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暑假,家长别跟网络较劲

2009-06-10

中华家教 2009年7期
关键词:明哲洋洋青少年

又一个暑假来到了,孩子们放松了,但家长却可能要紧张了。据调查,在厌学、早恋、自闭、网瘾、暴力等青少年问题中,上网成瘾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漫长假期。上网,目前成了家长与孩子之问的博弈。而这场家庭博弈无论谁赢谁输,家长都有必要反省:孩子为什么如此眷恋网络世界,而对身边至亲却如此冷淡?

本期策划特邀专家

应力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心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树中国第一所“爱和自由”国际学校首席培训师

陶宏开共青团中央首位“网络爱心大使”、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本期策划特邀单位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

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什么网住了孩子

应力

最易沉迷网游和交友

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7年的调查。中国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者约占青少年总网民数量的9.72%。其中中学生占到7.57%。高中生比例则为8.69%。

在所有网络成瘾类型中。以关系成瘾和游戏成瘾为最多。成瘾者聊天、交友的比例将近50%,女性占多数。关系成瘾通常指沉溺于网络聊天。结识朋友,进行社会交往,并用这些关系取代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际关系。

玩网络游戏等娱乐性目的的人数比例也超过40%。网络游戏成瘾以男性占多数。通常是指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沉溺于体验刺激、惊险的过程中。获取支配和成就感。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8年的调查也显示。青少年网民中网络游戏用户占67.4%。而中小学生玩网络游戏的比例高于青少年平均水平。有近7成中小学生网民是网络游戏用户。

网协的调查还显示。网瘾青少年与非网瘾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较大差别。前者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均存在较大的不融洽情况。他们在“师生关系”(22.32%)、“家庭关系”(21.59%)、“同学关系”(21.35%)中的不融洽比例均超过20%。

另据权威结构的调查数据和案例积累,6~14岁的孩子在上网频率方面,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单次上网时长也会逐渐增长,特别是从小学到初中的转折期。最容易出现沉迷网络的现象。

他们为何成瘾

成瘾记录1

明哲。一个9岁的男孩。父母离婚。他随母亲生活。母亲多次离异又再婚,亲生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继父是位小老板。继父除在经济上给予保障外,其他一概不关心。母亲对他的期望很高。在学习上要求严格。

明哲刚出生时,头很大,母亲认为这是智慧的象征。因此。希望他将来能大有作为。所以。只要他考试失利,母亲便非常生气、责骂。甚至拳脚相加。

明哲的成绩起初还很好,尤其在一次竞赛中还获了奖。母亲为此给他买了一台电脑。刚开始。他在课余时间还能有节制地玩游戏。放松心情。

但随着弟弟出生,母亲照顾他的时间少了。他认为弟弟夺走了母亲的爱。经常情绪波动。于是。在网络上玩的时间越来越长。成绩开始下降。母亲对此很不满。开始禁止他参加原来的很多活动。比如不让他去文化宫下棋。明哲渐渐仇恨母亲。

为了发泄情绪,明哲在网上寻找更多乐趣。先是玩小游戏。后来逐渐学会了玩大型游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8岁时。暑假期间。他经常出入网吧。母亲找到他后,交给生父管教。然而。爸爸对他只是毒打。身体上的受挫更让他充满负性情绪。他更严重地沉迷于网络游戏。

“网络爱心大使”有话说:明哲网瘾的形成,关键在于母亲对他的始“乱”终“弃”。致其严重缺失心理关爱。

一乱,母亲多次离异、再婚。没有给他稳定的成长环境,他难以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二乱,母亲误以为孩子头大就聪明,因而寄予很高的期望,对他学习上严格要求。却不懂得关爱孩子心灵,三乱,母亲的教育方式阴晴不定。孩子成绩好就喜笑颜开、物质奖励;考试失利则非打即骂、严加管束,四乱,没有弟弟之前,母亲十分关注明哲,弟弟出生后。便冷落他。

一弃。明哲学习好时,母亲非常关爱他;成绩一下滑。母爱就变味。二弃,有了第二个儿子后,就忽视明哲。三弃,先对孩子期望极高,抓住不放,感到孩子没希望时,把他扔给前夫。

成瘾记录2

淙淙,12岁的男孩,现在读初一。他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由奶奶带大。后来。他回到在城市的父母身边上学。然而。他总感觉自己现在的家很陌生。经常梦见还在奶奶家。因为摔伤过。他的听力不好。上课时不能完全听懂老师的讲课,学习成绩一般;同学还经常喊他“聋子”。

