题;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知识和获取某种事物并与积极、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是人们学习新知识的一种内驱力。
孔子说:“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学习心理和求知欲望直接影响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姆林斯基也曾说:“兴趣的源头,藏在深处”,即从认识的深处、思维的深处和情感的深处挖掘兴趣的因素,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根本途径。对于数学,学生一向认为是最为枯燥的学科,如果缺少兴趣的支撑那么学起来就更为吃力了。学生对于数学公式的识记过程最大的感觉就是枯燥无味,因此他们最容易产生厌学、怕学数学的心理,因而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适当地利用数学口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识记及运用公式。例如均值不等式中的“一正二定三相等”,三角函数中“诱导公式”的“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同性为增,异性为减”等等,都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是一种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多一点思考与比较,课堂实施中多一点机智与灵活,课后反思及时到位,使得教学目标有度、教学有法、学生有为,学生则一定会学有所得,课堂教学效率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升。【e】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2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