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2009-06-11刘春红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位线梯形思维

刘春红

无论数学课程怎样改,无论使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无论教学现代化程序有多高,无论是哪个年级哪种课型,提问将永远是数学课堂上最为常见的教学手段。

笔者兼职县教研室教研员多年,听遍全县各所学校500多节数学课,发现很少有中学数学教师(特别是在农村中学的课堂上)能把课堂提问这个最常见、最普遍的教学手段用得炉火纯青,甚至有不少老师还不了解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下面将结合听课情况,谈谈我对数学课堂提问的粗浅认识。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常见手段,恰当的提问可引起学生认知过程中矛盾的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地学习状态,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贯彻教学意图,落实教学目标,了解和检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并能及时有效的纠正学生中的认知错误。

二、课堂提问的思维性

学生的认知过程应该是“生疑——质疑——释疑”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尽可能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应尽量多的 学生去探究,少一点直接告知。因此,教师要设计出恰当的问题,促使学生“生疑”,鼓励学生“质疑”,引领学生“释疑”。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思维误区等提出学生必须经过思考才能作出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设计问题,把握好问题的思维度。

有些课堂,教师提出的问题无需学生动脑筋,回答问题变成学生捧着课本读定义、定理、例题的解答,读后并没有理解,更谈不上掌握。由于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缺乏感受体验、探究领悟,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层,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有些老师提出“ 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学生不动脑筋,拿起课本就读,不少学生对一元、一次的确切含义并没有理解。问题并不难,但学生似懂非懂,煮的是夹生饭,教学效果不好。如果出示“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要使学生准确、深刻地掌握数学概念,必须以概念产生、发展为切入口,让学生感受、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领悟其本质,通过变式教学,努力使问题生活化。

有些课堂,教师提出的问题或是不明确,含糊不清,难以回答;或是过难,多数学生回答不上,甚至百思不得其解,激不起兴趣,就谈不上主动参与。如:在八年级“梯形的中位线”这节课的教学中,某校老师提出问题:“怎样将一张梯形硬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三角形?”五分钟以后,全班没有一个同学发言。这个问题是课本上的问题,需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或布置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五分钟内解决这一问题是很困难的,责任在于老师。通过让学生看书来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可取的,这样学生就少了一次动脑、动手的探究机会。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通过设计中介问题,降低思维难度;二是把它转换成另外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用活教材,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问题。如把上述问题转换成:“请你将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由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你发现梯形中位线有什么性质,请说明理由。”这样降低了思维的难度,学生就容易解决了。具有恰当思维度适时提问,科技法学生积极的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三、课堂提问的层次性

提问的艺术性很强,对层次性要求高。一是要循序渐进。每节课都有一个教学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设计问题,先易后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可设计过渡性问题,化难为易。二是以学定教。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认知水平有差异,教师应设计思维度高低不同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实施分层教学,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三是科学方式。设计出恰当的问题,有些问题供集体回答,有些问题供个别回答。要防止集体回答中几个人会大家跟着喊的假繁荣现象;个体会打更容易暴露问题,反映真实情况,但要防止满堂问。要给学生适度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必须注重提问的实效性。四是因课设问。新授、单元复习、系统复习等不同类型的课设计问题的切入口应各不相同,要引导学生每次学习后都产生更深刻、更高层的认识。如: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的教学中,单元复习时,应罗列出学生平时常出现的错误,以这些问题为载体,通过纠错,加深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及其解法的掌握;系统复习时,必须进一步整合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如整合移项与合并同类项,不能教条的先移项后合并同类项,项多了易移错,先合并,项目少了少出错。努力使学生从听懂上升为学会,升华为会学。

四、课堂提问的启发性

一是问题本身应极具启发性,要生动、形象、有趣,要有恰当的思维度和层次性。应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上设计问题。二是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形式要多样,要面向全体,切忌针对少数尖子生设问。三是当学生回答问题思维受阻时,教师要进行适时的点拨,点拨时要适当的离开目标,而不是直奔目标,切忌代替学生的思维,甚至向学生告知结果。四是当学生回答问题偏离教师的想法时,教师要耐心倾听,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时的纠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切忌把学生生硬地牵引至预设的问题中来。【e】(江苏省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224500)

猜你喜欢

位线梯形思维
玩转梯形
妙用中位线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梯形达人
巧构中位线解题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巧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