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的童年锁在车窗里
2009-06-10廖祥兵
廖祥兵
中国近些年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庭买车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然而,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人们的教育观念却显得狭隘落伍。在不少城市,我们发现一个特有现象,就是名校门口堵车!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每当中小学生上学、放学的时候,校门口接送弦子的豪华轿车几乎排满门前整条街,形成严重的堵车现象!
其实,孩子的童年不应该锁在车窗里,高档轿车不应该、也不能代替孩子的亲身体会和感受。轿车轮子是机械的,童年的成长则需要自然发展,需要孩子们留下自己的足迹,不能用机械去替代。
奥迪与普桑的故事
一位家长开着奥迪。另一位家长开着普桑,两个孩子原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天放学,两个孩子从学校出来遇到了各自的父亲。一种无形的对比给普桑孩子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我相信这是无意识的偶然。普桑孩子心里很不舒服。他告诉爸爸。以后不要开车来接他了。他要步行回家。从那以后,普桑孩子的爸爸再也没有开车来过学校。
又一天放学,奥迪孩子问普桑孩子:“今天坐我爸爸的车回家吧?”普桑孩子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而是悄然离开了。普桑孩子再次感到自己的心灵受到了无形的伤害。
我是这位普桑孩子家长的好朋友。作为孩子的家庭教育顾问,我从他爸爸那里了解到孩子的基本情况:这个孩子很优秀,爸爸对他的教育也得当。于是。我先和爸爸进行了沟通,我告诉这位爸爸:“孩子的选择没有错,错在这个环境的不恰当。”孩子的父亲是一名普通职员。却有一个懂事的孩子。我试图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来教育孩子。
在一次打工子弟学校的互助教育计划中。我把普桑爸爸和孩子都请到了现场。那是一群来自郊区农村的孩子。相对这些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普桑孩子要幸福得多。那天快放学时。很多学生的爸爸骑着自行车。有的家长还是步行来接孩子。
放学前。我故意叫来一位农民工爸爸和普桑孩子一起聊天。我问起孩子放学的事。农民工爸爸说:“很多时候孩子要求自己回家,只是在天气恶劣时,我才会来接孩子。”接着我们又聊到了孩子的路途感受。那些孩子一般都和同学结伴回家。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有帮助盲人过马路的,也有和同学吵架的。还有帮助爸爸妈妈去买菜的。孩子的放学时光那么有趣和丰富多彩!
普桑孩子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放学时光都是在车子里度过的,遗憾地失去了这么多有趣的经历。农民工爸爸告诉普桑孩子:“我们平时哪有那么多时间接送孩子呀!工地上下班不像单位那么固定。孩子很多时候要自己回家。”那天下午。我还创造机会让普桑孩子与那位农民工的孩子交流。我想让他们成为好朋友。两个孩子欣然接受了。
之后,我们来到了农民工孩子的家里。房子是租来的,很简陋,是一间小屋,孩子的书桌也很简单,小朋友们还一起讨论题目。当天,我又给这两个孩子布置了一项作业,写一篇题为《放学的路上》的作文。三天后。我拿到了他们的作文。他们让我看到了孩子心灵深处的阳光,农民工孩子写得情真意切,普桑孩子写出了他从没有过的放学路上的感受。同是放学的路。却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感想。其实,文章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经历了。
这样一次简单的教育活动安排,让普桑孩子有了很大改变。孩子告诉我:“以后不用爸爸接送了。我能自己上学和回家!”此后,在放学的美好时光中。孩子拥有了不同的经历。一个学期下来。我问孩子:“自己上学是什么感受?”孩子惊奇地告诉我:“我拥有了其他同学没有的经历!”
这个孩子现在上初中二年级。我告诉他。走自己的路吧。人生的成长道路不是一样的。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去珍惜和分享。把最美好的童年留在自然里。我们享有别人不曾有过的快乐和幸福。更重要的是未来的财富!孩子和我成为了好朋友。也是农民工子弟的好伙伴。
当我和普桑爸爸再聊起这段经历时。他欣然笑了。我相信这是开心的笑容。我们留给孩子的成长空间。不是在轿车里而是在自然的路上。孩子的爸爸说:“孩子的成绩很好,还经常主动帮助同学。”
如今,这个发生在名校门口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年了。故事中的三个孩子都已经成长,特别是那位普桑孩子。他踏着青春的脚步度量自己的人生,有了丰富的经历,懂得了车窗里难以得到的道理!
写给父母
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吧,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都是孩子的财富。经历才是最好的教育!爸爸妈妈不能开着自己的车接送孩子一辈子。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去走自己的路。人生的道路不像平常的柏油马路那么宽阔平坦,偶尔的摔跤要让他勇敢地爬起来。让他自己行走。我们应该相信孩子自己也能走得远、走得稳、走得好!
写给孩子
人生犹如方向盘。要靠自己去把握。亲身经历过才会知道前方是什么样的道路。遇到红绿灯要勇敢果断地处理好!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盘。驶出自己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