父母一直希望再生个健康的孩子,却没能实现。于是。爸爸几乎从不陪他玩耍,甚至爸爸妈妈外出游玩时。把他托给邻居照看。淙淙自幼性格就偏内向,没有玩伴。有些自卑,父母对他的关注不够。更让他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淙淙家在工人文化宫旁边,那里办了电脑兴趣学习班。他向奶奶要了钱去学习。接触电脑后。他喜欢上了网络游戏,特别喜欢玩“劲舞团”。在游戏场景中。他可以用各种舞步表现自己,获得了很大满足。由于沉迷于游戏。学习成绩下降。有时还逃学。

“网络爱心大使”有话说:淙淙小的时候,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尽管后来从熟悉的农村来到在繁杂城市的父母身边,语言、生活和学习上却有相当的差距,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沟通和帮助。因此,很难对城市的家产生亲近认同感。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其一,内向自闭。孤僻自卑,其二。外向放任,胆大妄为。

因受伤而听力不佳的淙淙属于前者。这样的孩子一旦接触网络,最容易被吸引——在网络中可以得到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一切:那里有快乐、有交流、有成就等等。

成瘾记录3

洋洋。17岁的男孩。已经读高二。他首次接触网络在初中毕业的暑假。当时表弟正在打游戏。吸引了他。那时,他已经被县重点中学录取。

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小学教师。父母工作忙。洋洋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初中后,回家住。他跟父母之间也很少交流。“饭后爸爸看材料。妈妈备课。整个家给我冷漠的感觉。”洋洋淡淡地说。初中的一天。回家的路正在整修。到处坑坑洼洼。里面都是水。结果洋洋不小心掉进去了,衣服又湿又脏。到家后。妈妈没有一声关切。却骂道:“又去哪儿玩了?”

特别是过完初二暑假。他突然胖了。他形容自己那时“又矮又胖”。同学说他“矬”。之后。洋洋便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每天低着头。也不跟周围同学说话。就那么坐着。课间从来不离开座位。”洋洋低声说道。粗心的父母完全没有察觉到孩子的变化。洋洋说:“他们爱我。但不会爱。在物质上,他们很好地满足我。其他方面并不关注。”

高一一开学。洋洋成功减肥。但并没有因此快乐起来。他

逃晚自习去网吧。家里有了电脑后。他又在每个周六的深夜。趁父母熟睡时玩通宵游戏。学习严重下降。父母便把他送进了网瘾治疗中心。

“网络爱心大使”有话说:在与数以千计网瘾孩子的接触中,父母常问我:“我对孩子付出了那么多爱,给了他一切,他为什么不理解我?”我回答:“你只给了孩子你认为该给的一切,很多更重要的东西你没有给。所以孩子逆反。甚至恨你!”父母没有给孩子的是什么呢?就是对孩子的心灵关爱与培育。洋洋就是例证。

17岁的洋洋经历了从儿童到少年。又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有公务在身的父亲和有教学压力的母亲却习惯性地认为,我们这么忙,也是为了你。你应该去成龙成风。至于孩子为什么衣服又湿又脏、不爱交谈等等。很少认真思考,甚至很可能压根儿没想到应该去了解。

网瘾。源自“孤独”

王树

被忘却的心灵交流

孩子上网能成瘾。是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不了情感。比如调查中提到网络社交。因为她在网络中能找到说温情话的人满足她。网友可能说:“嗨,你真得很可爱哦,我喜欢你。”孩子就会很满足。可是他在家里听不到父母这么说。很多父母以工作忙等为借口来远离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又用自己以往的经验和孩子沟通,而不是问孩子怎么了。就像案例中的淙淙和洋洋,他听力受损,得到的是父母的冷落;他衣服湿了脏了。得到的是训斥;他胖了又瘦了。父母不思考孩子为什么不愿共享与父母的时刻。而独自钻到网络世界里。父母已经完全丢掉了内在,没有自觉力。用惯性去对待孩子。父母的父母怎么对待他们,他们就怎么对孩子;社会怎么对待他们。他们也怎么对待孩子。

还有就是心灵层面。没有人去引领孩子了解精神。比如,没有人告诉孩子:“妈妈给你买钢琴。并不是要你成为什么。而是它就是你的伙伴。当你快乐的时候。你可以用它来表达;当你悲伤的时候。你也可以用它来表达;当你生气的时候,你还可以用它来表达。不仅它倾听了你的心声,你也在倾听着它美妙的音符。”孩子没有这样的精神生活。

家长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成绩上。认为成绩才能代表未来的发展。如此,孩子学习就变得被动。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想强制儿童快速有效的学习。学校如此。父母也帮学校做这个工作。一个老师要带好多学生。她没办法做到去探究、关注儿童的心理。如果父母再做不到,孩子该怎么办?所以。到了青春期。很多孩子已经完全对精神的和心灵的内在沟通放弃了。觉得太没意思了。

人与生俱来是有能量的,这股能量不在这里释放。压抑下去。就是反向释放。沉迷网络的孩子。心灵获得不了关注。情感获得不了满足。内在又被压抑。学习压力又特别大,这一切情绪怎么发泄呢?他要在网络里寻求发泄。

所以。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深刻反省:为什么不可以和孩子交流?为什么不能够引领孩子?

欣赏和信任孩子

要避免孩子远离父母。父母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而不能因为成人对这个社会的恐惧。经常把巨大的期望附加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无论从宗教、心理,还是教育学上来说,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以最完美、最好的状态来到这个世上。他带着“爱和希望”。却因大人的要求和压力而逐渐忘掉了原本的爱和希望。

但人们对儿童的欣赏真的很吝啬。即使欣赏。也很难真实欣赏。父母可能说:“哦,儿子。你做得真的很好、很棒!”真实的欣赏不是这样的。当你的孩子正在特别努力地弹琴的时候。你要站在他身后,告诉他:“儿子,你很努力。妈妈很感动!”

家长还要信任孩子。一些家长不相信孩子能完成一件事情。总是教。在教的过程中,孩子的空间就被挤压了。一旦空间被挤压,孩子自我探索的兴趣就没有了。所以,父母要信任孩子,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对于成瘾的孩子,父母要做的是。安安静静地坐下来,拉着他的手。说:“无论怎样。你都是我的孩子。这一生我对你的爱,不因你是谁、你怎样而改变。”如果父母说出这句话。孩子会把心稍稍安下来。然后告诉他:“妈妈知道你过去迷恋网络。很可能是妈妈没有关注和照顾到你。妈妈给你道歉。妈妈真的爱你。所以渴望你回家。”这是第二步。第三步。“我承诺。无论你怎样。我都不再训斥你。妈妈愿意真正的尊重和接纳你。”孩子听到这些话。会慢慢平静下来。当然。孩子不会因为这些话马上好起来。他可能会把他之前受到的压抑全部发泄出来。如果父母当年对孩子的教育不够好的话。就得用两三年的时间来承受孩子这样对待你们的状态。

教育没有办法功利。没有办法获得快速有效的方法。所以。父母一定要静下心来,给孩子一份真实的欣赏和信任环境。用心慢慢去感受和体会他的成长,引领他过精神生活。这样的孩子,有着充盈的精神生活。在亲情和网络之间,他自然会优先选择亲情。

成瘾,不是网络的错

陶宏开

哪些孩子易成瘾

从6000多个案例中。我们发现。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有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学校应试教育重教书、轻育人。其中,作为起点的家庭教育中的“三过度”应负主要责任。

过度关爱

从婴儿期开始,长辈们在物质、金钱上对孩子极其慷慨。竭尽所能地给孩子提供吃、穿、玩等方面最佳的物质条件。孩子大了以后。只要他高兴,基本上也是要什么给什么。这导致亲子关系物质化、金钱化,孩子从小养成对长辈的依赖。

在情感上,家长过多的给予亲吻抚抱。过分的亲昵呼唤,总怕孩子不高兴,对孩子百依百顺。这样,日渐养成孩子自我中心、惟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和放任性格。学会以哭闹、不吃饭等方式来要挟父母。变成我行我素、不通情理的小公主、小皇帝。

过度保护

很多家长与宝贝从小同房甚至同床睡觉,对孩子的饮食、衣物、玩具等百般挑剔。要知名品牌。要无菌消毒。孩子稍有不适,小病大治。无病猛补;有的家长天天围着孩子。生怕他磕碰伤着;天气稍冷。便把孩子从头到脚包裹着;孩子长大了,还常常搂着、陪着、护着。如此等等。这些不当做法。降低了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适应能力。当孩子不适应环境时。家长又进一步地去帮助、保护。使得他缺乏独立性和耐苦性。

过度期望

在对孩子过分溺爱关切的同时,又对孩子抱有极大期许。在教育上投大资本。对孩子的学习高标准、严要求。大人的这种心态和行为。很容易使孩子错误地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渐渐失去学习的原动力。特别是。越接近中考、高考时,父母的心情越急迫,对孩子的要求越高。

这种极高期望的压力与早期过分的关切爱护形成强烈反

差。令骄娇二气的孩子很难承受。从小定型的物质化、金钱化的亲子关系。又使孩子难以真正理解家人的亲情之爱,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长辈的尊重与情感。家长越焦虑。孩子越反感。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就成了必然结果。

“三过度”使孩子从小便在众人的包围中,既失去自我,又十分自我。家长们以物质和金钱为“胡萝卜”,以高分、高要求为“大棒”。对孩子进行溺爱加摧残的早期教育。使得亲子之间渐行渐远。孩子对父母冷漠反感,甚至仇视敌对。这样的青少年最容易投身于新鲜刺激的网络世界里寻求慰藉,进而沉溺其中。

“子网瘾,父之过”

2500多年前,孔子就明确指出:“养不教。父之过。”在21世纪的网络时代。青少年上网成瘾也主要是父母教育不当所致。因此,父母要改变教育方式。

首先,注意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通过各种适度的方式,使婴、幼儿逐步感觉到父母的意向和引导,甚至在其刚能明白父母的语言的时候。就开始仔细而耐心地讲道理。让他体验并学会分清哪些是该做的。如按时起居进餐、听从指导调教、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等;哪些是不该做的,如任性挑食、不安全的举动、以哭闹来达到无理要求等;哪些是可做可不做的。如要父母陪睡、大声喊叫、做怪像等。要使孩子从小养成行为举止理性化,自觉地多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而且尽量少做可做可不做的事。这样的孩子就不容易行为失范。能在人生道路上随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

其次。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家长在注意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良好表现的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磨难教育与挫折教育。让孩子逐步学会帮大人做适度的家务,体会帮助他人、共同分担责任的乐趣,锻炼耐劳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还要及时帮助孩子克制率性行为。有意识地从小处着手。培养孩子的韧性和毅力。

尤为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平衡。通过平等对话和朋友式的心灵沟通。让孩子认识到,人要自信,但又不能盲目自信;人是不完美的,但要努力追求更好;人人都会犯错误,但只要接受教训、不重复自己和他人的错误,就会越来越聪明等,使孩子学会心理平衡。

孩子不小心做错了事时。比如上网时间过长或成瘾,父母切忌大声训斥责骂,应该平静地问清原因。再指导孩子以后该怎么做。孩子做了值得肯定的事或有所进步时,要和他一起真心欣赏并肯定。让孩子逐渐学会自己调整心态。具备理性的独立能力。踏上成熟的起点。那么。在网络诱惑面前,他自己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让孩子的暑假更丰富

孩子已经长大,暑假也来了。错过早期教育时机的家长怎么办?

1放松心态。不要被动害怕。而应主动“出击”——寻找适当时机与孩子沟通商量,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暑期计划。千万不要把假期搞成应试教育的延续,要合理安排时间。规划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如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文化娱乐、体能锻炼:参观博物馆开拓见识、去图书馆借阅名著传记;学习上网查询资料、网页设计、动漫制作等。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社区工作、义务劳动和社会实践。

2改变环境。回乡探亲增进亲情,观光旅游开阔眼界。或参加有锻炼意义的露营和志愿者活动。或在比较懂教育的亲戚、朋友家住一段时间。让孩子体验不同的生活。适应变化的条件。学会与他人交流等。

3利用假期对有网瘾倾向或已经上网成瘾的孩子寻求有效的心理辅导。参加相关夏令营或训练班。给孩子一个学习改进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必须以身作则。自己要加强学习。人类步入了网络时代,这是不可逆转的。现在,已经有不少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和如何预防、戒除网瘾的书籍、资料、光碟、讲座和电视节目等,家长应努力掌握引导孩子在网络时代走向成功的科学方法。和孩子一起度过一个快乐而又有意义的暑假。

猜你喜欢

明哲洋洋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GPS定位精度研究
GPS定位精度研究
洋洋兔 编绘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一鸣惊人
竭泽而渔(下)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与鹰共舞的人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